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名沾 ,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
书籍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见它与《水浒》《三国》等书不尽相同。《石头记》从一开始传抄行世时就带有脂砚斋的多次评点,而不是后世读者所加。也就是说,脂砚斋的批语是小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不同于后人的附会。甚至可以说脂砚斋实际上是曹雪芹的合作者,这是脂评本不同于其他明清小说评点本的最重要之处。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把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主要版本
目前已知的脂本基本上都是五四时期以后为世人发现的,共有十二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1. 甲戌本(这是目前所知底本最早的本子),原题为《脂砚斋甲戌抄阅 再评石头记》,仅存十六回,相较其他的版本,首回前有其他各本所 无的“楔子”,并且各回回前批与回后批也相对较为集中完整,对于 研究《石头记》成书的过程和写作构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 己卯本和庚辰本,这两个本子已被考证出来属于同一脂评体系,两本 上的批语大体相同,应是属于同一底本的几乎同时的过录本,己卯本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与甲戌本楔子中记载相同,并在文中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字样;庚辰本是现存保存回数最多的一个脂本,现存七十八回,是离曹雪芹逝世时间最近的一一个本子,因此也是最符合曹雪芹最后修改创作意图的本子,在现行的脂评本体系中,一般作为原始基本参照的底本。
3. 戚序本,由乾隆时德清戚蓼生收藏并作序,因在序言中提出“一声也而二歌,一手也而二牍”的独特写作方法而具有参考意义。
4. 靖藏本,该本在十年浩劫中不知去向,由于该本收藏者为吴鼐是《熙朝雅颂集》(其中录有敦诚兄弟等有关曹雪芹的诗)的主要编纂者, 故此本决非一般藏本。
其他还有多种脂本抄本和过录本传世,这些脂本与程高本的最大区别就是,脂本的底本早于程高本;脂本体系只有八十回,即使有一百二十回本的,也都是后人从程本中转录过来;脂本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评语,而程本则完全删去;程本对脂本的部分章节和内容做了改写,而程本自身的两个版本在改写后之间内容也极其混乱。
版本年表
干支 年 事件 批注者 版本记载
甲戌之前 乾隆十九(1754)年以前 初评 脂砚斋 甲戌本
甲戌 乾隆十九(1754)年 再评 脂砚斋 甲戌本
丙子 乾隆二十一(1756)年 脂砚斋 庚辰本
丁丑 乾隆二十二(1757)年 畸笏叟 靖藏本
己卯 乾隆二十四(1759)年 脂砚斋 庚辰本,己卯本
庚辰 乾隆二十五(1760)年 四评 脂砚斋 庚辰本
壬午 乾隆二十七(1762)年 畸笏叟 庚辰本
癸未 乾隆二十八(1763)年 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
乙酉 乾隆三十(1765)年 畸笏叟 庚辰本
丁亥 乾隆三十二(1767)年 畸笏叟 庚辰本,靖藏本
戊子 乾隆三十三(1768)年 畸笏叟 靖藏本
辛卯 乾隆三十六(1771)年 畸笏叟 靖藏本
甲午 乾隆三十九(1774)年 脂砚斋 甲戌本
作品的影响:
《红楼梦》不仅在国内已有数以百万计的发行量,有藏、蒙、维吾尔、 哈萨克、朝鲜多种文字的译本,而且已有英、法、日、韩、俄、德、西等20多个语种的择译本、节译本和全译本。在国外也有不少人对它进行研究,《红楼梦》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英国,1910年版《英国百科全书》称赞:《红楼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作品,它的情节复杂而富有独创性。2014年,英媒《每日电讯报》发布“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排行榜,《红楼梦》位列第一。在法国,评论界赞扬 曹雪芹具有 布鲁斯特的敏锐的目光, 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西尔的才智和幽默,有 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包括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的各阶层的能力。
红楼梦里的悲剧意识
这个问题要说起来不是三言两语,所以简单点一下: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
《红楼梦》里的荣、宁两府,系开国勋臣之后,“功名奕世,富贵传流”,是封建特权阶层。小说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为主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大家族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而客观上显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者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这样的家庭和它所代表的阶级,必定走向毁灭。
从整部作品看,《红楼梦》笼罩着一层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好了歌》及其解注就是人生悲剧的主题歌。贯穿在《好了歌》里的中心思想是“变”。荣与辱、升与沉、生与死都在急剧的变化中,由于对一切传统的、现存的思想信念和社会秩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挑战,同时,又因为新的出路、新的社会理想又那么朦胧,因而倍觉感伤,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的矛盾,所以他才会那样痛苦地为尘世之悲洒心酸之泪。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红楼梦的脂评本中提到中国古代的社会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为了对女性有更加的束缚,提倡
