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12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整体世界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22·濮阳高三开学考)《世界探险史》指出:“这次探险对国王来说未必是一件亏本的事。……引起里斯本统治集团狂欢的原因当然不是达·伽马这次探险所带来的比较微薄的财政收益。”达·伽马的探险引起里斯本统治集团狂欢的原因是( )
A.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B.给葡萄牙王室带来丰厚利润
C.引起了葡萄牙的社会变革
D.为葡萄牙获取了大量殖民地
2.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的海上航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开通逐渐从梦想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公司开始着眼于这条航道的商业价值。下列航海家曾经为北极航道的开通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巴伦支 D.迪亚士
3.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大航海时代以澳门为中心的国际贸易航线
航线Ⅰ 澳门——马六甲(马来西亚)——果阿(印度)——里斯本(葡萄牙)
航线Ⅱ 澳门——长崎(日本)
航线Ⅲ 澳门——马尼拉(菲律宾)——阿卡普尔科(墨西哥)
航线Ⅳ 澳门——东南亚
A.已卷入世界经济贸易网络中
B.位居全球经济发展中心
C.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D.以澳门为唯一对外窗口
4.在中世纪的欧洲,胡椒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尤其是黑胡椒,甚至按颗来卖。如果要形容某个人富贵莫敌的话,就可以谑称他为“胡椒袋”。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
A.黑奴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 D.美洲大开发
5.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体的。公元2世纪,地理学家托勒密也把地球说成是一个球形。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者发现了这一学说,但仍有不少人表示怀疑。后来,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人类证明了这一学说的举措是( )
A.亚里士多德对北极星的观察
B.但丁长诗《神曲》对人世间的描述
C.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环球航行
D.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社会现象
6.(2022·泰安高三三模)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初期西方的“殖民活动一般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建立新家园;第二种是为当地的工商业发展指明方向,助力欧洲国家的扩张活动”。第二种情况最为典型的是( )
A.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
B.葡萄牙殖民者对亚洲的侵略
C.沙皇俄国对中国的侵略
D.英法等国对印度的侵略
7.1523年,法国人洗劫了西班牙宝船舰队,开启了加勒比地区的劫掠活动。西班牙竭力抵制其他欧洲国家染指此地,而英国则采用走私和海盗劫掠的方式来参与加勒比事务,引得各国纷纷效仿。这反映出该时期( )
A.商业战争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方式
B.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建立
C.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走向制度化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8.据学者统计,在1820年到1870年间,英国工业占世界工业的比重由50%持续下降到32%;同一时期,英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27%下降到25%。据此可知英国( )
A.工业进程发展缓慢
B.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世界竞争力仍较强
D.世界经济影响下降
9.1846年,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廉价粮食的竞争压力,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器陆续出现。英国兰索姆梅公司除有搅土器、打禾机之外,还制造了300多种各式各样的犁。到1870年,英国的农业产量增加了一倍。这反映了( )
A.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B.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
C.工业时代英国发明创造很多
D.工业化和贸易自由推动农业发展
10.(2022·临沂高三二模)1682年,法国人帕潘从他发明的高压锅中获得灵感,设计了第一台蒸汽机模型,并建议将其运用到矿山抽水、开动船只等领域。然而,这一构想在当时无人问津。一百年后,一个叫瓦特的苏格兰人在资本大鳄的倾囊赞助下改良蒸汽机成功,他的机器在英国受到争相追捧。造成这两种发明命运迥然不同的原因是( )
A.海外市场规模大小不同
B.人文思想传播范围不同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基督教会影响力度不同
11.19世纪8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首创了工业实验室。该实验室采用科技专家的方法,发明了重油裂解和管道运输等技术,使洛克菲勒财团的资产在1913年占美国资产的13%,有组织的实验活动逐渐取代了工匠发明的传统。工业实验室的出现( )
A.推动了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
B.反映出资本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C.使传统工匠焕发出新的活力
D.提升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影响力
12.(2022·成都高三三模)16世纪中期,西班牙人主导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辟了墨西哥与中国之间的跨太平洋商业通道,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美国发展了对华动物毛皮贸易和檀香木贸易这一跨太平洋国际贸易。这两条贸易通道的开辟( )
A.巩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B.适应了欧美国家商品输出的需要
C.缩小了拉美与北美经济发展的差距
D.促进了全球新兴贸易网络的发展
