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8 10: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语文
【设计意图】
本文是篇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言文具有极高的文化、教育、艺术审美价值。了解青史留名的优秀人物,回顾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就好像在品读一本本好书。读文言也就好似在和古人交流,对学生的思想也有所启迪。
【文本解读】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王戎儿时通过仔细观察路边李树多子折枝的现象后冷静分析推断出此李必是苦李的故事。“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自此文。我们要学习王戎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依据生活的现象进行合理地推理、判断,防止谬误。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知道可以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等方式学习文言文,对如何读好文言文句中的停顿,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
本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练习读好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意的停顿。让学生结合注释,了解文言的意思,自主练习,能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竞、尝”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善于思考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善于思考的人物形象。
【教法学法】
1、教法:启发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说话训练法。
2、学法: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运用
一、 引 入 故 事 1、猜图识故事。引入主题 2、学习“戎”。强调笔画:斜钩要舒展。 3、读题 (1)指名。发现古文根据意思来断句 (2)齐读 (3)补充王戎资料 4、解题。点名人物和事件 1、学生根据图说出所学过的小古文。 2、学生观察“戎”的重点笔画,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3、学生读题目,发现可以根据意思来断句。全班齐读,学习“王戎”的资料。 4、学生理解题目,知道题目是由名字和事件组成的。 利用希沃白板出示图片加蒙层功能,通过擦拭,擦出答案,有利于激起学生兴趣。
二、 初 读 故 事 (一)读准读通 1、读准字音 2、指名,正音。“竞走”后鼻音。“诸”翘舌音。多音字“折”要特别注意。 3、齐读。 (二)读出节奏 1、自主试读。初步掌握语感节奏 2、指名读。评价读出正确的节奏 3、师范读,引领示范,学生再读 4、齐读,读出韵味 1、学生自由读小古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齐读容易读错的字:“竞走、诸、折” 3、齐读小古文。 4、学生自主试读,读出节奏。 5、认真倾听,读准正确节奏 6、听老师范读,再读 7、置身情境,读出韵味 使用希沃白板里动画路径,创设逼真情景,出示无标点古文,激发学生朗诵兴趣。
三、 读 懂 故 事 1、借助注释大胆猜意思,理解课文,标出不懂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一说。 2、同桌讨论。学生汇报 3、相机理解“诸”“多子折枝”“竞走” (1)理解“诸” (2)理解“多子折枝” (3)理解“竞走”,感受古今异义的不同。 (4)聚焦“之” 感受三个“之”的不同意思 课堂活动 出示课堂游戏 1、思考后与并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自由发言。 3、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理解字词意思。 思考三个“之”的意思。 4、学生参与活动:分组竞争 播放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多子折枝的情景,便于理解设置课堂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检测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程度,既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节奏,又巩固了知识。
四、 复 述 故 事 1、出示思维导图,讲好故事。 2、小组合作讲故事,相机点评。 3、小组代表展示,相机点评。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自由复述故事 2、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讲好故事。 3、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使用希沃白板里的思维导图,罗列讲故事的要点,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感 受 人 物 形 象 1、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的意思 2、你想对王戎说些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王戎的善于思考、观察。 1、思考并回答 2、说说自己对王戎的评价。 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讲身边的“王戎” 利用希沃白板 5中蒙层功能,增加知识学习的神秘感,很好地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猜测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六、 推 荐 阅 读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联系单元课文,推荐读历史人物故事。 1、学生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展示图片了解《世说新语》内容,激起阅读兴趣。
板 书 设 计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诸小儿: 竞走取之 王戎:不动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