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届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下)》测试卷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A:教师版(试题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2023春·湖北·联考)有拉美学者指出,拉美国家曾经的殖民宗主国的富裕,并非因为其制度和道路有何内在优越性,而是凭借强大的暴力,汲取了额外的财富,从而改变了自身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一观点意在( )
A.揭示殖民侵略的本质 B.解释拉美落后的原因
C.表达民族独立的追求 D.抨击欧洲制度先进论
【答案】A
【详解】题干中拉美学者指出欧洲在近代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其对亚非拉地区野蛮暴力的殖民侵略,攫取了大量资源和财富,得以获得优先发展的重要机遇。题干中的关联词“并非……而是……”是解题的关键,转折性关联词表明这一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而是”后面的内容,即指出欧洲所谓先进的背后是殖民侵略及其实质,A项正确;题干中拉美学者强调欧洲富裕的重要原因是殖民掠夺,也即说明欧洲富裕的原因和揭露殖民主义罪恶,排除B项;根据材料“拉美国家曾经的殖民宗主国”可知,材料中拉美学者表达观点时拉美国家已经获得独立,排除C项;欧洲在发展资本主义方面确实一定程度上处于先进地位,材料观点不是否认西方制度的先进性,而是反对对西方文明的过度美化和对殖民主义罪恶的掩盖,排除D项。
2.(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19世纪中期,一位美国官员做出如下预见:“一个时代将要到来,人类将成为一家人,我们盎格鲁-凯尔特-诺曼的卓越血统将领导各国走向这一结果........这一伟大的邦联将最终环绕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这反映了( )
A.邦联制依然是美国人的政治追求 B.西方中心主义者的种族优越感
C.工业革命推动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世界政治经济中心转移至美国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人类将成为一家人,我们盎格鲁-凯尔特-诺曼的卓越血统将领导各国走向这一结果”可知,美国人欧美白人具有领导世界的天职,具有种族优越感,B项正确;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是联邦制,材料中的邦联强调对世界的统治,排除A项;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C项;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心才转移至美国,排除D项。
3.(2023·全国模拟)读如图:1895年发生古巴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战争,美国积极支持古巴人民。如图漫画作者揭示出美国的动机是( )
A.对外强势输出美国式民主 B.将古巴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C.与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 D.帮助拉丁美洲实现民族独立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美国支持古巴独立。材料漫画标题反映出美国控制古巴,纳入其势力范围,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向古巴输出“美国式民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争夺世界霸权,排除C项;美国在拉美地区建立霸权,排除D项。
4.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成立于19世纪末,是一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在拉丁美洲地区拥有广泛权势。1944年,该公司以拉美歌舞演员卡门·米兰达为原型,设计了会唱歌的香蕉人形象(如图)。这体现了当时的美国( )
A.实施文化侵略 B.笼络拉美国家 C.操纵拉美政治 D.盛行种族歧视
【答案】B
【详解】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将第三世界国家种植园中生产出的蔬菜、水果(主要是香蕉和菠萝)销往美国和欧洲。该公司不断扩张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各部门的垄断组织。依据材料,公司设计的“会唱歌的香蕉人”广告,以当时拉美歌舞演员卡门·米兰达为原型,明显是为了迎合拉美人民喜好的营销行为,B项正确;广告形象不是以宣传美国文化为主题,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商业行为,与操纵拉美政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跨国公司在拉美地区的经济扩张,没有涉及美国种族歧视的内容,排除D项。
5.(2023春·安徽·联考)1889年,第一次泛美会议召开。在接连抛出“和平共处”与“谋求友好贸易”的诱饵后,美国在会议上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即“达成解决成员国纷争的仲裁协定,同意修建一条连接南北美洲的铁路;建立了泛美联盟的雏形”。这表明泛美会议的召开( )
A.维护了拉美的独立 B.消弭了美洲国家间的分歧
C.彰显了美国的意志 D.推动了世界贸易有序发展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泛美会议是1889年美国为控制拉丁美洲各国召开的一次美洲国际会议。从材料“美国在会议上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主要体现了美国的利益要求,维护其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C项正确;19世纪初期刚获得独立的拉美各国要求建立泛美联盟,抵御欧洲的殖民侵略,为了独霸西半球美国利用门罗主义,接过“泛美主义”旗帜,于1889年10月至1890年 4月在华盛顿召开由18个国家参加的第1次美洲国家国际会议(即泛美会议),A项无法体现出美国的真实意图,排除A项;“消弭了”用词过于绝对,分歧依然存在,排除B项;泛美会议是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会议,无法得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排除D项。
6.(2023秋·河北唐山统考)17、18世纪,西班牙禁止外商参与西属美洲贸易,严禁将非西班牙产品直接运进西属美洲。西班牙和西属美洲殖民地之间贸易则实行“双船队制”,即每年由指定的两支商船队负责对美洲的贸易,船队按规定时间和路线往返美洲。这表明西班牙( )
A.垄断了美洲对外贸易 B.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
C.阻断了拉美殖民竞争 D.控制了全球贸易网络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西班牙禁止外商参与西属美洲贸易”、“实行‘双船队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对西属美洲实行贸易垄断,通过海外贸易争夺财富,这正是重商主义政策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反映西班牙对西属美洲实行贸易垄断,不能进而说明垄断了美洲对外贸易,排除A项;西方列强纷纷在美洲包括拉美地区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西班牙控制了全球贸易网络,排除D项。
7.(2023春·湖北统考)下图是名为《贪吃的男孩》漫画,漫画右边人物的盘中已经放有一块名为“纳米比亚”的蛋糕,该人物仍在分割另一块名为“新几内亚岛”(该岛东南部属英国殖民地)的蛋糕。该漫画右边人物代表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纳米比亚”、“新几内亚岛”可知,涉及的地点是非洲和大洋洲。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中右边人物试图与英国争夺殖民地。依据图片中的时间“1885年”和所学可知,19世纪晚期,在非洲和大洋洲与英国展开海外殖民地争夺的国家主要是德国,而非美国、日本以及俄国,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8.(2023春·湖北武汉统考)下图是1901年4月刊登于美国时政周刊《PUCK》的漫画。现实中的美国刚刚在美西战争中获胜,画中的“美国”正在尝试扮演新角色,对镜试戴一顶轮船样式的帽子,轮船炮筒上分别写着“陆军”和“海军”,喷出的黑烟写着“扩张”。材料直接反映出美国( )
美国新角色
A.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B.要求重新瓜分海外殖民地
C.成为超越英国的工业强国 D.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案】B
