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带上她的眼睛》同步练习 (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4.《带上她的眼睛》同步练习 (1)(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9 08:30: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带上她的眼睛》同步练习
单选题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蒙眬(lóng) 凸现(tū) 跃动(yào) B. 铁镍(niè) 隐没(mò) 心有灵犀(xī)
C. 湖泊(bō) 拍摄(shè) 覆盖(fù) D. 高频(píng) 点缀(zhuì) 闲暇(xiá)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娇小 度假 懒腰 安慰 B. 脆弱 吟唱 压抑 刺目
C. 蔚篮 凝固 寂寞 警报 D. 循环 笼罩 地狱 孤零零
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长期压抑在心头的悲愤, 这时一下子全爆发出来了。
B. 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大地,我们的眼前呈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C. 我还没说,他就知道了我的意思,真是心有灵犀啊!
D. 应我的邀请,姑姑一家不期而至,这让爸爸高兴得合不拢嘴。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B. 6月23日,随着总指挥“点火!”一声令下,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升空。
C.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D. 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5.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受到热烈欢迎,对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C. 在“每天都不一样”的今天,能否鲜明地提示出时代特征是判定一部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 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的问题。
6.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它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B. 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C. 本文的一大特点是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D. 作者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出人意料,引人入胜,但不合情理。
二、综合性学习
7. 班级开展“漫话探险”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从古到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自然界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秘密。请你举出一位著名的探险家, 并简要说说他的贡献。
答:
(2)学校准备在今年暑期举办生存夏令营活动,现招聘志愿者前往挑战。挑战地方有荒岛、荒山、荒漠、荒原等。到时候只许带极少量的食品和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请你作为招聘小组的成员,就应聘成员选择的挑战地方设计两个面试的问题。(挑战地点自选)
答:
(3)小明同学读书喜欢写读书摘记,下面是他没有完成的读书摘记卡,请你帮他完成。

读书摘记卡
主题 探险 时间 2019.3.12 编号 007
摘录: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 己, 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茨威格《 》 随感:在与南极险恶环境的搏斗中,斯科特们的身体倒下
了, 但心灵却经受考验。正如海明威所说: 一个人可以被毁
灭, 但不能被打败。
摘录: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海工作!固 然他的命运是离奇古怪的,但他也是崇高伟大的。 —— 随感:为了追求正义, (人名)开始了海底旅行, “搁浅珊瑚礁”“ ”等一系列历险,证明了他是 机智无畏的斗士。他的确“崇高伟大”!
三、现代文阅读
8. 带上她的眼睛(节选)
①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②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③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④“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⑤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⑥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⑦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⑧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⑨“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⑩“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2) 请根据第③段概括一下传感眼镜的功能。
(3) 第⑦段主要对“她”进行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 第 段中为什么说:“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5) 读了节选部分的文字,你对周围事物的态度有怎样的改变?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9. 海底森林(节选)
凡尔纳
①我们到底走到森林的边缘了,这可能是尼摩船长的广大领土中最美好的一处。他把森林看作他的,他把森林的所有权归他自己,像世界开辟的时候,最初出现的一批人霸占所有权一样。其实,又有谁能够跟他争这海底财产的所有权呢?哪有比他更大胆的开荒者,手拿着斧子,敢来这里砍伐荆棘,开垦田地呢?
