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1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学弈(yì) 弓缴(zhuó) B.鸿鹄(gào) 盘盂(yú)
C.蝎子(xiē) 饭钵(bō) D.凹陷(āo) 华罗庚(huà)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吻合 B.偶然 C.政据 D.恐怖
3.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弗若之矣(不如) B.非然也(对,不错)
C.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D.孰为汝多知乎(同“智”,智慧)
4.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一样?( )
A.孰为汝多知乎?
B.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C.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主要特点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
C.《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
D.《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3分)
6.根据拼音,美观、工整地写出词语。(4分)
科学lǐng yù( )的许多专家都养成了观察实物和sōu jí( )资料的好xí guàn( )。我就学习他们将qiū yǐn( )和蟋蟀分别放在一个玻璃瓶中观察,并把相关知识贴在瓶子上。
7.哲理发人深省。“虽与之俱学, 。为是 ?曰:非然也”告诉我们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乎?”“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个小儿的对话启示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5分)
8.创新推动进步。《周易》中的“穷则变,变则通, ”告诉我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应懂得通融、屈伸;《礼记》中的“ , ,又日新”告诉我们需要不断革新,天天都有新进步。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这就是《荀子》中所说的 “ ”。(4分)
三、综合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10分)
9.下面是为开展“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主题班会搜集的一段资料。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竺可桢先生曾坦言:“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样的精神高度,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追求科学真理,我们不能 ,应敢于质疑、善于包容、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对科学的激情,才能克服浮躁,专注研究,才能不怕失败,百折不挠。
(1)把下列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因循守旧 B.沾沾自喜 C.妄自菲薄 D.刚愎自用
(2)在文言语句“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中,“挠”有“屈服”的意思,所以可以推测成语“百折不挠”的意思是 。(3分)
(3)对语段中“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它的意思是只追求真理,不计较个人利害
B.它体现了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C.它彰显了科学精神的高度,值得我们去追求
D.它告诉我们为了追求真理,可以采用任何手段,于己于人造成的伤害不必计较
(4)照样子,引用名言说明某个观点。(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折箭以喻
吐谷浑阿柴①有子二十人。病笃,命诸子各献一箭。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利延折之。又取十九箭使折之。利延不能折。阿柴喻之曰:“汝曹②知之乎?孤者易折,众则难摧,勠力③同心,社稷可固。”言毕而卒。
【注释】①阿柴:吐谷(yù)浑王国的统治者之一。②汝曹:你们。③勠(lù)力:合力。
(1)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
①解释加点的字。(2分)
使折之:
言毕而卒:
②结合注释,写出与“勠力同心”意思相同的成语: 、 。(2分)
(2)品读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写出句子的意思: (2分)
②句子将“孤者易折”与“ ”进行对比,巧妙地揭示了道理。(2分)
(3)理解文言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分)
阐释的道理 阐释道理的方法
阿柴的方法:
我结合生活实际想出的方法:
(4)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写一写《折箭以喻》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每小题17分,满分17分)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
①毛毛虫选择短暂的束缚,才有了蝴蝶破茧而出的翩翩起舞;牡蛎(lì)选择了短暂的痛苦,才有了珍珠脱壳而出的莹润光泽。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遇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②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苏轼,一代文豪,意气风发时步入仕途,为官期间有得意,更有坎坷。他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有乐观旷达、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虽然命运多舛(chuǎn),人生路途上风雨飘零,多次遭贬,甚至深陷乌台诗案,有性命之忧,他依然平静如月,旷达如风。居黄州,亲耕东坡时,他依然乐观高歌“莫嫌荦(luò)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他纵笔酣畅淋漓,《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成千古绝唱。
③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坚持信念。门巴族的好儿女格桑德吉师范大学毕业后,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然而困难重重。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艰险的山路上频繁往返。为了不停课,别的村子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zān)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平安送回父母身边。她坚持信念,用一颗心,感染了一群人的心,让家乡的孩子圆了上学梦。
④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勇敢面对。作家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突然双腿瘫痪,人生一下跌入低谷。他无数次坐着轮椅来到地坛,似乎要从这座历经几百年沧桑的古园获得某种启示,追问生命的意义,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迷茫过,痛苦过,但他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勇敢地走了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找到了写作这条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写作这条路上,史铁生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⑤人生路漫漫,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坎坷。当遭遇不自由时,我们无须迷茫、徘徊,或是消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1)理解短文题目,完成练习。
①联系短文内容可知,题目中的“不自由”是指 。(2分)
②短文第②③④自然段的开头都与题目相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有哪些?( ) [多选] (2分)
A.对题目进行解释,表明自己的观点,明确了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该怎么做。
B.这三句话都顺承题目来写,结构一致,整齐有力,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这样写便于作者直接抒情,告诉我们遭遇挫折是正常之事。
D.内容上与题目相呼应,起到了强化中心论点的作用。
(2)梳理文章的观点和人物事例,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5分)
(3)画“ ”的句子,借 、 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请你仿照这句话的写法,续写一句话。(4分)
(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4分)
六、作文(共1小题,每小题30分,满分30分)
12.习作。
智能高铁奔驰在大地上,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纳米机器人进入血管治病……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你有着怎样的愿望?这个愿望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奇遇”呢?请围绕这个中心,发挥想象,写一篇习作。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领域;搜集;习惯;蚯蚓;玻璃
7.【答案】弗若之矣;其智弗若与;远者小而近者大;沧沧凉凉;探汤
8.【答案】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答案】(1)A
(2)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3)D
(4)示例:古人说过:“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当我们把书读熟后,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10.【答案】(1)折断。;完。;示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2)一支箭容易折断,一把箭就难以折断了。只要你们同心协力,江山就可以稳固。;众则难摧
(3)团结就是力量;通过折一支箭与折十九支箭进行对比;示例:让他们观看拔河比赛或者划船比赛
(4)本文以折箭来说明道理,把道理说得生动形象,使人更容易领悟。
11.【答案】(1)人生遭受挫折,陷入困境;ABD
(2)(第一列)遭遇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第二列)史铁生(第三列)环境恶劣、条件落后(第四列)乐观高歌,纵笔抒怀,留下千古绝唱 成为作家
(3)毛毛虫破茧成蝶;牡蛎孕育珍珠;示例:流水选择了陡峭的悬崖,才有了瀑布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
(4)结构上: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内容上: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遇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12.【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