【详解】从材料中美国的形象来看,美西战争后,美国对外扩张欲望强烈,这主要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B项正确;金元外交是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材料未涉及金元外交,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同英国的对比,也体现不出“直接”,排除C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是在一战后,排除D项。
9.(2023·云南大理模拟)克莱夫。庞廷在其书中记载:“香蕉是1516年由西班牙人从卡纳里岛带入美洲,之后广泛种植。19世纪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控制香蕉产业,一些新的香蕉种植园在中美洲共和国的太平洋沿岸建立起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变得完全依赖于香蕉出口,而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联合果品公司开始控制其中许多国家的政治。”这一记载表明,19世纪末( )
A.发展单一经济是中美洲主流 B.中美洲香蕉种植园达到极盛
C.殖民主义带去先进生产方式 D.中美洲国家发展仍举步维艰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控制香蕉产业,一些新的香蕉种植园在中美洲共和国的太平洋沿岸建立起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变得完全依赖于香蕉出口,而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联合果品公司开始控制其中许多国家的政治”可知,这些国家难以摆脱对宗主国的依附,没有适合自己的完整发展之路,国家发展举步维艰,D项正确;“主流”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中美洲国家发展仍举步维艰,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殖民者的先进生产方式,排除C项。
10.(2023·黑龙江·联考一模)1784年《印度法案》得以通过,按照这一法案,东印度公司必须由英国国王任命的议会监督局来控制。同时英国人也一改之前横征暴敛的强盗作风,改成了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英国做出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北美战争的反思 B.印度反英斗争的高涨
C.东印度公司的贪腐 D.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784年《印度法案》得以通过,按照这一法案,东印度公司必须由英国国王任命的议会监督局来控制。同时英国人也一改之前横征暴敛的强盗作风,改成了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改变了对印度的殖民策略,实行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究其原因可知,英国政府在对美国殖民期间,不断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税收,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英国希望北美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并从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财富。殖民地人民不满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故英国做出材料所述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对北美战争的反思,A项正确;1930年3月甘地开展第二次不合作运动以后,印度掀起了反英斗争的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英国调整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印度反英斗争的高涨,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东印度公司的贪腐无关,排除C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D项。
11.(2023春·浙江杭州联考)16世纪中期后,中国福建商人大量聚集于某港口,西班牙殖民官吏、商人,利用他们自墨西哥运来的银币在该港口购买福建商人运去的生丝和其他货物,中国货物经由这个港口源源不断地输入美洲,再由美洲输入欧洲。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港口是( )
A.澳门 B.马尼拉 C.果阿 D.马六甲
【答案】B
【详解】抓住本题的关键信息“西班牙”“墨西哥”,在当时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正是利用“马尼拉大帆船”在美洲和中国之间进行穿梭,从中获取巨额利益,B项正确;澳门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排除A项;果阿是印度的一个邦,主要还是与葡萄牙的贸易关系,排除C项;马六甲是海峡,而且美洲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并没有经过马六甲海峡,排除D项。
12.(2023春·山西联考)17-18世纪的印度,封建王公之间混战不断,一些印度人自愿加入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组建雇佣兵部队,这些人被称为“土兵”。到19世纪中叶,印度“土兵”人数突破了20万人,远超驻印英军的数量。这说明当时( )
A.列强对印度的争夺较为激烈 B.英属印度资本原始积累加快
C.西方生产方式被移植到印度 D.印度人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些印度人自愿充当“土兵”,成为英国征服和统治印度的工具,说明印度人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D项正确;列强对印度的争夺并不激烈,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排除A项;当时印度遭受英国剥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印度资本原始积累相当困难,排除B项;材料叙述有关“土兵”的情况,反映英国征服和统治印度的手段,“土兵”并没有把西方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移植到印度,排除C项。
13.下表为16至17世纪西班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统计(单位:千克)
时间 国家数量(千克) 私人数量(千克) 总计(千克)
1601—1610 30030 89886 119916
1611—1620 64967 129035 194002
1621—1630 92525 138638 231183
1631—1640 93882 89716 183598
1641—1650 56408 44908 101338
1651—1660 38556 51523 90079
据此可知,表中现象的出现( )
A.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构建 B.保障了西葡两国社会的转型
C.彻底改变了全球财富的流向 D.导致了欧亚货币形态的变化
【答案】A
【详解】据材料“下表为16至17世纪葡萄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统计”并结合所学可知,16至17世纪西班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巨大,这是因为西班牙商人从马尼拉运载大量丝、瓷、茶等中国产品到美洲交换为白银,再将白银运回欧洲或亚洲,最后这些白银至少有一半流入中国,从而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构建,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西葡两国把大量白银用于购买英、法、荷的奢侈品,并未用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资本,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财富主要流入欧洲,为欧洲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而未改变全球财富的流向,排除C项;D项说法违背史实,排除D项。
14.(2023·全国 模拟)漫画名为《正义!》,1857年发表于英军攻打印度德里期间。画面中,“正义”女神神色严厉,她左手拿着刻有象征公平、正义的天平的盾牌,右手挥舞利剑,正要砍向脚下的印度士兵, 她身后是几名正在痛苦哭泣的印度妇女。该漫画旨在( )
A.为英国侵略行为作辩护 B.号召继续打开印度市场
