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选必2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选必2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7 21:4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错误
2、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成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这说明(  )
A.农业起源中心的多元性
B.农业的起源具有一致性
C.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相同
D.原始农业历史悠久
3、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
“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B.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
4、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各项具体劳动如动物的繁殖、饲养和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更是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这说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
A.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B.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
C.加速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D.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
5、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6、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
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7、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  )
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
8、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其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皇后高雅的品饮表率,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这说明(  )
A.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B.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
C.饮茶成为欧洲人的一种时尚追求
D.国民对茶叶的依赖日益增强
9、1500年,亚欧大陆从鼠疫的折磨中复苏,世界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到1700年,人口达到6.1亿;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粮食作物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交换
C.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D.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10、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仍然保守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各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据此可知 ( )
A.耕作方式深受家庭影响
B.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
C.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分化
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11、据统计,我国汉代栽培的蔬菜有 21 种,魏晋时期增加到 35 种,至清代进一步增至 176种,如南瓜、辣椒、番茄、菜豆、洋葱等。这一剧变是因为(  )
A.食物结构的变化
B.新航路的开辟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丝绸之路的畅通
12、如图为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  )
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
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
13、下图为我国某地四个家庭农场2008—2011年面积变化示意图。由此可以推知(  )
A.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了新趋向
B.农业生产日趋走向集约化经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被淘汰
D.多元经营更能解放农村劳动力
14、“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这种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  )
A.彻底解决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B.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水产品质量
C.有利于实现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
D.解决了当前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
15、2019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许多省市也出台冷链物流政策和规划,把发展冷链物流提升到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升级等息息相关的层面。这反映出(  )
A.冷链行业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
B.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变化
C.冷链市场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D.国家启动冷链物流产业整体布局
16、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  )
A.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B.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
C.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
D.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农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亦是如此。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8分)
18、(14分)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铭砖刻文有“东门从南第廿三行从西第五窖
苏州通天二年租糙米白多一万三××十五石耗在内押仓使孙亮 监仓御史陆庆”
——在洛阳出土的隋唐时期含嘉仓的铭砖
凡凿窖、置屋,皆铭砖为庾斛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又立牌如其铭焉。
——《唐六典》
材料二 《贞观政要》有言“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全唐文》载:“如时当大稔,事至伤农,则优与价钱,广其籴数;谷若稍贵,籴亦便停。所余少多,与年上下,准平谷价,恒使得中。”《唐律疏议》规定:“诸仓库及积聚财物,安置不如法,若暴凉不以时,致有损败者,计所损败坐赃论,州、县以长官为首,监、署等亦准此。”
——据《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一,据此能够确认的史实有哪些?并说明这两则史料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举措,据此可得到哪些启示?(8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棉花种植。《农书》记载,棉花“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元以后,历代统治者积极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万历时,织工创造出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湿气纺织”,因而织出了高质量的棉布。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
——摘编自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二 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到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准确地描述道,这个行业“在规模和效用上没有任何其他制造业可以比拟”。……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美国向英国出口的棉花数量迅速增长。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或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得,或通过武力逼迫美洲印第安人获得,这些土地都非常适宜棉花种植。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
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以来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纺织原料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后棉花种植推广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和美国成为棉花帝国的相同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棉花帝国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
时间 地区 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 备注
14世纪 欧洲 食物主要以小麦、大麦和裸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 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多次肆虐,欧洲人口迅速减少
16世纪 欧洲、 亚洲 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 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
19世纪 欧美 地区 出现罐装食品、防腐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大发展 186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欧美 地区 出现巧克力棒、人造奶油、高汤等美味食品 190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联邦食品与药品法》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世界 范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快餐食品。非洲出现粮食危机,西欧出现食物生产过剩 1974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宣言》《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欧盟于2002年出台了《欧盟食品》
——据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等
上表反映了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根据材料“《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可知,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夏小正》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故B项正确;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并非没有价值,故A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夏小正》研究角度不同产生认识差异,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A
解析:材料说明农业起源有多个中心,即多元性,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均错误;D项不是材料主旨。
