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2节 数据录入与统计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2节 数据录入与统计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4-07 18: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据录入与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电子表格的计算功能,会使用公式法进行计算,会求和,会使用“填充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体验求和、使用填充柄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亲身体验电子表格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系统学习,不断激发乐学精神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不断养成根据需要主动探索使用新知识、新技能的习惯,提高终身学习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能利用公式法、填充柄进行数据的计算,能根据需要自主探索使用新函数处理数据。 学习难点:填充柄的使用以及单元格区域的选择。 突破方法:将抽象数据生活化,一表多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操作尝试来解决问题,用顺口溜来帮助掌握易错点。
教法学法
选择教学策略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
1.教学视频 2. 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激发 兴趣 (4分钟) “趣味运动会”视频 播放一段学生感兴趣的、身边正在进行的“趣味运动会”视频。 出示《趣味运动会成绩汇总表》 问同学们最关心哪些数据。 老师快速演示成绩的总分、排序的计算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数据加工 公式法求和 观看视频 观看评分表 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感受电子表格的强大的计算功能。 读学习目标 用学生感兴趣的、身边正在进行的“趣味运动会”视频和《趣味运动会成绩汇总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运动的热爱之情。
探究 新知 掌握 方法 (16分钟) 公式法求和、填充柄的使用 出示任务一:在《趣味运动会成绩汇总表》中用公式法统计出每个班级的总时长。 计算班级总时长 温馨提示:1、请同学们自主浏览教材21页至23页。 2、用公式法计算出《趣味运动会成绩汇总表》每个班的总时长存放在“总时长”这一列。 给大家5分钟时间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 教师讲解公式法求和步骤,总结注意事项 看温馨提示 自主看书学习 完成表一任务 组内交流 演示讲解操作方法和易错点。 观察、思考、评价 朗读、体会 学会公式法求和以及填充柄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易错点
自动填充 思考:剩下的7个班也需要一一的输入公式计算总时长嘛? 如果需要计算整个学校各个班级的总时长即花时间又容易出错,有没有简便方法呢? 自动填充 教师讲解方法 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总结自动填充步骤,提出填充柄这一名词。 补充顺口溜来帮助学生掌握易错点填充柄的使用方法:“填充柄,好神奇,右下角的黑十字,左键不放拖到底,双击黑十更快些。” 思考、回答 独立完成任务 观察、思考、评价 学会使用自动填充。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散思维。
学以 致用 拓展 提高 (10分钟) 巩固求和、排序、的使用方法 课中练习 温馨提示:在《表3-合唱比赛成绩统计表》中利用公式法计算出出各个班级的总成绩 自主完成 巩固新知
课后 检测 评价 总结 (7分钟) 课后练习 请同学们下来之后完成课后练习 自主完成 及时的了解全班同学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师评价 课堂总结 (4分钟) 教师小结激励。 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总结,激励学生。
板书设计
工作表中的计算 1、公式法求和 2、自动填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