C.抨击英国殖民侵略行为 D.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1857年发表于英军攻打印度德里期间”“左手拿着刻有象征公平、正义的天平的盾牌,右手挥舞利剑,正要砍向脚下的印度士兵, 她身后是几名正在痛苦哭泣的印度妇女”可知,“正义”女神干着非正义的事即侵略印度,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因此该漫画旨在抨击英国殖民侵略行为,C项正确;材料漫画用“正义”女神给印度带来灾难,是在讽刺英国的侵略行径,而非为其辩护,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排除D项。
15.(2023·福建厦门·厦门一中校考一模)葡萄牙人以他们曾最早横渡印度洋为理由,提出对印度洋主权的要求。1609年,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根据各国间贸易发展的长期实践以及罗马法原理,驳斥了葡萄牙人的要求,论证了海洋自由的原则。该原则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 B.推动商业资本主义发展
C.缓和西欧各国的殖民冲突 D.打破葡萄牙的海上霸权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荷兰造船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葡萄牙的海上霸权阻碍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发展,因此荷兰法学家论证海洋自由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商业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该原则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商业资本主义发展,增强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打破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并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AD项;材料未涉及西欧各国的殖民冲突,排除C项。
16.(2023秋·山东滨州统考)下表为载有明代青花瓷的部分沉船统计。这说明( )
年代 沉船地点 船名 国籍
1576年 美国南加州海岸 “圣菲利普号” 西班牙
1588年 爱尔兰水域 “特里尼达·巴伦西亚号” 西班牙
1609年 西非几内亚湾洛佩斯角 “毛里求斯号” 荷兰
1625年 马来西亚东海岸 “万历号” 葡萄牙
A.中国元素参与全球时空巨变 B.西欧重商主义盛行
C.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稳定 D.中西贸易日益频繁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中在美国、英国、西非和东南亚都有发现载有青花瓷的沉船,且这些沉船都是16或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沉船,可见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中中国元素参与其中,A项正确;题干中不能体现西欧的重商主义,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受到冲击,并未稳定,排除C项;题干中仅列举了四艘沉船,不能说明中西贸易的频繁,排除D项。
17.(2023·全国模拟)如图漫画描绘的是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下列对这次国际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地图上的作业” B.确立“委任统治原则”
C.助推了罪恶奴隶贸易 D.催生苏伊士运河开通
【答案】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可以初步判断列强在瓜分非洲;题干中又提到“漫画描绘的是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联系所学可知,1884年11月15日,西方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商讨各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划分,强行划分非洲,这被比喻成“地图上的作业”,A项正确;确立“委任统治原则”是在一战后,排除B项;罪恶奴隶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苏伊士运河开通于1869年,发生在这次国际会议召开之前,排除D项。
故选B项。
18.截至16世纪末,糖不再是限制供应的一种“药物”,而已成为一种“食物”。从1570年起的一个世纪以来,巴西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者和出口者。经过一个世纪的增长和繁荣后,在17世纪80年代,因荷兰市场竞争而导致的巴西食糖业危机在葡萄牙甚至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据此可知,巴西 ( )
A.单一经济模式存在隐患 B.国家独立推动经济发展
C.严重依赖于殖民地市场 D.对葡萄牙经济形成制约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巴西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者和出口者……在17世纪80年代,因荷兰市场竞争而导致的巴西食糖业危机在葡萄牙甚至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可知,巴西食糖生产和出口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食糖危机甚至引发了其宗主国葡萄牙的一场经济危机,这说明巴西单一经济模式存在隐患,A项正确;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独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巴西严重依赖殖民地市场,且巴西当时是葡萄牙殖民地,排除C项;巴西食糖业在葡萄牙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不能说明巴西对葡萄牙经济形成制约,排除D项。
19.如图为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周期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阶段,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
B.②阶段,源于传统殖民帝国的衰落和美国独立
C.③阶段,亚洲革命风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作用
D.④阶段,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彻底瓦解殖民体系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周期图”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而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走向衰落,工业革命期间,美国独立,B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③阶段属于亚洲觉醒时期,亚洲革命风暴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排除C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彻底瓦解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20.(2023·福建·校联考三模)1415-1876年,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领土约320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大陆的10.6%;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表面上还维持独立外,其余地区全部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这种变化( )
A.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 B.是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
C.体现了欧洲侵略性质的变化 D.促进了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竞争加剧,纷纷在非洲抢占殖民地,尤其是1884年的柏林会议后,列强争相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把绝大部分国家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人口没有大量迁移美洲,“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排除A项;无论是1415——1876年还是1876年后,欧洲对非洲的侵略性质没变,排除C项;材料显示了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的瓜分程度比1415——1876年深得多,这是因为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
