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任务群
学校 班级 姓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语文学习进入核心素养“群”时代。
未来的语文教学以任务为载体的,以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
(一)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
(二)核心素养: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单元任务目标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自相矛盾 2 1.认识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2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相矛盾》。3.能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4.能说出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田忌赛马 2
跳水 2
习作 2 1.能借助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个探险故事。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语文园地 2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3.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快的内心体验。4.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5.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基础性任务)
一、结合语境写字词。(11分)
1.运动员们mó quán cā zhǎnɡ,他们为rónɡ yù而战,为打败对手、yínɡ dé比赛而战。
2.一sōu轮船在大海上háng xínɡ。一只fànɡ sì( )的猴子用尾巴gōu着栏杆,摘下帽子来sī yǎo( ),还niǔ dònɡ( )着身子龇牙liě嘴dòu男孩,吓hǔ男孩。一旁的叔叔非常愤怒,便举枪miáo准猴子,猴子吓得连忙逃走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放肆(sì) 推荐(jiàn) 计策(chè) B.拳头(quán 帽子(mào) 龇牙(zhǐ)
C.桅杆(wěi) 吾家(wú) 扭动(niǔ) D.撕坏(sī) 荣誉(yù) 海鸥(ō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平浪静 胸有成竹 B.出谋画策 跃跃欲试
C.兴致勃勃 摇摇领先 D.如实相告 心惊胆颤
3、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序号)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
(3)吾矛之利(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居然)
B.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举荐)
C.将军请放心,按照的我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方法)
D.猴子用爪子撕孩子的帽子,好像故意逗孩子生气。(有意)
5.下列加点字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道旁李——道路 B.刻舟求剑——雕刻
C.问其故——缘故 D.亡羊补牢——牢固
6.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B.其/人弗能应也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D.不可/同世而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是( )。
A.这位基层党员干部三十而立,对工作充满干劲。
B.我的两个表姐正值豆蔻年华,每天都朝气蓬勃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C.正值弱冠之年,哥哥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中学学习。
D.爷爷长期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
8.下列对古代不同年龄段的别称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B.古稀:指人六十岁
C.弱冠:指男子五十岁左右的年纪。 D.花甲:指人七十岁。
9.下列对人物的思维过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孙膑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取得三局两胜的结果。
B.横木上的孩子已经进退两难了,让孩子跳进风平浪静的海里,反倒安全一些,毕竟甲
板上有许多水手,他们可以马上把孩子救起来。
C.卖矛和盾的人错在了在同一地方卖两种东西,他应该在不同的地方分别卖这两种东西。
D.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应该先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
B.《田忌赛马》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
C.《跳水》的作者是美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D.叶圣陶是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
11、下列事例属于自相矛盾的是( )。
A.我已经洗好衣服了,可妈妈总是不放心,要再洗一遍。
B.嚷着要减肥的姐姐总是控制不住食量,还说:“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呢 ”
C.每天出门前,奶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路上小心。
D.爸爸总是夸哥哥的字写得好,责备我的字写得不好。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跳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B.《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难一》。
C.《田忌赛马》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故事反映了人的思维很重要。
D.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先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
第二部分 梳理与探究(拓展性作业)
三、根据单元内容填空。(14分)
1.日积月累。(2.5分)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而立, 不惑。”
(2)老爷爷笑着说:“我七十岁了, 之年,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有精神。”
(3)小小十三岁了,正值 年华,活泼可爱。
(4)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 ,这时行冠礼,以示成年。
2.回忆课文内容填空。(7.5分)
(1)《自相矛盾》中事情的起因是 ,经过是 .
