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2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2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8 20: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2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
1.(2020·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
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可以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
C.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煮熟仍可食用
D.夜间发现家庭内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2.(2020·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有如下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铁和稀盐酸制取H2可选用b、d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可选用b、c
C.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可选用a、e
D.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可选用a、c
3.(2020·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我国著名科学家中,主要贡献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是
A.袁隆平
B.侯德榜
C.张青莲
D.屠呦呦
4.(2020·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5.(2021·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张贴的是
A. B. C. D.
6.(2021·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用火与安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B.油锅着火时用水浇灭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7.(2021·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牛肉 B.土豆 C.黄瓜 D.菠菜
8.(2021·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木材
C.羊毛
D.塑料
9.(2021·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10.(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
B.图书档案起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大量浓氢氧化钠溶液
11.(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制作下列实验仪器或用品所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药匙 B.烧杯 C.铁架台 D.蒸发皿
12.(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
二、填空题
13.(2021·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氢气是最理想的高热值清洁能源,制取与贮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1)全球制氢工业中,不同原料制得的氢气比例如图1。目前氢气的最主要来源是______。
(2)2021年3月我国政府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从碳排放的角度看,由化石能源制得的氢气被称为“灰氢”,而电解水制得的氢气被称为“绿氢”的原因是_____。
(3)将制备的氢气直接加压贮存在贮氢罐中,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______。
(4)利用贮氢合金Mg2Cu通过化学反应贮存氢气如图2。在高温下通入氩气做保护气的目的是_____。该贮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4.(2021·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是常用的食品漂白剂。我国GB2760标准规定:使用Na2S2O4作食品漂白剂,最大使用量0.40 g/kg。回答以下问题:
(1)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Na2S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3)要制作200kg糖果,允许添加的Na2S2O4最大质量为_____g。
三、简答题
15.(2017·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作用。
(2)常用______检验水样是否属于硬水。 若为硬水,常采取______的方法降低硬度。
(3)炒菜时锅中的油起火燃烧,若向燃着的油锅里加水,不但不能灭火,还会使油滴飞溅出来燃烧更加剧烈,其原因是_______。正确的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
四、流程题
16.(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从盐湖中提取的某种矿物主要含有氯化钾,还有少量硫酸镁、氯化钙及不溶性杂质SiO2,从该矿物中提取氯化钾的流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向滤液Ⅱ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蒸发溶液得到氯化钾固体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油库、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的空气中弥漫着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应严禁烟火,符合题意;
B、明火附近避免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酒精有可燃性,极易燃烧,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C、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会引发癌症,煮熟也不能食用,因为蒸煮不能将其破坏,不符合题意;
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查看,因为开灯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燃燃气,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故选A。
2.D
【详解】A、用铁和稀盐酸制取氢气,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装置可选d或e,不符合题意;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应选c,不符合题意;
C、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可选c或e,不符合题意;
D、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可选c或e,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我国著名科学家中,主要贡献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是侯德榜,故选B。
4.C
【详解】A、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这样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更高,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无火焰,可以避免甲烷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爆炸的风险,也不易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还是甲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只是反应条件不同,消耗等质量的甲烷,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D、该反应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不会混有氮气等杂质,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分析】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面粉的粉尘,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粉尘发生爆炸。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需张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火灾时产生大量的浓烟往上飘,故逃生时弯腰前行,故选项说法正确;
B、油锅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查看,因为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D、煤火取暖时不能紧闭门窗,否则会产生一氧化碳,引起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7.A
【分析】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蛋类、奶类及制品、豆类及制品中。
【详解】A、牛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此选项正确;
B、土豆中主要含有淀粉,属于糖类,此选项错误;
C、黄瓜中富含有维生素,此选项错误;
D、菠菜中富含维生素,此选项错误。
故选A。
8.D
【详解】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B、木材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空气的气体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酸,下雨时形成酸雨;选B
10.C
【详解】A、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用明火检查天然气气是否泄漏,错误;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会对图书、档案造成损坏,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物体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火灾,错误;
C、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起到隔绝氧气及降低温度的作用,正确;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错误。故选C。
11.A
【详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
B、烧杯是玻璃仪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C、铁架台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D、蒸发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
12.D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由高粱、薯类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
13.(1)天然气
(2)水中不含碳元素,电解水不能生成含碳化合物,可实现零碳排放
(3)氢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4) 防止镁和铜高温下被氧化
【详解】(1)由图1可知,目前氢气的最主要来源是天然气;
(2)水中不含碳元素,电解水不会生成含碳化合物,可实现零碳排放,故电解水制得的氢气被称为“绿氢”;
(3)氢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受压后,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氢气能被压缩;
(4)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可防止镁和铜高温下被氧化;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Mg2Cu和氢气在高温、氩气的作用下反应生成MgH2和MgCu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1)+3
(2)174
(3)80
【详解】(1)Na元素的化合价为+1,O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S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即S元素的化合价为+3。
(2)Na2S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我国GB2760标准规定:使用Na2S2O4作食品漂白剂,最大使用量0.40 g/kg,所以要制作200kg糖果,允许添加的Na2S2O4最大质量为。
15. 乳化 肥皂水 煮沸 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 隔绝空气
【详解】(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若为硬水;天然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常采取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硬度;
(3)油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增大了油的燃烧面积,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盖上锅盖(或加大量青菜),隔绝氧气。
16. 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K2CO3 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分析】矿物加水过滤,得到二氧化硅和X溶液(溶质是硫酸镁、氯化钙)。X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的沉淀。过滤,得到滤渣Ⅰ(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和滤液Ⅰ(溶质是氢氧化钡、氯化钙)。滤液Ⅰ加入过量的Y溶液(碳酸钾),碳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的沉淀和氢氧化钾,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过滤,得到滤渣Ⅱ(主要成分是碳酸钡和碳酸钙)和滤液Ⅱ(氯化钾和氢氧化钾、碳酸钾)。氢氧化钾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晶体。
【详解】(1)由分析知,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2)由分析知,Y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钾,化学式为:K2CO3;
(3)向滤液Ⅱ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
(4)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