二、材料分析题
21.史料一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为经济附庸。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史料二 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的确,在此后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过程中,都基本上遵循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国的承认。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1)根据史料一指出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结合所学归纳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因素?
(2)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效占领”原则的影响。
【答案】(1)表现: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因素: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西方列强掀起了第二次殖民高潮。
(2)根据“有效占领”原则,列强最终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形成了一个连为一体的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为经济附庸”,得出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因素:根据材料“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得出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西方列强掀起了第二次殖民高潮。
(2)根据材料“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得出根据“有效占领”原则,列强最终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根据材料“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得出形成了一个连为一体的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三、论述题
22.(2023春·安徽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朵洁白的棉花,串联起横跨数百年的世界近现代史。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公元11世纪之前,世界上只有南亚、东非及美洲中部生产棉花,此时棉花产业发展非常缓慢。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的推进,一个由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了。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带来棉纺织技术革命,到了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帮助殖民主义掠夺了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它也激发了全球南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新兴国家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特别是印度、中国等国,当地的资本家更是将棉花视为民族主义振兴的象征。当棉花在亚洲再度兴起之时,欧洲的棉花产业开始走向衰落。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围绕材料,就材料整体或某一方面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棉花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之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快对外经济侵略的步伐;19世纪后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和人口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打断了亚非拉的发展进程,使亚非拉国家成为欧美工业化的经济附庸,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迫使亚洲各国重视发展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
综上所述,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它既是人类的曙光又是人类的灾难。因此,它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示例只供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考生拟定其他论题,阐述合理即可)
参考论题①论题: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不断形成②论题:近代西方的崛起是建立在对亚非拉殖民掠夺基础上③论题:西方殖民扩张引发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④论题:棉花的发展史体现东西方“中心—边缘”结构的逐渐瓦解
【详解】首先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公元11世纪之前,世界上只有南亚、东非及美洲中部生产棉花......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的推进,一个由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了。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带来棉纺织技术革命,到了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可得知材料观点一为近代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史,或是近代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根据材料“‘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帮助殖民主义掠夺了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它也激发了全球南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新兴国家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可得到观点二为近代棉花的发展史也反映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史,可分别阐述,或统一阐述,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可得到示例论题:棉花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之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快对外经济侵略的步伐;19世纪后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和人口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打断了亚非拉的发展进程,使亚非拉国家成为欧美工业化的经济附庸,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迫使亚洲各国重视发展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综上所述,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它既是人类的曙光又是人类的灾难。因此,它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2023届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下)》测试卷
第13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学生版(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2023春·湖北·联考)有拉美学者指出,拉美国家曾经的殖民宗主国的富裕,并非因为其制度和道路有何内在优越性,而是凭借强大的暴力,汲取了额外的财富,从而改变了自身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一观点意在( )
