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部编版 历史(八上)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导入新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权力的实施作出怎样的规定?
实行三权分立: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袁世凯上台之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重要环节。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这中间的经过与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板书课题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新课标: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立足史料实证,梳理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史料实证)
立足史料实证,掌握孙中山领导的反抗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斗争史实;认识其失败的根源。(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立足家国情怀,知道军阀割据的史实,认识北洋军阀混战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危害。(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
时间轴
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法院
总统
国会
临时约法
司法
教育
农林
工商
陆军
财政
内务
外交
交通
海军
( 政 府 各 部 )
内阁
宋
责任内阁制
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签署才能生效。
宋教仁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是套在袁世凯头上的紧箍咒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背景:
历史解释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1、背景:
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时,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外交、内务、陆军、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都是他的亲信,由革命党人任总长的,只有当时人们称之为“冷衙门”的教育、农林、工商、司法四部。
1912年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起袁世凯恐慌。
捍卫
民主共和
建立
独裁统治
矛盾激化
刺杀宋教仁
①根本: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②直接:宋教仁遇刺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孙中山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限制总统权力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态,北方各省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数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宋案暴露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丑恶嘴脸。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后,全国舆论哗然,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史料实证
“宋教仁案”
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征得孙中山同意
在国会选举中占优势
袁世凯惊恐
宋教仁遇刺身亡
幕后黑手是袁世凯亲信
组成国民党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宋教仁案”影响: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
北洋政府之袁世凯——不择手段 排除异己
历史解释
2、时间:
3、过程:
4、结果:
1913年
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起义,黄兴在南京宣布独立。随后,广东、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7月底李烈钧从湖口败退,黄兴出走南京,各省取消独立,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知识拓展:“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民主共和
专制独裁
民主与独裁的较量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唯物史观
材料1:由于实力悬殊,革命派领导人勉强被动、松散软弱,名义上有革命派掌握的十几万军队良莠不齐,可靠和善战者屈指可数······战事又是在袁世凯做好准备,并首先发起进攻的被动局势下进行,因此,两个月后,二月革命即完全失败。
——刘强伦《辛亥革命应以癸丑“二次革命”为下限》
材料2: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只有李烈钧和黄兴分别在湖口和南京组织抵抗,稍晚一些时候,四川的国民党人也做了一些抵抗;而其余宣布独立的地区人采取观望态度。
答:①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斗争经验,力量不足;
②国民党准备不充分,袁世凯准备充足。
③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帝国主义大力支持袁世凯。
阅读下文,分析二次革命失败原因
“二次革命”的失败,让这位临时大总统失去了最后的制约。开始筹划权力集中。
视频播放:袁世凯复辟帝制
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结合教材,说一说袁世凯是如何一步一步复辟帝制的?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2)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1.谋正式总统
2.谋终身总统
3.谋帝制
下令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6日,第一届国徽选举民国第一届大总统。袁世凯的亲信梁士诒组织起数百人的“公民团”,围困国会会场,声言“不选袁世凯为大总统,不要想出去。”议员们投票两轮,袁世凯未能获得法定当选的票数。一直僵持到午夜,饥饿交困的议员们无可奈何,终于以多数票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公民团才一哄而散。
——王均《清末民初北京的政治风云》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身穿海陆空大元帅服,在紫荆城内的太和殿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位正式的大总统。
这个地点的选择说明了什么?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览统治权。
……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宜人赞襄之。
……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摘自《中华民国约法》
从材料中找出两部法律得到不同之处?
