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压强 课后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压强 课后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7 13:1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 压强 课后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B.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大
C.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D.推土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3.如图所示,已知小明对沙地的压强约为15 000Pa,请据图估计木箱对沙地的压强可能为
A.1 000 Pa B.7 000 Pa
C.10 000 Pa D.20 000 Pa
4.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铝制实心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00 克、130 克、170 克,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最大 B.丙最大
C.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将一个金属块以不同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6.物体 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把 A 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 A 对桌面的压力 F 、压强 p 的变化情况是
A.F 变大、 p 变大 B.F 不变、 p 变小
C.F 不变、 p 变大 D.F 变大、 p 变小
7.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所受的重力较大 B.所受的压力与乙的相等
C.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D.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8.用120N的水平力把重30N的长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如图所示,木块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400cm2,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30N 0.75Pa B.120N 0.3Pa C.30N 750Pa D.120N 3000Pa
9.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A.B.C.D.
10.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27: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F甲:F乙=1:1,p甲:p乙=1:3
B.F甲:F乙=1:3,p甲:p乙=3:1
C.F甲:F乙=1:1,p甲:p乙=1:9
D.F甲:F乙=27:1,p甲:p乙=9:1
二、填空题
11.压强公式:________,单位:________ 简称____符号:____ 。此公式适用于任何状态,式中各物理量一定要用实际发生的来计算。压强公式变形:________、________计算时要注意都用基本单位计算。
12.如图为一种登冰山用的冰爪,它可以套在登山者的鞋上,由于冰雪很滑,穿上冰爪可以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冰爪底面做的非常锋利可以通过_____的方式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使冰爪很容易的插入冰雪中。
13.停在水平地面的汽车质量为2400kg,汽车所受重力为_________N,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共为0.12m2,汽车对地面压强为_____________Pa.(g=10N/kg)
14.厚为10cm、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如图所示的斜面将物块切成完全相同的两块,把这两块水平分开后依然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1000Pa和1500Pa,则物块的密度为 _____kg/m3。(g取10N/kg)
15.小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立方体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的体积之比______,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______。
16.如图甲所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小明两手的食指分别沿水平方向用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它保持水平静止,左边食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右边食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或“=”),小明又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探究,对比甲、乙两种方案,小红指出图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18.请在图中画出木棒受到的重力 G 和木棒对墙壁的压力 F 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9.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我们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1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2的大小关系为p1_____p2(填“”“”或“=”);
(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20.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欣同学可得出结论:_____相同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_____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_____数量的钩码;(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_____;
(4)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在包装带下方挂了2个50g的钩码,并测得包装带与橡皮泥的接触面积为250mm2,则包装带对橡皮泥的压强是_____Pa.(取g=10N/kg)
五、计算题
21.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kg,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2×10﹣2m2,当该学生站立时,求:(g取10N/kg)
(1)该学生受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为多少?
(2)学生对地面的压强P为多少?
22.一辆小车的总质量为1.2t,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问:
(1)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当小车空车静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某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该小车在该路面行驶时,车上人和物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多少t?
答案:
1.A 2.A 3.D 4.C 5.D 6.B 7.A 8.D 9.D 10.C
11. 帕斯卡 帕 Pa 12. 增大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 13. 2.4×104 2×105 14.1.2×103 15. 1∶8 4∶1
16. = < 乙 铅笔受重力作用,使两手指所受压力不相等
17. 18.
19.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可以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乙 控制变量法 = 未控制压力相同
20. 受力面积 压力 不同 相同 凹陷程度 转换法 4×103
21.(1)500N;22.(1)600N;(2)1.5×105pa;(3)5.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