“三寸金边”,硬是让女性从小就受缠足之苦。
那么——《红楼梦》中的女性是小脚吗
由脚的倾向可以发现两种特征—— 就是《红楼梦》与满汉两派的关系,概略之可得下表:
清代的女体美
天足——满派——(带有皇家色彩者偏重北方)
缠足——汉派——(非贵族之大部分偏重南方)
王熙凤是“天足”,没有裹脚。第44回写凤姐前去捉奸,“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厮打一顿”,“一脚”就能将关紧的门踢开,看来绝不会是三寸金莲。再如第25回写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她若非大脚,也不可能那样勇猛。
薛宝钗应该是没有裹脚。清朝禁止旗人女子缠足,顺治初年,孝庄皇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还曾经把这道谕旨悬挂在神武门内。薛宝钗由其兄薛蟠相送“待选”入宫,宝钗若非天足,显然是会招来杀身之祸。
晴雯是小脚。宝玉在《芙蓉女儿诔》里说她“捉迷屏后,(金)莲瓣无声”就是很明显的证据。而另一有力的证据是第70回写“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红睡鞋”一词表明晴雯是缠足的。《红楼梦大辞典》云“睡鞋:缠足女子睡觉时所穿之鞋。”
尤三姐是“一对金莲”。第69回写尤三姐初见贾母,贾母戴了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众人都抿嘴儿笑着,只得推她上去。贾母细瞧了一遍,又命琥珀“拿出手来我瞧瞧。”鸳鸯又揭起裙子来。贾母瞧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更是个齐全孩子,我看比你俊些。”“揭起裙子来”正是贾母要验证尤三姐的脚是否缠得大小合适。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女性有大脚有小脚,反映的风俗有南有北,有汉有满。仅此而论,曹雪芹的确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红楼梦》的确是封建时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饮食文化
《红楼梦》中写到的饮料、糖果、茶点、菜肴、羹汤,以及成桌的筵宴菜肴,绝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着当时饮食的最高水准,给人以炊金馔玉之感。更重要的是,它在写这些饮食生活的时候,总是结合原料产地、烹饪技术、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礼仪制度、历史掌故……从而赋予饮食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显示了一种高雅的、诗意化的生活方式。就其规模而言,则有大宴、小宴、盛宴;就其时间而言,则有午宴、晚宴、夜宴;就其内容而言,则有生日宴、寿宴、冥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诗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就其节令而言,则有秋宴、端阳宴、元宵宴;就其设宴地方而言,则有芳园宴、太虚幻境宴、大观园宴、大厅宴、小厅宴、怡红院夜宴等等,令人闻而生津。
据研究者统计,120回的《红楼梦》小说,描写到的食品多达186种。所有这些包括主食、点心、菜肴、调味品、饮料、果品、补品补食、外国食品、洗浴用品九个类别。其中主食原料11种,食品10种,点心17种,菜肴原料31种,食品38种,调味品8种,饮料23种,果品30种,补品补食10种,外国食品7种,洗浴用品4种。这186种食品有的详写,有的略写,有的随文而出,有的精心安排,名目繁多,精妙绝伦。
红楼里的饮食文化
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子上自吃。凤姐又道:“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倒没的硌了他的牙。”因向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你怎么不拿了去赶着叫他们热来?”又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第十六回)
火腿炖肘子,清代名菜,今镇江、扬州一带仍行此食,美其名曰“金银蹄”,亦称“煨火肘”。《北砚食单》上说:“煨火肘:火腿膝湾配鲜膝湾,各三副同煨,烧亦可。”“金银蹄:醉蹄尖配火腿煨。”这是一只火工菜,口感要酥烂,适合老年人食,故王熙凤用以招待赵嬷嬷。
第一道菜:火腿炖肘子
第二道菜:鸽子蛋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鸽子蛋,为清宫御食,有清宫老档可查。鸽子蛋有多种制法,《童氏食规》上载扬州制整煨鸽蛋之法:“煨鸽蛋:法如煨鸡肾同。”——“煨鸡肾……又,鸡肾数十枚,煮微熟去膜,同鸡汤、作料煨之,鲜嫩绝伦。”扬州盛行鸽馔,鸽肉、鸽蛋为高档筵席常用之物。
第三道菜:野鸡崽子汤
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贾母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
即野子鸡煨的汤,肉嫩味鲜,故贾母尝了汤,觉得“倒有味儿”。吃了肉,“心里很受用”。清袁枚《随园食单》中“野鸡五法”大略介绍了这两种吃法:“野鸡披胸肉,清酱郁过,以网油包放铁奁上烧之,作方片可,作卷子亦可,此一法也。切片加作料炒,一法也。取胸肉作丁,一法也。当家鸡整煨,一法也。先用油灼,拆丝,加酒、秋油、醋,同芹菜冷拌,一法也。生片其肉,入火锅中,登时便吃,亦一法也,其弊在肉嫩则味不入,味入则肉又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此这般居上位者享尽富贵,居下位者吃尽苦头。本文通过描述荣国府过的如何奢华、如何豪贵的生活,展示了清朝贵族们的奢华生活,分析了他们对饮食的奢侈要求。在这奢华豪贵背后,间接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凄苦生活。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