A.揭示殖民侵略的本质 B.解释拉美落后的原因
C.表达民族独立的追求 D.抨击欧洲制度先进论
2.(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19世纪中期,一位美国官员做出如下预见:“一个时代将要到来,人类将成为一家人,我们盎格鲁-凯尔特-诺曼的卓越血统将领导各国走向这一结果........这一伟大的邦联将最终环绕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这反映了( )
A.邦联制依然是美国人的政治追求 B.西方中心主义者的种族优越感
C.工业革命推动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世界政治经济中心转移至美国
3.(2023·全国模拟)读如图:1895年发生古巴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战争,美国积极支持古巴人民。如图漫画作者揭示出美国的动机是( )
A.对外强势输出美国式民主 B.将古巴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C.与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 D.帮助拉丁美洲实现民族独立
4.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成立于19世纪末,是一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在拉丁美洲地区拥有广泛权势。1944年,该公司以拉美歌舞演员卡门·米兰达为原型,设计了会唱歌的香蕉人形象(如图)。这体现了当时的美国( )
A.实施文化侵略 B.笼络拉美国家 C.操纵拉美政治 D.盛行种族歧视
5.(2023春·安徽·联考)1889年,第一次泛美会议召开。在接连抛出“和平共处”与“谋求友好贸易”的诱饵后,美国在会议上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即“达成解决成员国纷争的仲裁协定,同意修建一条连接南北美洲的铁路;建立了泛美联盟的雏形”。这表明泛美会议的召开( )
A.维护了拉美的独立 B.消弭了美洲国家间的分歧
C.彰显了美国的意志 D.推动了世界贸易有序发展
6.(2023秋·河北唐山统考)17、18世纪,西班牙禁止外商参与西属美洲贸易,严禁将非西班牙产品直接运进西属美洲。西班牙和西属美洲殖民地之间贸易则实行“双船队制”,即每年由指定的两支商船队负责对美洲的贸易,船队按规定时间和路线往返美洲。这表明西班牙( )
A.垄断了美洲对外贸易 B.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
C.阻断了拉美殖民竞争 D.控制了全球贸易网络
7.(2023春·湖北统考)下图是名为《贪吃的男孩》漫画,漫画右边人物的盘中已经放有一块名为“纳米比亚”的蛋糕,该人物仍在分割另一块名为“新几内亚岛”(该岛东南部属英国殖民地)的蛋糕。该漫画右边人物代表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8.(2023春·湖北武汉统考)下图是1901年4月刊登于美国时政周刊《PUCK》的漫画。现实中的美国刚刚在美西战争中获胜,画中的“美国”正在尝试扮演新角色,对镜试戴一顶轮船样式的帽子,轮船炮筒上分别写着“陆军”和“海军”,喷出的黑烟写着“扩张”。材料直接反映出美国( )
美国新角色
A.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B.要求重新瓜分海外殖民地
C.成为超越英国的工业强国 D.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2023·云南大理模拟)克莱夫。庞廷在其书中记载:“香蕉是1516年由西班牙人从卡纳里岛带入美洲,之后广泛种植。19世纪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控制香蕉产业,一些新的香蕉种植园在中美洲共和国的太平洋沿岸建立起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变得完全依赖于香蕉出口,而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联合果品公司开始控制其中许多国家的政治。”这一记载表明,19世纪末( )
A.发展单一经济是中美洲主流 B.中美洲香蕉种植园达到极盛
C.殖民主义带去先进生产方式 D.中美洲国家发展仍举步维艰
10.(2023·黑龙江·联考一模)1784年《印度法案》得以通过,按照这一法案,东印度公司必须由英国国王任命的议会监督局来控制。同时英国人也一改之前横征暴敛的强盗作风,改成了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英国做出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北美战争的反思 B.印度反英斗争的高涨
C.东印度公司的贪腐 D.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
11.(2023春·浙江杭州联考)16世纪中期后,中国福建商人大量聚集于某港口,西班牙殖民官吏、商人,利用他们自墨西哥运来的银币在该港口购买福建商人运去的生丝和其他货物,中国货物经由这个港口源源不断地输入美洲,再由美洲输入欧洲。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港口是( )
A.澳门 B.马尼拉 C.果阿 D.马六甲
12.(2023春·山西联考)17-18世纪的印度,封建王公之间混战不断,一些印度人自愿加入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组建雇佣兵部队,这些人被称为“土兵”。到19世纪中叶,印度“土兵”人数突破了20万人,远超驻印英军的数量。这说明当时( )
A.列强对印度的争夺较为激烈 B.英属印度资本原始积累加快
C.西方生产方式被移植到印度 D.印度人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
13.下表为16至17世纪西班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统计(单位:千克)
时间 国家数量(千克) 私人数量(千克) 总计(千克)
1601—1610 30030 89886 119916
1611—1620 64967 129035 194002
1621—1630 92525 138638 231183
1631—1640 93882 89716 183598
1641—1650 56408 44908 101338
1651—1660 38556 51523 90079
据此可知,表中现象的出现( )
A.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构建 B.保障了西葡两国社会的转型
C.彻底改变了全球财富的流向 D.导致了欧亚货币形态的变化
14.(2023·全国 模拟)漫画名为《正义!》,1857年发表于英军攻打印度德里期间。画面中,“正义”女神神色严厉,她左手拿着刻有象征公平、正义的天平的盾牌,右手挥舞利剑,正要砍向脚下的印度士兵, 她身后是几名正在痛苦哭泣的印度妇女。该漫画旨在( )
A.为英国侵略行为作辩护 B.号召继续打开印度市场
C.抨击英国殖民侵略行为 D.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15.(2023·福建厦门·厦门一中校考一模)葡萄牙人以他们曾最早横渡印度洋为理由,提出对印度洋主权的要求。1609年,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根据各国间贸易发展的长期实践以及罗马法原理,驳斥了葡萄牙人的要求,论证了海洋自由的原则。该原则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 B.推动商业资本主义发展
C.缓和西欧各国的殖民冲突 D.打破葡萄牙的海上霸权
16.(2023秋·山东滨州统考)下表为载有明代青花瓷的部分沉船统计。这说明( )
年代 沉船地点 船名 国籍
1576年 美国南加州海岸 “圣菲利普号” 西班牙
1588年 爱尔兰水域 “特里尼达·巴伦西亚号” 西班牙
1609年 西非几内亚湾洛佩斯角 “毛里求斯号” 荷兰
1625年 马来西亚东海岸 “万历号” 葡萄牙
A.中国元素参与全球时空巨变 B.西欧重商主义盛行
C.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稳定 D.中西贸易日益频繁
17.(2023·全国模拟)如图漫画描绘的是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下列对这次国际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地图上的作业” B.确立“委任统治原则”
C.助推了罪恶奴隶贸易 D.催生苏伊士运河开通
18.截至16世纪末,糖不再是限制供应的一种“药物”,而已成为一种“食物”。从1570年起的一个世纪以来,巴西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者和出口者。经过一个世纪的增长和繁荣后,在17世纪80年代,因荷兰市场竞争而导致的巴西食糖业危机在葡萄牙甚至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据此可知,巴西 ( )
A.单一经济模式存在隐患 B.国家独立推动经济发展
C.严重依赖于殖民地市场 D.对葡萄牙经济形成制约
