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级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萌芽时代,还在和天突人祸奋+,所以当时所雪要的人物是“杀人不敢前,须如蜗毛碟”的战士。
这种人生理想的差异在文学上也留下很深刻的影有。史诗和悲剧都必有动作,而且这种动作必
须微烈紧张,才能在长高大幅中维持观众的兴趣。动作的中心必为书中的主角,主角必定为慷
语文试题
概激昂的芙雄,才能发出激烈紧张的动作,所以西方所崇拜的英雄最宜于当史诗和悲剧的主角。
中国“无为而治”的圣人最不适宜于作史诗和悲刷的主角,因为他们根本就少动作。
(摘编自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材料二:
《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
考生注意:
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们文学的正统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赋、词、曲,是诗的支流,一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是诗的副产品,而小说和戏剧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夹杂些诗。诗,不但同化了绘画,又装饰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了建筑(如楹联、春帖等)和许多工艺美术品。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只是一部诗史。但是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
答无效。
完了。南宋的词已经是强督之末。就诗本身说,连尤杨范陆和稍后的元遗山似乎都是多余的,
重复的,以后的更不必提了。本来从西周唱到北宋,足足二千年的工夫也够长的了,可能的调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都已唱完了。到此,中国文学史可能不必再写,假如不是两种外来的文艺形式一小说与戏剧,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早在旁边静候着,准备届时上前来“接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故事与雏形的歌舞剧,北宋以前在中国本土不是没有,但从未发展成为文学的部门。对于
材料一:
讲故事,听故事,我们似乎一向就不大热心。不是散诲的寓言,就是纪实的历史,我们从未养成
中国诗和西方诗的发展的路径有许多不同,点,西方诗同时向史诗的、戏剧的和抒情的三方
单纯的为故事而讲故事、听故事的兴趣。故事本是民间的产物,它的本质是低级的。正如从故
面发展,而中国诗则偏向抒情的一方面发展。我们试设想西方文学中没有荷马、埃斯库罗斯、索
事发展出来的小说、戏剧,其本质是平民的,诗的本质是贵族的,要晓得它们之间距离很大,而距
福克勒斯、维吉尔、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和拉辛诸人,或是设想歌德没有写过《浮士德》,莎士
离是会孕育恨的。所以我们的文学传统既是诗,就不但是非小说、戏剧的,而且推到极端,可能
比亚只做过一些十四行体诗,就可以见出史诗和悲剧对于西方文学的重要了。中国恰是一个没
还是反小说、戏剧的。若非宗教势力带进来那,点新鲜刺激,而且自己的歌实在也唱到无可再唱
有荷马和悲剧三杰的希腊,杜甫恰是一位只做过十四行体诗的莎士比亚。长篇诗的不发达对于
的了,我们可能还继续产生些《韩非·说储》,或《燕丹子》一类的故事和《九歌》一类的雏形歌舞
中国文学不能说不是一个大缺陷。
刷。然而本土形式的花开到极盛,必归于衰谢,那是一切生命的规律,而两个文化波轮由扩大而
西方史诗都发源于神话。神话是原始民族思想和信仰的具体化,史诗则又为神话的艺术
化。中国原来也有一个神话时代,不过到商周时代已成过去。神话时代是民族的婴儿时代。中
接触而交织,以致新的异国形式必然要闯进来,也是早经历史命运注定了的。
(摘编自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
国是一个早慧的民族,老早就把婴儿时代的思想信仰丢开,脚踏实地地过成人的生活。孔子“不
语怪力乱神”,可以说是代表当时一般人的心理。西方史诗所写的恰不外“怪力乱神”四个字,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儒教化的“不语怪力乱神”的中国,史诗不发达,自然不是一件可奇怪的事。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诗”的概念不尽相同,前者包括打情诗、史诗和戏剧等,后者特指抒情
西方悲剧不外两种:一种描写人与命运的挣扎;一种描写个人内心的挣扎。没有人与神的
诗,相当于材料一的“中国诗”。
冲突,便没有希腊悲剧;没有内心中两种不同的情绪或理解的冲突,便没有近代悲剧。中国人民
B.“杜甫恰是一位只做过十四行体诗的莎士比亚”,意思是说杜甫和莎士比亚一样伟大,但是
的特点在处处能妥协,“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他们的处世方法。这种妥协的态度根本与悲刷
杜甫只有抒情诗,而无戏剧。
的精神不合,因为它把冲突和挣扎都避免了。
C.中国没有悲剧,是因为中国没有激烈的社会冲突,缺乏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且中国人容
西方所崇拜的英雄为希腊的阿喀琉斯、拉丁民族的查理大帝和罗兰,日耳曼民族的西格弗
易妥协,避免了冲突和挣扎。
里和贝奥武甫都是气盖一世的伟男子,具有扛鼎搏虎的膂力,一生全在困苦艰难中过活,打过无
D,“而距离是会孕育恨的”中的“恨”字突出了诗与小说、戏剧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对立,即
数的胜仗,杀过无数的猛兽,如果没有他,全民族就要灭亡。中国儒家所崇拜的圣人如二帝三