. ,结果是 。
(2)《跳水》的作者是 国的 。本文赞扬了船长 的品质。
(3)《田忌赛马》中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 的孙膑,有 的齐威王,有 的田忌。
(4)“___________”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指女子年满_______岁,“________”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__________”指人三十岁,“期颐”指人________岁。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4分)
(1)《自相矛盾》一文告诉我们要学会推销自己的产品,要注意语言的合理性。( )
(2)《田忌赛马》讲述了两场赛马的经过,其中第二场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才取得了胜利。( )
(3)“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一句中“胸有成竹”一词把孙膑自信满满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 )
(4)“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句话里的破折号表示转折。(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1)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 。
(2)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写时间过得缓慢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拓展性作业)
五、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9分)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1.选段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选段中,孩子的表情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读选段中画“____”的部分,如果猴子会说话,它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列对选段中水手们的两次“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手们又大笑起来”是因为猴子摘了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让水手们觉得猴子特别调皮
B.猴子不仅不还帽子,还故意逗孩子,猴子的表现让“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C.水手们的两次“笑”,都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无助的样子很好玩
D.水手们一次比一次笑得欢,让孩子的自尊受挫,也为后来孩子爬上桅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阅读课外短文《草帽计》,完成练习。(15分)
草帽计
长征期间,贺龙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敌军一面死死盯住不放,一面派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
那时,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指战员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背。走着走着,忽然,天空中传来了嗡嗡嗡的飞机声,敌机来了。贺龙同志一看,镇定自若,命令全体战士到山林中隐蔽。敌机飞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迹象,便摇头摆尾地离开了。战士们刚要起身赶路,侦察员前来报告说:“后面有一个团的敌军赶上来了。”贺龙同志听了点了点头,只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块平坦的山场,贺龙同志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下了一道命令,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这时正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时候,战士们听到这道命令,都面面相觑(qù),感到莫名其妙。有的说,草帽是我们的随身宝,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风雨,为什么要把它丢掉呢?有的说,这草帽是从根据地带出来的,怎么能随便丢掉呢?有的说,贺龙同志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实在叫人猜不透!也有的说,贺龙同志要我们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战士们尽管有些想法,但一切行动听指挥。贺龙同志一声令下,战士们就把草帽统统扔在道旁,顿时道路两旁都是红军的草帽。贺龙同志见了,哈哈一笑,命令部队迅速转移。
这时,一个团的敌军从后面急急赶来。敌军都没有草帽,在酷热的太阳下,早已晒得人困马乏,眼冒金花,突然发现这个山场里遍地都是红军扔掉的草帽,顿觉喜从天降,一窝蜂似的往前抢草帽。敌军军官见红军把草帽扔得遍地都是,也得意忘形,认为红军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就不去阻拦当兵的抢草帽。这支敌军戴上红军扔下的草帽后,个个眉开眼笑,背着枪追赶红军去了。
这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敌军毫不介意,知道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可敌人的飞机驾驶员却不是这样想的。这些天他们天天飞呀,飞呀,到处寻找红军,连红军的影子都没看到,为此,他们没少挨长官骂。这一回,一看地上的军队都戴着草帽,草帽上都印有红五星,顿时喜出望外。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地俯冲下来,对着这批“红军”,轰隆隆一阵狂轰滥炸,机枪横扫,直打得这一个团的敌军官兵叫苦连天,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红军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人人拍手叫绝,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反映战士们想法的句子,用“ ”画出来。(2分)
3.理解下列句中“笑”的含义,完成练习。(4分)
(1)贺龙同志见了,哈哈一笑,命令部队迅速转移。
此处的“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支敌军戴上红军扔下的草帽后,个个眉开眼笑,背着枪追赶红军去了。
此处“笑”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分析贺龙实施草帽计的依据,照样子完成下列思维导图。(3分)
5.草帽计为什么会成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完成下列表格。(4分)
原因 具体阐述
天气
敌军
我军 贺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士们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实践性作业)
1.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3分)
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是无可厚非的,坐着毕竟比站着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①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②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③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 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 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文中有一处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它是: 。
(2)文中标序号的三处句子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 。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为: 。
2.习作。(28分)
你喜欢探险吗 你都和谁一同探险过 请写出你们探险的几个场景,注意把探险的独特感受写具体,写生动。
参考答案
一、1.摩拳擦掌 荣誉 赢得
2.艘 航行 放肆 钩 撕咬 扭动 咧 逗 唬 瞄
二、1.D 2.A 3.CDEA 4.A 5.D 6.B 7.C 8.A 9.C 10.C 11.B 12.A
三、
1.(1)三十 四十 (2)古稀 (3)豆蔻 (4)弱冠
2.(1)楚人卖矛又卖盾 楚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都是一流的 楚人哑口无言
(2)俄 列夫·托尔斯泰 机智果断
(3)善于谋划 善用人才 坦诚豁达
(4)豆蔻年华 十五 弱冠 而立 一百
3.(1) (2)√ (3)√ (4)√
四、1.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3.(1)时间变幻之快 (2)示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墙壁上的时钟永远不急不慢地走着,我低着头站在那里,感觉时间似乎早已停滞不动了。
五、1.猴子抢走了孩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并做出各种怪样逗孩子生气,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2.笑得很开心 哭笑不得 气得脸都红了
3.示例:来抓我呀!就不还给你!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4.C
六、
1.(1)战士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2)指战员们看到贺龙用计谋不费吹灰之力打败一个团的敌军,称赞他神机妙算。
2.有的说,草帽是我们的随身宝,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风雨,为什么要把它丢掉呢?……贺龙同志要我们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3.(1)贺龙同志胜券在握,对自己的计策十分有信心 (2)敌军得意忘形,以为贺龙的部队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4.酷热 炎热难熬 草帽 得意忘形 丢盔弃甲 戴上草帽 轰炸了自己人
5.示例:贺龙善于观察地形和分析敌情,是个神机妙算的人。他施展草帽计时,分析了当时炎热的天气状况,抓住了敌人麻痹大意的特点,计策才能取得成功。
七、十、1.(1)年纪大的(或“老”)
(2)② ① ③
(3)面对老弱病残,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之:A.往,到……去。
B.指示代词,这
C.助词,的。
D.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
E.助词,用于主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