19.如图为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周期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阶段,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
B.②阶段,源于传统殖民帝国的衰落和美国独立
C.③阶段,亚洲革命风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作用
D.④阶段,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彻底瓦解殖民体系
20.(2023·福建·校联考三模)1415-1876年,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领土约320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大陆的10.6%;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表面上还维持独立外,其余地区全部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这种变化( )
A.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 B.是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
C.体现了欧洲侵略性质的变化 D.促进了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21.史料一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为经济附庸。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史料二 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的确,在此后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过程中,都基本上遵循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国的承认。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1)根据史料一指出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结合所学归纳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因素?
(2)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效占领”原则的影响。
三、论述题
22.(2023春·安徽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朵洁白的棉花,串联起横跨数百年的世界近现代史。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公元11世纪之前,世界上只有南亚、东非及美洲中部生产棉花,此时棉花产业发展非常缓慢。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的推进,一个由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了。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带来棉纺织技术革命,到了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帮助殖民主义掠夺了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它也激发了全球南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新兴国家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特别是印度、中国等国,当地的资本家更是将棉花视为民族主义振兴的象征。当棉花在亚洲再度兴起之时,欧洲的棉花产业开始走向衰落。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围绕材料,就材料整体或某一方面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届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下)》测试卷
第13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详解】题干中拉美学者指出欧洲在近代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其对亚非拉地区野蛮暴力的殖民侵略,攫取了大量资源和财富,得以获得优先发展的重要机遇。题干中的关联词“并非……而是……”是解题的关键,转折性关联词表明这一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而是”后面的内容,即指出欧洲所谓先进的背后是殖民侵略及其实质,A项正确;题干中拉美学者强调欧洲富裕的重要原因是殖民掠夺,也即说明欧洲富裕的原因和揭露殖民主义罪恶,排除B项;根据材料“拉美国家曾经的殖民宗主国”可知,材料中拉美学者表达观点时拉美国家已经获得独立,排除C项;欧洲在发展资本主义方面确实一定程度上处于先进地位,材料观点不是否认西方制度的先进性,而是反对对西方文明的过度美化和对殖民主义罪恶的掩盖,排除D项。
2.【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人类将成为一家人,我们盎格鲁-凯尔特-诺曼的卓越血统将领导各国走向这一结果”可知,美国人欧美白人具有领导世界的天职,具有种族优越感,B项正确;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是联邦制,材料中的邦联强调对世界的统治,排除A项;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C项;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心才转移至美国,排除D项。
3.【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美国支持古巴独立。材料漫画标题反映出美国控制古巴,纳入其势力范围,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向古巴输出“美国式民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争夺世界霸权,排除C项;美国在拉美地区建立霸权,排除D项。
4.【答案】B【详解】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将第三世界国家种植园中生产出的蔬菜、水果(主要是香蕉和菠萝)销往美国和欧洲。该公司不断扩张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各部门的垄断组织。依据材料,公司设计的“会唱歌的香蕉人”广告,以当时拉美歌舞演员卡门·米兰达为原型,明显是为了迎合拉美人民喜好的营销行为,B项正确;广告形象不是以宣传美国文化为主题,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商业行为,与操纵拉美政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跨国公司在拉美地区的经济扩张,没有涉及美国种族歧视的内容,排除D项。
5.【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泛美会议是1889年美国为控制拉丁美洲各国召开的一次美洲国际会议。从材料“美国在会议上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主要体现了美国的利益要求,维护其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C项正确;19世纪初期刚获得独立的拉美各国要求建立泛美联盟,抵御欧洲的殖民侵略,为了独霸西半球美国利用门罗主义,接过“泛美主义”旗帜,于1889年10月至1890年 4月在华盛顿召开由18个国家参加的第1次美洲国家国际会议(即泛美会议),A项无法体现出美国的真实意图,排除A项;“消弭了”用词过于绝对,分歧依然存在,排除B项;泛美会议是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会议,无法得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排除D项。
6.【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西班牙禁止外商参与西属美洲贸易”、“实行‘双船队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对西属美洲实行贸易垄断,通过海外贸易争夺财富,这正是重商主义政策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反映西班牙对西属美洲实行贸易垄断,不能进而说明垄断了美洲对外贸易,排除A项;西方列强纷纷在美洲包括拉美地区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西班牙控制了全球贸易网络,排除D项。