诗有可能是反小说、戏剧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王,大半都是在“土阶茅茨”之中的“端冕垂裳而天下治”的君主,敬天爱民之外,不必别有所为。
中西的人生理想所以有这种分别者,也和社会开化的早晚有关。中国社会安定极早,没有
A中国社会发展形态和西方不同,当西方处于民族婴儿时代时,中国社会已然成熟,所以中
很大的内忧外患,所以当时所需要的人物只是“无为而治”的“太平天子”。西方民族在文学初露
国诗不可能向史诗方向发展。
232544D
【高二吓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232544D
【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级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中国没有激烈的社会冲突,缺乏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曲解文意,材料一中说“中国社会安定极早,没有很
大的内忧外患”,这不等于“没有激烈的社会冲突”,也不能理解为“缺乏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
2.C(A项,“中国社会发展形态和西方不同,当西方处于民族婴儿时代时,中国社会已然成熟”曲解文意,材料一
中以“缨儿”作比喻,是从思想信仰角度说明“中国是一个早慧的民族”,而不是就社会发展形态而言的。
B项,“但社会一旦安定,就需要敬天爱民的圣人”于文无据,材料一中只提到“中国儒家所崇拜的圣人如二帝
三王…敬天爱民”。D项,选项因果倒置,根据材料二可知,本土形式由盛到衰是自然规律,因此才会产生
文化交织,闯进异国形式。)
3.A(A项,既强调故事性,又指出它们是“纪实的历史”,切合“故事从未发展成为文学的部门”的观点。B项,
“没有故事”不符合实际,对名篇分析不正确,不能成为有效论据。C、D两项所举名篇均为北宋以后的作品,
不能支持闻一多的观点。)
4.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国诗偏向抒情发展、长篇诗不发达的中心论点,(1分)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原因:①民族
早慧,又受儒教化“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史诗不发达;(1分)②中国人处处能妥协的特点避免了冲突和挣
扎,与悲剧精神不合:(1分)③中国社会开化较早,需要“无为而治”的圣人,而他们不适宜作史诗和悲剧的主
角。(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5.不矛盾。①朱光潜的观,点是就诗的发展形式而言的,强调中国诗是偏向抒情诗的方向发展的,没有史诗和戏
剧(或悲剧);②闻一多的观点是就诗的内容而言的,强调中国诗到北宋时已将可能的调子都唱完了,诗的内
容已经没有了新意。(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答“矛盾”不给分)
6.B(雌蜘蛛是在蜜蜂死了之后才吮吸蜜蜂的血。)
7.B(“对比”不明显,“突显了双方力量的悬殊”也不准确。)
8.①雌蜘蛛捕捉蜜蜂时,描写鲜红的月季花既表现了雌蜘蛛强壮的生命力,也反衬了蜜蜂命运的悲惨:②雌蜘
蛛筑巢时,用月季花花瓣因暑热而扭拧起来,散发出微弱的香甜,表现了雌蜘蛛此时也开始衰落:③雌蜘蛛育
儿时,用白日下的月季花竞相争鸣,既表现了对新生命的欢迎,渲染出小蜘蛛的勃勃生机,也反衬了雌蜘蛛结
局的悲惨;④雌蜘蛛死亡时,描写了月季花的枯萎,暗示了雌蜘蛛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每点1分,意思对
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照应标题“女性”,交代了雌蜘蛛的结局,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丰富文章内容;②雌蜘蛛孤独寂宽地死去与
上文小蜘蛛们的生命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母爱的伟大,丰富雌蜘蛛的形象:③卒章显志,托物言
志,借雌蜘蛛的一生突显女性残忍与柔情并举的一生,突出文章主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
合题意可的情给分)
10.A(原文标点为: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日:“陛下始睡
觉矣。”)
11.B(前者是粗鄙的意思,后者是见识浅陋的意思,前后意思不同。)
12.C(“首先破坏的一定是道德仁义”错,应该是首先破坏的一定是法制。)
13.(1)坐在客位等候接见,而官吏急速来禀报新留守到府中办公了。(“俟”“视事”、状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
1分)
(2)因此善于为天下考虑的人,不敢忽视细微的事,而常常杜绝不好的征兆,能不引以为戒吗!(“是以”
“渐”、反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14.①周太祖在一时喜怒、颐指气使之间破坏法制纲纪已经习以为常:②白文珂不敢违背,王守恩不能抗拒;
③汉廷君臣对这种现象也是置之不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守思,因父亲的恩荫补官,逐渐升迁为诸卫将军。王建立死后,在路州安家,王守恩从京师得假归家,而
契丹消灭了晋。昭义节度使张从思和王守思是亲家,于是任王守思代理巡检使,来守潞州,而张从思去见契丹
人。张从恩离去后,王守恩趁机别掠劫夺张从恩的家财,献潞州向汉投降。汉高祖即位,任命王守恩为昭义军
节度使,改任静难军节度使、西京留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254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