13.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工厂法,要求工厂的车间必须有通风和定期的消毒等卫生条件,规定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工厂还要负责童工的生活起居和文化教育。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尽可能缓和社会矛盾
B.议会改革成效显著
C.重视维护工人的利益
D.已发展为世界工厂
14.(2022·北京西城高三二模)19世纪70年代,英国为获得在本土和殖民地建设铁路所需的枕木,在印度伐木的速度超过其自然恢复的速度。1878年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对此较为全面的评价是( )
A.工业时代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B.英国为推动本国工业化和加强殖民统治而掠夺印度资源
C.英国意在将先进环保理念引入印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D.英国掠夺式开采印度森林资源,同时又带来先进的理念
15.(2022·北京东城高三二模)下面漫画创作于1904年。画中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右肩扛着大棒,左手牵着美国军舰,腰间配着枪和刀,光着脚在加勒比海巡游,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环绕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和城市是墨西哥、巴拿马、委内瑞拉、古巴和圣多明各(多米尼加首都)。该漫画意在表明( )
A.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统治宣告结束
B.独立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加勒比海地区
C.拉丁美洲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美国利用武力干涉拉丁美洲国家事务
二、非选择题
16.19世纪80年代,欧洲殖民者展开了瓜分非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控制的皇家尼日尔公司起草了所谓“标准条约”,这是一种填空文件,交由尼日利亚的部落首领填写。获得帝国委任的特许公司——皇家尼日尔公司,在攫取权益后,再交给英国政府。以下是文件主体内容。
我们,________的酋长,意在使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条件更好,从今天开始,永远将我们在______的全部土地割让给皇家尼日尔公司。
我们也给予皇家尼日尔公司全部的权力以在我们国家的任何部分进行采矿、耕种和建设。
我们也给予皇家尼日尔公司全部的权力去解决由于任何原因而出现的本国纠纷,我们宣誓如果没有皇家尼日尔公司的批准,不会与其他部落之间发生战争。
除非皇家尼日尔公司允许,我们约束自身不去与任何陌生人或外来者进行交流。
皇家尼日尔公司约束自身,不干涉本国的本土法律和习俗。也绝不干涉有序的和良好的政府的运作。
皇家尼日尔公司同意因他们需要的有关土地向本地的土地所有者支付合理的金额。
皇家尼日尔公司保护上述酋长免受邻近部落的攻击。
(酋长、翻译等人的签字)
本条约一式三份,188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14年,非洲被瓜分完毕。下图为各国在非洲殖民地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比例。
——据刘猛《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1)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说明其对研究当时英国殖民活动有哪些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强瓜分非洲的影响。
17.(2022·青岛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
人物 兴起 主要内容
泰罗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规定每天的工作量,这种工作量是以第一流的工人的高工作效率作为基准的;为了使工人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将工具、机械、材料以及工作环境加以标准化;工作任务完成,给予较高的报酬,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作任务完不成,则给予较低的报酬或课以罚款
梅约 20世纪40—60年代 强调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重视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要从人的行为本性中激发出动力;主张对职工采用一套笼络感情的管理办法,进行精神和物质收买
卡斯特 20世纪70年代 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把一个企业看成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即系统。在权衡比较时,要注意从系统的全局和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同时注意情况的发展变化对各种方案的影响
——摘编自洪君彦《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的由来与发展及其代表性著作》
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
1.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达·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里库特,因此达·伽马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A项正确。]
2.C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巴伦支是荷兰探险家、航海家。他生活在荷兰拥有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时代。在阿姆斯特丹商会的支持下,巴伦支一生致力于开拓通过北冰洋的欧亚东北航道,C项正确;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迪亚士抵达今天非洲南端的好望角,A、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3.A [表格主要反映了大航海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通过澳门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联系,A项正确;B、D两项表述太过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没有具体数据对比,无法得出“出超”的结论,排除C项。]
4.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流通,B项正确;黑奴贸易以贩卖非洲黑人为主,A项排除;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要贸易内容,C项排除;欧洲的胡椒主要从亚洲进口,与美洲无关,D项排除。]
