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课标要求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运用地图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地形、气候和的自然环境等特征,认识台湾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培养从图上获取区域知识的能力,从资料中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明确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但总有一些台独份子试图分裂我国的领土,同学们答应吗?
生:略
师:我们来看看习近平主席对台湾问题有什么看法。
播放习近平主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
大家听完习主席的发言,感受到了语言中透露出的霸气吗?他在很坚定地告诉每位中国人,告诉全世界,台湾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广大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份子。
新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入台湾,感受台湾的重要性。
1.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
提问:我们从哪些方面说明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全班阅读材料,总结出:历史、文化、血缘)
承转:既然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我更应该走进台湾,去认识它、了解它、请看大屏幕:
自主学习:
请在图7.41,找出福建省,台湾省周围的海洋、海峡和澎湖列岛、钓鱼岛。分析并回答,台湾省的范围是什么?怎么描述台湾省的海陆位置?
【让一个学生指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太平洋、南海和台湾海峡的位置,另一个归纳台湾的范围、海陆位置】
师归纳:(屏幕显示台湾的范围、海陆位置)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台湾省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2.美丽富饶的宝岛
师:我们接着看地形图,在图中找出特殊纬线,这条纬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看台湾的纬度位置,让学生指出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部位,由此得出台湾是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结论】
师归纳: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中南部,从而决定了台湾的温度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结合之前所学可知,台湾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承转:台湾是一个美丽的宝岛,最美的就是它的风景,我们来欣赏一组照片。
通过刚刚的图片,大家觉得山多不多?台湾的山占了整个岛屿多少?台湾地形以什么为主?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如何?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找出台湾岛的最高峰。
【让学生思考并抢答】
师总结: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占2/3),地势东高西低。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玉山。
承转:台湾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因其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其实它还有很多美称,有没有小导游来讲解一番美称的含义呢?
合作探究一:
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盛誉,是中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你能快速说出并解释这些美称的含义吗?
美称 含义
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兰花之乡
植物王国
【学生小组讨论推选小导游,并上台展示答案】
师总结:台湾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气候,气候湿热,树种多。其中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东方甜岛:盛产甘蔗;
兰花之乡:广泛种植兰花,种植种类多,产量大;
植物王国:植物种类多,数量巨大;
水果之乡:水果品种多,产量大;
海上米仓:气候、土壤适宜水稻种植,产量大。
师:台湾富饶跟什么有关?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环境。
【让学生思考,得出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影响】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自然环境的影响。
合作探究二:
结合图7.42,受地形的影响,台湾省人口分布有什么特征?依据台湾省的面积、地形和气候特点,推测其河流特征。
【让学生读图,小组讨论,并上台展示答案】
师总结: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西部沿海地区;根据台湾省的面积、地形和气候特点,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补充】:日月潭(台湾最大湖泊)、浊水溪(最长的河流)。
3.外向型经济
承转: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台湾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它的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
师:【课件展示台湾的著名品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都源自台湾,它们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重点发展以台积电为首的芯片产业,台湾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台湾经济发展一开始就这样吗?
生:不是
过渡:台湾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经济发展经历了好几个历程,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台湾的经济发展历程。
合作探究三:
阅读图7.48,概括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思考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按照提示归纳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
【让学生读图,小组讨论,并上台展示答案】
师归纳:(课件出示)
台湾经济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生产为主,出口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初级产品),例如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产业类型为原料密集型产业。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90年代,这个阶段是台湾经济飞跃的阶段,加工工业快速发展,工业产品(普通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包括纺织服饰、玩具和众多种类的日用消费品,产业类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成功改善了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工业从初级加工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也发展迅速,产品(高附加值产品)销往全世界,成为世界重要的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产品有电脑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等软硬件,产业类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台湾经济发展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①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②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③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
师:无论是哪一个年代,台湾都是以出口为主,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最重要的经济命脉。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什么?
生:(全班齐读)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随堂巩固:
1.台湾森林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树种( )
A.竹 B.松 C.樟树 D.桦树
2.下列描述中哪个不是台湾岛的美称( )
A.森林宝库 B.塞外江南 C.海上米仓 D.东方甜岛
3.台湾最大的湖泊是( )
A.洞庭湖 B.艾丁湖 C.洪泽湖 D.日月潭
4.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关我“这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从中部穿过 B.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北回归线穿过 D.地形以平原为主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还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共同愿望。2035年,我们每个人都亲自到这个美丽的岛上去走走看看。
播放《2035去台湾》,结束本课学习
六、板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认识台湾省的范围、位置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自然地理环境
2.美称
三、外向型经济
1.发展过程及特点
2.发展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