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
生物科试卷
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不属于衰老细胞的特征的是( )
A. 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 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C. 细胞内的水分减少 D. 细胞核的体积变小
2.下列与染色体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的数目与着丝粒数目相同
B. 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C. 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D.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互换
3.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M为赤道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
B.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中,各时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C.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 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4.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可以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一粒玉米种子萌发长成一个植株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将菠菜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菠菜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5.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制片的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和碱性染料,防止着色过深
C. 观察时应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细胞,再找出其他时期细胞
D.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细胞板和染色体
6.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A和A、b和b、D和d都属于等位基因
C.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
D.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可能有相同的表型
7.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B.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C.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且I、Ⅱ桶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
D.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8.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色盲遗传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④
9.下列关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材料豌豆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材料果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豌豆自然状况下为自花传粉植物,一般是纯种,果蝇繁殖速度快,且二者都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是雌雄同株植物,没有性染色体,而果蝇是雌雄异体动物,存在性染色体
C. 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符合分离定律,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不符合分离定律
D. 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每一代表型比例均相同,但后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下图为人类生殖过程简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过程的完成首先依赖A、B配子细胞膜的相互识别
B. ②过程中通常是A配子头部进入B配子,尾部留在外面
C.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亲本甲一半来自乙
D. 图中生殖方式产生子代出现多样性与上述过程①和过程②均有关系
12.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25∶30∶9 B. 7∶6∶3 C. 5∶2∶1 D. 1∶2∶1
13.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线粒体不仅是细胞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而且是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实验表明了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释放到细胞质基质的细胞色素c在dATP存在的条件下能与凋亡相关因子结合,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下图显示了细胞色素c和dATP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细胞色素c的含量增加,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增强
B.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
C.重力压迫导致人体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时,细胞内有些基因的表达可能增强
14.下图1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它们有部分是同源区段,但相互之间在形态和构造方面大多不同;图2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联会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区段上不存在等位基因
B. 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非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
C. 图2所示的联会现象发生在该雄性动物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I前期
D. 联会过程同源区段可以发生片段互换
15.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纯合品种甲与纯合品种乙杂交得 F1,再让 F1,与玉米丙(ddRr)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D/d、R/r 基因分别遵循分离定律
B.甲、乙可能是 DDRR 与 ddrr 组合或 DDrr 与 ddRR 组合
C.子二代中纯合子占 1/4,且全部表现为矮秆
D.若 F1自交,其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 F1的个体占 9/16
16.抗维生素 D佝偻病是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如图是某家庭有关该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8号个体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女儿都不会患该病
B. 若 5号和 6号再生一个孩子,则宜选择生男孩
C. 2号个体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D. 7号个体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该病的几率是 1/4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7.(12分)图中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请据图回答:
(1)干细胞是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 的细胞;A细胞的全能性 (“大于”、“小于”或“等于”)D细胞。
(2)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若D为白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过程的示意图,此过程中细菌进入白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B、D两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但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
(4)C细胞的过程是由 决定的。
18.(12分)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珍珠贝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仅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处于________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图丁所示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对应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丁中的cd对应的是 期。
(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
19.(12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下图为玉米间行种植时的传粉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玉米的甜与非甜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研究其显隐性关系,研究人员各用一株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做了下面三组实验,一定能够区分出显隐性性状的是_____组,若玉米的甜是隐性性状,该组实验甜玉米上结出的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 ___。
(2)研究人员将纯种的甜玉米(甲)与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得到了下表所示的结果:
甜 非甜
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甲) 有 有
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乙) 无 有
①由表可知,甜玉米对非甜玉米为_____性。玉米的甜与非甜由基因D/d控制,则乙株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基因型是_____。
②若将甲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作亲本播种并控制条件让它自交,用遗传图解预测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要求写出配子)。(4分)
20.(10分)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病。
(2)Ⅰ-1的基因型是 ,Ⅰ-2产生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
