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7 12: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洪亮(hónɡ) 盲人(wánɡ) 疑问(yí) 单调(diào)
B.证实(zhènɡ) 吻合(wěn) 加速(sù) 齿轮(chǐ)
C.搜集(shōu) 阶段(jiē) 花圃(pǔ) 打转(zhuàn)
D.事例(lì) 灵感(lín) 整理(zhěnɡ) 玻璃(bō)
2.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请求 系统 恐怖 不可思议
B.街芯 敏感 偶然 追根求源
C.文献 无聊 惟恐 正确
D.艰硬 钟楼 明显 恶心
3.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纵观历史 发现问题 解决疑问
B.进行实验 广泛应用 认真研究
C.搜集证据 产生影响 反复实验
D.发出声音 发明真理 发现秘密
4.与“走马观花”的“走”字、“过犹不及”的“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走路 我不及他
B.儿童急走追黄蝶 目力所及
C.走访 猝不及防
D.走漏风声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B.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
C.可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左右,那个又大又黑的机器人竟又显示出了所有的功课。
D.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我们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6.赵孟?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下列选项中,( )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A.《兰亭集序》 B.《小石潭记》 C.《三门记》 D.《岳阳楼记》
二、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7.看拼音,写词语。
只有jiàn wēi zhī zhù( )的人才会在科学lǐng yù( )有所jiàn shù( ),才能在别人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中抓住jī yù( ),找到zhēn lǐ( )。
8.积累填空。
(1)爸爸勉励我在生活中要做到“苟日新, , ”。老师鼓励我在学习上要做到“青,取之于蓝 ”。
(2)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正如《淮南子》所说:“ , ; , 。”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将至,思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之矣。
三、语言运用(共1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分)
9.口语交际。
学校举行班级辩论赛,辩论的话题是“小学生可以/不可以有手机”。班上先进行初赛。你准备加入哪一方呢?你准备搜集哪些材料来说明观点呢?
观点:
准备搜集的材料:
四、综合题(共1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9分)
10.按要求完成练习。
(1)先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 )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用具体的事例论证了观点,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观点。
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就会梦想成真。

(3)你觉得用哪句名言论证下面的论点最合适?( )
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大家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处处讲文明。
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每小题14分,满分14分)
11.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问其故”中“故”的意思是( )。
A.意外的事情 B.缘故,原因 C.有心,存心 D.所以,因此
(2)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①一小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 ”。
②一小儿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理由是“ ”。
(3)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小孩子幸灾乐祸,对孔子冷嘲热讽
B.两个小孩子讥讽孔子学问浅薄,不懂装懂
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子的天真可爱
D.两个小孩子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虚心好学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
B.本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
C.本文是通过两个小孩子与孔子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D.文中孔子的表现让我们明白了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
(5)文中两小儿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填序号)
A.视觉效果 B.嗅觉 C.对温度的感知 D.味觉
① ②
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每小题16分,满分16分)
12.课外阅读。
怀疑与学问(节选)
我们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让我们要有一点儿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①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就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②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③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④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有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章句》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章句》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戴震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本文作者:顾颉刚)
(1)下列是对选文中心论点的把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2)本文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何作用?


(3)本文为了论证中心论点选择了哪个事例作为论据?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


(5)“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这两句话中的两个“这样”指代的对象一样吗?指代的是什么?



七、作文(共1小题,每小题30分,满分30分)
13.习作表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空间。未来的科技发展更是值得期待的。如果未来的科技可以赋予你一项能力,你最希望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1)见微知著 领域 建树 司空见惯 机遇 真理
8.【答案】(1)日日新;又日新;而青于蓝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3)鸿鹄;援弓缴;弗若
9.【答案】示例:小学生不可以有手机。;示例:①手机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②手机会造成同学们相互之间的攀比。③手机会影响视力。
10.【答案】(1)智力。;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
(2)示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从小就十分喜欢数学。每次遇到难题,他从未放弃过,而是夜以继日地钻研,查阅大量资料,光演算的草稿纸就堆了大半间屋子。高斯一生的成就非常多,以他的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00多个。他因此被人们称为“数学王子”。(3)C
11.【答案】(1)B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3)C (4)C
(5)A;C
12.【答案】(1)C
(2)引用孟子的话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有力地说明了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3)选择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时对其质疑的事例,来说明发问求解的重要性。
(4)③④两句是正面说理,①②两句是反面说理。
(5)一样。指代的是“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13.【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