②这森林中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当我们走到树林中间阔大的拱形枝干之下,我的眼光首先就被林中树枝排列的奇特形状所吸引。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种形状我从来没有看见过。
③林中地上并没有生长什么草,小树上丛生的枝杈没有一根向外蔓延,也不弯曲垂下,也不向横的方面伸展。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般。海带和水藻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而且,这些水草又是静止不动的,当我用手分开它们的时候,一放手,它们立即回复原来的笔直状态。这林子简直就是垂直线的世界。
④不久我便看惯了这种古怪的形状,同时也习惯了我们四周的相对的黑暗环境。林中地上随处有尖利的石块,很不容易躲开。海底植物,据我看,在这里是应有尽有了,就是由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过渡,科学发展过程就是范式不断,比产量较少的南北两极地带或热带区域,可能更为丰富。不过,在几分钟内,我不知不觉地把动植物两类混淆起来,把植虫动物当作水产植物,把动物当作植物。本来,谁能不弄错呢?在海底下,动物界和植物界是十分接近的。
⑤我观察到,所有这里的植物界产品,跟土壤只是表面上连接起来。它们没有根,支持它们的不管是固体,是沙,是贝,是甲壳或石子,都没有什么影响,它们所要求的只是一个支点,而不是借以生长的力量。这些植物只是自己发展起来,它们生存的唯一资源就是那维持它们和滋养它们的海水。它们大部分不长叶子,只长出奇形怪状的小片,表面的色彩很有限,只有玫瑰红、洋红、青绿、青黄、灰褐、古铜等颜色。我在这里又看到的,不是像在诺第留斯号船上风干的标本,而是活生生的,似乎迎风招展地作扇子般展开的孔雀彩贝,大红的陶瓷贝,伸长像可食的嫩笋一样的片形贝。细长柔软,一直长到15米高的古铜藻,茎在顶上长大的一束瓶形水草,以及其他许多的海产植物,通通没有花。一位很风趣的生物学家曾说过:“动物类开花,植物类不开花,大海真是奇异例外的环境,古怪新奇的自然!”
⑥在这些像温带树木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在它们的湿润的阴影下面,遍生着带有生动花朵的真正丛林。植虫动物的篱笆行列,上面像花一般开放出弯曲条纹的脑纹状珊瑚,触须透明的黑黄石竹珊瑚,草地上一堆一堆的石花珊瑚——为了使这个幻觉完整无缺——又有蝇鱼,它们像成群的蜂雀,从这枝飞到那枝,至于两腮耸起、鳞甲尖利的麦虫鱼、飞鱼、单鳍鱼,那简直就像一群鹌鹑,在我们脚下跳来跳去。
⑦到1点钟左右,尼摩船长发出暂时休息的信号。在我来说,我很高兴能休息一下,我们于是在一个海草华盖下面躺下来,这海草的细长枝条像箭一般直插着。
(1) 作者想象中的海底森林有哪些奇特之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请结合原文,说说为什么海底的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
(3)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4) 第⑥段画线句说“遍生着带有生动花朵的真正丛林”,请说说这“真正丛林”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5) 选文中的语言既准确又生动,请从第⑤段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A项,“跃”应读“yuè”;C项,“泊”应读“pō”;D项,“频”应读“pín”。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解答】
C“蔚篮”应为“蔚蓝”。
3.【答案】D
【解析】“不期而至”的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用在句中与前面的“应我的邀请”矛盾。
4.【答案】A
【解析】句中的“月光”是音乐作品名称,应加书名号。
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
A.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对这部影片”前加“人们”或“观众”;
BCD.正确。
故选A。
6.【答案】D
【解析】最后的谜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中有多处描写为后面的真相埋下了伏笔,使小说的情节更为严谨,给读者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7.【答案】 (1)(示例)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1521年3月, 船队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因介入岛上的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船队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圆说是正确的,为人们地理知识范围的扩大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示例1)你在沙漠中如何辨别方向
在沙漠中你如何获得水
(示例2)你在荒岛上如何寻找淡水
在荒岛中你如何获得食物
(3)伟大的悲剧 海底两万里 尼摩(尼摩船长) 遭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被章鱼袭击, 等等)
【解析】 (1)可从哥伦布、麦哲伦、南森、阿蒙森、斯科特、郑和等众多人物中任选一个, 简述他们的主要事迹即可。
(2)根据选定的挑战地点,设计的问题合乎要求即可。
(3)阅读有关探险的名著,积累文学常识,了解主要人物及相关的故事情节,从中感悟到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可。
8.【答案】【小题1】我带着她的眼睛经过草原,她很欣喜、很珍爱。
【小题2】(1)一个人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2)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小题3】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看到花儿的欣喜而对花儿的珍爱,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小题4】 因为她身陷地心,看不到地球上的事物,而且面临死亡,所以对地球上看似平凡普通的东西都特别喜欢、珍爱。这表现了她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小题5】失去才会懂得珍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才能收获最大的幸福。(结合实际略。)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做这类题型,考生要通读全文,明了文章大意,再根据题干的提示,有针对性地精读全文,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内容的方法主要有:段意合并法、分析比较法、文意拓展法、问题串联法、概括要素法等。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过渡性语句,概括要完整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是:我带着她的眼睛经过草原,她很欣喜、很珍爱。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做这类题型,考生要通读全文,明了文章大意,再根据题干的提示,有针对性地精读相关段落,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传感眼镜的功能。概括内容的方法主要有:段意合并法、分析比较法、文意拓展法、问题串联法、概括要素法等。注意概括要完整简要。 根据分析概括,传感眼镜的功能有:(1)一个人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2)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3.