7.【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纳米比亚”、“新几内亚岛”可知,涉及的地点是非洲和大洋洲。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中右边人物试图与英国争夺殖民地。依据图片中的时间“1885年”和所学可知,19世纪晚期,在非洲和大洋洲与英国展开海外殖民地争夺的国家主要是德国,而非美国、日本以及俄国,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8.【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美国的形象来看,美西战争后,美国对外扩张欲望强烈,这主要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B项正确;金元外交是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材料未涉及金元外交,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同英国的对比,也体现不出“直接”,排除C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是在一战后,排除D项。
9.【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控制香蕉产业,一些新的香蕉种植园在中美洲共和国的太平洋沿岸建立起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变得完全依赖于香蕉出口,而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联合果品公司开始控制其中许多国家的政治”可知,这些国家难以摆脱对宗主国的依附,没有适合自己的完整发展之路,国家发展举步维艰,D项正确;“主流”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中美洲国家发展仍举步维艰,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殖民者的先进生产方式,排除C项。
10.【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784年《印度法案》得以通过,按照这一法案,东印度公司必须由英国国王任命的议会监督局来控制。同时英国人也一改之前横征暴敛的强盗作风,改成了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改变了对印度的殖民策略,实行比较“文明”的方式来对印度进行剥削。究其原因可知,英国政府在对美国殖民期间,不断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税收,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英国希望北美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并从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财富。殖民地人民不满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故英国做出材料所述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对北美战争的反思,A项正确;1930年3月甘地开展第二次不合作运动以后,印度掀起了反英斗争的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英国调整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印度反英斗争的高涨,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东印度公司的贪腐无关,排除C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D项。
11.【答案】B【详解】抓住本题的关键信息“西班牙”“墨西哥”,在当时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正是利用“马尼拉大帆船”在美洲和中国之间进行穿梭,从中获取巨额利益,B项正确;澳门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排除A项;果阿是印度的一个邦,主要还是与葡萄牙的贸易关系,排除C项;马六甲是海峡,而且美洲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并没有经过马六甲海峡,排除D项。
12.【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些印度人自愿充当“土兵”,成为英国征服和统治印度的工具,说明印度人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D项正确;列强对印度的争夺并不激烈,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排除A项;当时印度遭受英国剥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印度资本原始积累相当困难,排除B项;材料叙述有关“土兵”的情况,反映英国征服和统治印度的手段,“土兵”并没有把西方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移植到印度,排除C项。
13.【答案】A【详解】据材料“下表为16至17世纪葡萄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统计”并结合所学可知,16至17世纪西班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巨大,这是因为西班牙商人从马尼拉运载大量丝、瓷、茶等中国产品到美洲交换为白银,再将白银运回欧洲或亚洲,最后这些白银至少有一半流入中国,从而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构建,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西葡两国把大量白银用于购买英、法、荷的奢侈品,并未用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资本,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财富主要流入欧洲,为欧洲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而未改变全球财富的流向,排除C项;D项说法违背史实,排除D项。
14.【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1857年发表于英军攻打印度德里期间”“左手拿着刻有象征公平、正义的天平的盾牌,右手挥舞利剑,正要砍向脚下的印度士兵, 她身后是几名正在痛苦哭泣的印度妇女”可知,“正义”女神干着非正义的事即侵略印度,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因此该漫画旨在抨击英国殖民侵略行为,C项正确;材料漫画用“正义”女神给印度带来灾难,是在讽刺英国的侵略行径,而非为其辩护,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排除D项。
15.【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荷兰造船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葡萄牙的海上霸权阻碍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发展,因此荷兰法学家论证海洋自由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商业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该原则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商业资本主义发展,增强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打破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并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AD项;材料未涉及西欧各国的殖民冲突,排除C项。
16.【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中在美国、英国、西非和东南亚都有发现载有青花瓷的沉船,且这些沉船都是16或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沉船,可见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中中国元素参与其中,A项正确;题干中不能体现西欧的重商主义,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受到冲击,并未稳定,排除C项;题干中仅列举了四艘沉船,不能说明中西贸易的频繁,排除D项。