5.C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们大都相信地圆学说。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人类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说法,C项正确。]
6.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等国入侵印度,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当地生产方式的进步,有助于当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将印度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殖民地,助力了欧洲国家的进一步扩张,D项正确。]
7.D [据题意可知,英法竭力染指加勒比事务,而西班牙则竭力维护其在加勒比的事务,说明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D项正确;法国洗劫西班牙宝船舰队不属于商业战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殖民国家之间的竞争,而非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走向制度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排除C项。]
8.C [通过材料可知英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比较平稳,排除A项;英国虽然占世界工业的比重下降,但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仍然很高,英国直到二战结束后,才失去霸主地位,排除B项;通过英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可知,英国对世界的经济仍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排除D项。]
9.D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廉价粮食的竞争压力,被迫改进农业技术,开始摆脱人力和畜力,转向动力机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反映了工业化和贸易自由推动农业发展,D项正确。]
10.C [根据材料可知,法国人帕潘于1682年设计了第一台蒸汽机模型,“这一构想在当时无人问津”。但是一百年之后,在一个“资本大鳄”的“倾囊赞助”之下,瓦特成功地改良了蒸汽机,说明瓦特改良蒸汽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材料所述两个现象“迥然不同”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C项正确。]
11.B [根据“19世纪8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有组织的实验活动”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垄断组织投资工业实验室,用以推动技术创新和增加收益,资本和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B项正确;19世纪70年代,内燃机已经发明,A项时间不符,排除;传统工匠不能参与新技术研发,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为工业资产阶级而非商业资产阶级,排除D项。]
12.D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与美国开辟的对华动物毛皮贸易和檀香木贸易这一跨太平洋国际贸易都是跨大洲贸易,是全球贸易的一部分,促进了全球新兴贸易网络的发展,D项正确。]
13.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2年即工业革命进程中,受工人运动影响,英国议会制定工厂法,规范工厂车间的通风、消毒、工人工时和童工管理等,这一做法有利于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反映出英国政府在努力缓和社会矛盾,A项正确;只有一项法律的部分内容,不能说明议会改革成效显著,排除B项;在工人运动推动下制定工厂法,不能说明英国政府重视维护工人利益,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英国工业生产能力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排除D项。]
14.D [英国在印度无节制地砍伐破坏了印度的森林资源,在此背景下,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这说明英国掠夺式开采印度森林资源,同时又带来先进的理念,D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忽视了英国提出的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进步性,排除;英国意在长期殖民印度,排除C项。]
15.D [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仰仗其科技优势使经济迅速发展,其垄断组织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投资场所,这推动了罗斯福政府对拉美地区的扩张,D项正确;19世纪20年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统治就已宣告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独立运动,排除B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C项。]
16.(1)从材料来源来看,材料一为殖民者与当地统治者所签条约的原文,是研究英国在非洲殖民活动的一手史料。
皇家尼日尔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做出的承诺等,可用于研究英国殖民活动的特点及手段;有关皇家尼日尔公司获得权力的条文,可用于研究英国殖民活动的目的。
(2)从给非洲带来灾难的角度作答。( 如答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亦可。)从激化了非洲与殖民国家之间矛盾的角度作答。从激化了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角度作答。
17.发展变化:管理对象:由重视物到重视人,逐渐重视职工的心理需求;管理方式:由注重标准化、精细化到注重整体、全局的管理。
解读:随着生产的发展(垄断组织、跨国公司),科学的进步(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劳资矛盾的加深,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发展。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基础上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该变化,一方面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缓和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它没有改变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其本质都是为资本家追求最大限度利润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