终身总统
总统……可以无限期竞选连任。此外,总统还有权提名继承人,这样保证了袁世凯的自身任期和将总统职位传给子孙的权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史料实证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思考:这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中日矛盾加剧。
激发中国人民反日爱国的斗争,加速袁世凯北洋政府的垮台。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为日本在一战期间独占中国提供了条件。
①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②对外: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接受 “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当事人曹汝霖回忆:“当时,我心感凄凉,有一种亲递降表的感觉”。国耻面前,凡国人当身同感受。”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与日本狼狈为奸,互相利用
历史解释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洪宪帝制”三部曲:
A.谋正式总统
B.谋终身总统
C.谋帝制
坐在龙椅上的袁世凯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3.谋帝制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袁世凯来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仪式按传统方式进行,袁世凯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称帝之野心昭然若揭。
史料实证
强迫国会选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 国民党
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修改总统选举法
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责任内阁制
总统制
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可指定继承人
皇帝
为实现皇帝梦, 接受“二十一条”
准备在元旦(1916年)举行登基大典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1.准备:
4.经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云南
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5.结果:
3.人物:
2.时间、地点: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梳理护国战争的史实,认识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的原因。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云南护国军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护国战争
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制
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称帝83天的袁世凯被迫宣告退位。6月6日病逝。
家国情怀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想一想?
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有何启示?
1.尽管袁世凯手握大权和北洋军,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
4.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的支持 。
袁世凯失败启示:
袁世凯失败原因: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唯物史观
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任何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护法运动
1.原因
2.目的
3.经过
4.结果
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
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
①南北军阀最终达成了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政府;
②1918年,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依靠军阀不可能实现“护法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在华相互争夺,扶植各自代理人。
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袁世凯死了,民国保住了,共和胜利,是不是一切都OK了?
请说说军阀割据军阀派系有哪些?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系、皖系、奉系军阀三大派系,
彼此之间长期割据混战。
2.导致中国军阀割据的原因?
目标导学四、军阀割据
军阀却是民国史上的一笔糊涂账。1912—1928年,中国的1400多个大小军阀发动了140余次地方性及省际战争。从袁世凯死去的1916年6月到1928年6月,有六个人成为国家元首,组成25个以上内阁。对此,李大钊的清算最是泼辣,他把当时的政治生活比作“宰猪场式的政治”,而军阀是吃人民“血肉骨头”的“文武豺狼”。
——孙德鹏《疲劳的颜色》
洋务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以冯国璋、曹锟为首,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地。
北洋军阀
直系军阀:英美
皖系军阀:日本
奉系军阀:日本
以段祺瑞为首,掌握北京政府,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
以张作霖为首,盘踞东北
其他各省:滇系(英美)军阀唐继尧占云南、贵州;桂系(英美)军阀陆荣廷占广东、广西
1.主要军阀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四、军阀割据
目标导学四、军阀割据
时空观念
(1)、基础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在方框内填写北洋军阀割据势力派系
北洋政府之袁世凯——身后余劫 分裂割据
(2)、思考探究
材料 军阀割据造成1914~1918年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4900多万亩,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
根据材料分析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使中国政治上分崩离析,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①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军阀纷争的影响
史料实证
争夺地盘
连年混战
破坏生产
民不聊生
依附列强
出卖国家
目标导学四、军阀割据
合作探究
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概括北洋军阀
统治时期的特点
政治:
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外因及特点
焦点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实质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拓展延伸
辛亥革命后,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有哪些?其结果如何?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议会斗争——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并武力镇压国民党;
(2)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
(3)护国运动——实现倒袁的目标,但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始终不能成为一支左右中国政局的力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你还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些时期也出现过军阀混战的现象?与之相比,北洋军阀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有何新特点?
东汉末黄巾之乱后、唐末安史之乱后、清末
北洋军阀混战新的特点:有了帝国主义的扶植与支持;
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等。
目标导学四、军阀割据
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能拯救中国的只有中国人民,而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点点的星火出现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时代里。
宋教仁案
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护法运动
革命派
北洋军阀
护国运动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2021年江西)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2.(2021年扬州)观察下图,该战争形势图所示的是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B
D
中考链接
3.(2022年山东东营)“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4. (2022年江苏盐城)下图是1918 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C
C
中考链接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