17.【答案】A【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可以初步判断列强在瓜分非洲;题干中又提到“漫画描绘的是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联系所学可知,1884年11月15日,西方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商讨各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划分,强行划分非洲,这被比喻成“地图上的作业”,A项正确;确立“委任统治原则”是在一战后,排除B项;罪恶奴隶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苏伊士运河开通于1869年,发生在这次国际会议召开之前,排除D项。
故选B项。
18.【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巴西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者和出口者……在17世纪80年代,因荷兰市场竞争而导致的巴西食糖业危机在葡萄牙甚至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可知,巴西食糖生产和出口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食糖危机甚至引发了其宗主国葡萄牙的一场经济危机,这说明巴西单一经济模式存在隐患,A项正确;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独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巴西严重依赖殖民地市场,且巴西当时是葡萄牙殖民地,排除C项;巴西食糖业在葡萄牙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不能说明巴西对葡萄牙经济形成制约,排除D项。
19.【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周期图”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而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走向衰落,工业革命期间,美国独立,B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③阶段属于亚洲觉醒时期,亚洲革命风暴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排除C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彻底瓦解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20.【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竞争加剧,纷纷在非洲抢占殖民地,尤其是1884年的柏林会议后,列强争相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把绝大部分国家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人口没有大量迁移美洲,“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排除A项;无论是1415——1876年还是1876年后,欧洲对非洲的侵略性质没变,排除C项;材料显示了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的瓜分程度比1415——1876年深得多,这是因为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
二、材料分析题
21.
【答案】(1)表现: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因素: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西方列强掀起了第二次殖民高潮。
(2)根据“有效占领”原则,列强最终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形成了一个连为一体的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为经济附庸”,得出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因素:根据材料“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得出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西方列强掀起了第二次殖民高潮。
(2)根据材料“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得出根据“有效占领”原则,列强最终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根据材料“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得出形成了一个连为一体的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三、论述题
22.
【答案】示例论题:棉花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之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快对外经济侵略的步伐;19世纪后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和人口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打断了亚非拉的发展进程,使亚非拉国家成为欧美工业化的经济附庸,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迫使亚洲各国重视发展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
综上所述,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它既是人类的曙光又是人类的灾难。因此,它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示例只供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考生拟定其他论题,阐述合理即可)
参考论题①论题: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不断形成②论题:近代西方的崛起是建立在对亚非拉殖民掠夺基础上③论题:西方殖民扩张引发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④论题:棉花的发展史体现东西方“中心—边缘”结构的逐渐瓦解
【详解】首先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公元11世纪之前,世界上只有南亚、东非及美洲中部生产棉花......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的推进,一个由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了。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带来棉纺织技术革命,到了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可得知材料观点一为近代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史,或是近代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根据材料“‘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帮助殖民主义掠夺了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它也激发了全球南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新兴国家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可得到观点二为近代棉花的发展史也反映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史,可分别阐述,或统一阐述,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可得到示例论题:棉花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之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快对外经济侵略的步伐;19世纪后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和人口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打断了亚非拉的发展进程,使亚非拉国家成为欧美工业化的经济附庸,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迫使亚洲各国重视发展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综上所述,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它既是人类的曙光又是人类的灾难。因此,它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