21.(12分)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小鼠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小鼠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第一项交配: 第二项交配:
(1)小鼠C与小鼠D的表型不同,说明表型是 的结果。
(2)现将小鼠C与小鼠R交配:
①若子代在-15℃的环境中成长,其表型及比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在30℃的环境中成长,其表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
(3)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通过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请写出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A. 设计思路:
①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15℃的温度下培养;
②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
B. 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①若子代小鼠都是白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若子代小鼠_________,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
③若子代小鼠__________,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阳山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
生物科试卷答案
1.D【详解】A、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减慢,A正确;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
C、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C正确;
D、衰老细胞后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D错误。
2.B 解析:A、着丝点数目与染色体数目一致,故可以根据着丝点数目判断染色体数目,A正确;
B、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也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
C,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同时其中也含有四个DNA分子,C正确;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叉互换,从而由于基因重组导致了配子种类多样,D正确。
3.A【详解】A、图中 M 为细胞板、N 为核仁、P 为纺锤丝,赤道板不是客观存在的结构,星射线存在于动物细胞中,A错误;
B、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④表示有丝分裂间期,B正确;
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 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C正确;
D、有丝分裂间期存在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
4.C【详解】A、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可以说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
B、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一粒种子萌发长成一个植株不能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误;
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将菠菜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菠菜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的原因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D错误。
5.C【详解】A、装片制作的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B错误;
C、因为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所以显微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再找出其他时期细胞,C正确;
D、细胞板在有丝分裂末期出现,在中期时看不到,D错误。
6.D【详解】A、兔的白毛和黑毛是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是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是不同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
B、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属于相同基因,D和d属于等位基因,B错误;
C、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C错误;
D、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可能有相同的表型,如AA和Aa的表型相同,D正确。
7.A
8.A【详解】①中双亲均正常,但有一个患遗传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中有病的母亲生出了正常的儿子,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③中有病的母亲生出了有病的儿子,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中父亲有病,儿女都正常,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可以排除色盲遗传的有①②,BCD错误,A正确。
9.C【详解】A、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果蝇繁殖速度快,且二者都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都是遗传学的理想材料,A正确;
B、豌豆雌雄同株,没有性染色体,果蝇具有性染色体,性染色组成为XY型,B正确;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也符合分离定律,C错误;
D、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每一代表型比例均相同,但后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子二代中,只有雄果蝇中出现白眼,D正确。
10.A【详解】ABCD、图中①表示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④表示子代的基因型数目和表现型数目,其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配子形成过程中,即①过程,BCD错误,A正确。
11.C【详解】A、②过程为受精作用,完成此过程需依赖细胞膜的识别与融合,A正确;
B、②过程,即受精过程中通常是A配子头部进入B配子并促使B配子代谢活跃,而尾部留在外面,B正确;
C、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亲本甲和乙各一半,即子代细胞核中DNA数量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而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母方,C错误;
D、图中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过程,该过程产生的子代出现多样性的原因与过程①(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和过程②(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均有关系,D正确。
12.B【详解】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即AA占1/4、Aa占3/4,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1/4+3/4×1/4):3/4×1/2:3/4×1/4=7∶6∶3。
13.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细胞色素c的含量增加,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增强,A正确。与无dATP相比,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B正确。埃博拉病毒入侵导致人体细胞死亡是由不利的因素而导致的细胞坏死,不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细胞凋亡时,细胞内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会增强,D正确。
14.B【详解】A、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它们的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区段上不存在等位基因,A正确;
B、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可能与性别相关联,如当雄性个体为XaYA时,后代雄性均为显性,非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一般与性别相关,如伴X遗传病和伴Y遗传病,B错误;
C、雄性动物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X和Y会发生联会,C正确;
D、联会过程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D正确。
15.D
16.B【详解】A、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dXd,8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DXd,其与正常男性XdY婚配,所生的女儿若是XDXd,则患病,A错误;
B、5号的基因型是XDY,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dXd,后代男性XdY都不患病,女性XDXd都患病,因此建议生男孩,B正确;
C、2号个体正常,基因型是XdY,不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
D、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dY,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DXd,与正常男性XdY婚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XDXd:XdXd:XDY:XdY=1:1:1:1,患病概率是1/2,D错误。
17.【答案】(1)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大于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 胞吞;遗传物质(4)基因
18.【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 AaBb
(2)极体或第一极体
(3)ab和de 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
(4)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19.【答案】(1) C 全为非甜或非甜:甜味=1:1
(2)隐 DD、Dd (4分)
20.【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 ;伴 X 隐性 (2)AaXBY ;1/4 (3)1/8
21.【答案】(1)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2)黑色∶白色=1∶1 ;全为白色
(3) ee ; 都是黑色; 既有黑色又有白色; 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