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7 18: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古往今来,中秋佳节都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有许多人在这天仍漂泊在外,不能归家,于是,中秋之月便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唐朝诗人王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十五夜望月》。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朗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2、感悟,品味诗意的语言。
3、借鉴,学会抒情的手法。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Yǐng )川(今河南许昌)人。王建是大历进士。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 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诗。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本诗选自《王司马集》。杜郎中,名不详。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
宋代时,郭茂倩将所有乐府诗歌汇集到一起,编成《乐府诗集》。
宫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特殊命题,专门描写后妃、宫女的生活。写宫词的多是男人。虽然他们不会有机会进宫体验生活,但是他们善于想像,想像那个三千粉黛而真正男人只有一个的后宫生活。所有宫词表现的都是同一主题:争宠和失宠。由于得宠的人也害怕失宠,最终也难免失宠,所以失宠女人的凄凉和寂寞就成了一代代诗人嚼橄榄没完没了咀嚼的主题。
乐诗,古代称可以入乐的诗为乐诗,与徒诗对言。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清华简”研究人员介绍,发现一篇周武王时的乐诗,是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佐证了一些历史。由于秦代以后,乐诗已经全部亡佚,周武王的乐诗发现更显重要性。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栖:歇,休息。
冷露:秋天清冷的露水。
尽:都。
落:在,到。
中庭地白树栖鸦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译文: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
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绘了一个冷清的中秋之夜,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惆怅的心情。
译文: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
译文: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不知秋思落谁家
“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桂花是中秋时节有代表性的花。桂花常在农历八月,也就是中秋时节盛开。
为什么诗中用桂花呢?
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
“地白”给人以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2.“树栖鸦”是从听觉还是视觉方面来写的 写鸦雀有什么作用
既有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3.“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
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4.“落”换成“在”好吗 说明理由。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给人以形象的动感,新颖妥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诗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现他的秋思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然而在表现的时候,却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十五夜望月》通过描写中秋节望月冷清、寂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十五夜望月
所见——明月、栖鸦、
冷露、桂花
所感——对月怀人,
思深情长
思念家乡
想念亲人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