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描写的掌握能力,考查人物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主要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答题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句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句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时,需要整体感知文意,揣摩字词在文中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所传达的情感。根据上下文可知,第⑦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看到花儿的欣喜而对花儿的珍爱,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做这类题型,考生要通读全文,明了文章大意,再根据题干的提示,有针对性地精读全文,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内容的方法主要有:段意合并法、分析比较法、文意拓展法、问题串联法、概括要素法等。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过渡性语句,概括要完整简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有针对性地精读文章后,可知因为她身陷地心,看不到地球上的事物,而且面临死亡,所以对地球上看似平凡普通的东西都特别喜欢、珍爱。这表现了她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5.
本文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结合实际谈感悟的能力。解答本来题目,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悟、心得、收获、启示。语言表达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要注意自己的身分,掌握说话的分寸,做到恰到好处,还要注意用词的恰当。答题时要围绕”失去才会懂得珍惜。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才能收获最大的幸福“来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9.【答案】【小题1】 (1)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2)动植物类非常接近。
【小题2】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
【小题3】反问,加强语气,突出海底的动物类和植物类十分接近,人们容易弄错。
【小题4】脑纹状珊瑚、黑黄石竹珊瑚、石花珊瑚、蝇鱼、麦虫鱼、飞鱼、单鳍鱼等。
【小题5】准确:如“它们大部分不长叶子,只长出奇形怪状的小片”,“大部分”意思是很多但不是全部,说明海底植物大多不长叶子,但并不是全部都不长,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似乎迎风招展地作扇子般展开的孔雀彩贝”,“扇子般展开”用了比喻,“迎风招展”等词具有动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孔雀彩贝的形状和状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信息整合与归纳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相关段落,然后有中心句的找到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找到关键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归纳。阅读原文内容,本题答案示例如下: (1)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2)动植物类非常接近。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应该先确定说明对象,然后通读全文,找中心句,如果没有,需要准确概括各段内容,最后进行归纳整理,用规范的语言简洁作答。本题海底的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的原因是: 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
3.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的把握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适当做练习加以巩固。本题考查反问的作用,反问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等。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海底的动物类和植物类十分接近,人们容易弄错。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真正丛林”往往指代前文的内容,答题时可到其前文去找答案。找到之后,用替代法进行验证,即用找到的语句替换代词,读一读是否通顺准确。只有通顺准确的答案才是最准确的。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真正丛林”在文中具体指 脑纹状珊瑚、黑黄石竹珊瑚、石花珊瑚、蝇鱼、麦虫鱼、飞鱼、单鳍鱼等。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把握能力。首先阅读原文,判断语言特点(准确性或生动性);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或相关语句,从用词或说明方法的作用角度具体分析。本题答案示例如下: 准确:如“它们大部分不长叶子,只长出奇形怪状的小片”,“大部分”意思是很多但不是全部,说明海底植物大多不长叶子,但并不是全部都不长,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似乎迎风招展地作扇子般展开的孔雀彩贝”,“扇子般展开”用了比喻,“迎风招展”等词具有动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孔雀彩贝的形状和状态。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