3、A
解析:两汉时期的文献中“身率妻子”“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等,体现了当时农民个体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在春秋战国已确立,排除D项。
4、D
解析:据材料“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各项具体劳动……更是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可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的食物供应、人口的快速增长等相关信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5、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是重要社交场所,与“权力”有关,这反映了玉米生产对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实行直接民主”“注重集体活动”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B、D两项。
6、C
解析:该学者研究角度是社会发展和分层,然后对比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指出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的食物结构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目的在于以此说明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C项正确;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不符,A项错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B项错误;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与学者的研究角度不符,D项错误。
7、A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深受洪水泛滥之害,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A正确;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B、D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8、A
解析:据“1662年”可知此时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并未体现世界联系的加强,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葡萄牙公主一人的行为,不能证明饮茶成为欧洲人的时尚追求,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葡萄牙公主一人的行为,不能证明国民对茶叶的依赖日益增强,排除D项。
9、B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此时正值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美洲的高产作物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基础,故选B项;殖民扩张并不能直接推动人口增长,更多的是造成人口锐减,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时期,医疗卫生条件并未得到太大的改善,排除C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排除D项。
10、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阶级的分化源于财产的差异,而财产的差异又导致了共产制家庭公社的解体,C正确;材料表明财产的差异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A错误;“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与材料内容不符,B错误;材料侧重于阐明财产差异导致阶级分化,而非强调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D错误。
11、B
解析:明清时期我国栽培的蔬菜品种急剧增加,出现了原产美洲的南瓜、辣椒、番茄等,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全球性物种交流,故选B项;食物结构的变化是蔬菜栽培品种增多的影响,不是原因,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明清时期蔬菜栽培品种迅速增多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C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丝绸之路贸易全面走向衰落,排除D项。
12、B
解析:题目立意:本题以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精确农业”的特点,同时也考查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从图中的“信息”“电子”“GPS”“决策支持系统”等关键词可看出,“精确农业”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战备技术而“精确”,这是在对数字信息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B正确;从图中的“决策”“气象信息”“电子图”“技术评估”等信息可以看出,“精确农业”从根本上还需要人来操作,故A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C错误;题干及图中未涉及农作物的种植类型,故D错误。
13、B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四个家庭农场的规模均在扩大,这说明伴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我国的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故B项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自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已逐渐消失,故A项错误;家庭农场是当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新形式,故C项错误;图中没有涉及多元经营,故D项错误。
14、C
解析:与传统的水产养殖相比,“渔光一体”模式下,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有利于实现养殖和发电的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C正确;“渔光一体”模式并不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A错误;渔光一体模式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无关,B错误;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轻但不能解决我国的雾霾问题,D错误。
15、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级政府支持冷链物流发展,体现了冷链市场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故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冷链行业的监管力度,故A项错误;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主式是大型农场、养殖场,故B项错误;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故D错误。
16、A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食品安全法的修正案反映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故选A项;材料只是用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并未反映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国家重视食品安全生产,无法反映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排除C项;据材料“修正案”可知国家早就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排除D项。
17、答案(1)特点:
种类多: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畜禽类;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以食物为主;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中国人地矛盾突出;高产且不拘土壤与地形。
影响: 积极: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消极: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18、答案:(1)史实:对粮仓的储藏数量、时间、相关责任人等重要信息,刻在砖上,砖置于仓中。
史料价值:出土的含嘉仓铭砖是研究唐朝社会经济的实物史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唐六典》是文献史料,属二手史料,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2)举措:减轻赋税,保障农时;重视粮食储备,广建粮仓;准平粮价,调控粮食价格;用法律规范粮仓管理。(答出3点即可)启示:重视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升国家对粮食的调控能力,建立完整的粮食仓储体系。
19、答案:(1)原因:棉花在种植和保暖方面的优越性;统治者的重视与政府的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与创新。
影响:使棉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推动了棉纺织业的进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税收政策的转型。
(2)相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水平;进行殖民扩张,侵略掠夺;开拓市场;发展奴隶贸易和奴隶劳动。
影响:推动了近代棉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速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流动;进一步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加大了对亚非拉地区的经济掠夺。
20、解析:根据题干中地区一列和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一列中的变化情况,如16世纪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由此可得出:人类食物由原产地区域消费为主转向全球交流。论证过程可以结合16世纪的时代特征,尤其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论证如下,16世纪以前,人类处于相对分散、彼此隔离的状态,各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对较少,人类食物以原产地消费为主。16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各大洲的食物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可见,人类食品产地的变化,反映了16世纪以来的全球化进程。
答案:示例1:人类食物由原产地区域消费为主转向全球交流。(2分)
16世纪以前,人类处于相对分散、彼此隔离的状态,各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对较少,人类食物以原产地消费为主。16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各大洲的食物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可见,人类食品产地的变化,反映了16世纪以来的全球化进程。(10分)
示例2:食品生产工业化趋势明显。(2分)
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处于以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文明阶段,农牧业提供的初级农产品是主要生活资料,人类饮食依赖于传统农牧业和手工生产。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逐渐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传统农牧业也向近代转型,经过工业加工的食品日益普及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可见,工业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生产的发展。(10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如:人类食品由偏重产量和美味到注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由一国重视到多国联动协调;人类饮食逐渐向追求卫生、营养和便捷发展;粮食危机逐渐引起全球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