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8 07: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意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
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1.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颔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评它“把悲秋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请赏析一下这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初夏江村
高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吴淞青丘乡间隐居时。②纬车:缫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3.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
魏了翁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4.两首诗三、四句均写到诗人读《周易》入神,但意境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5.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通过意象营造的意境上有何不同?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夏行平水①道中
陆游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市桥压担莼②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
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注】①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②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6.诗中颈联“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城独望
马戴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7.颈联用了“河滩”“胡雁”“戎垒”“汉鼙”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上谣
林希逸①
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
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
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
野鸡伏卵似养丹②,睡鸭栖芦如入定。
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如散圣。
无人独赋溪山谣,山能远和溪能听。
【注】①林希逸,是南宋有名的山水画家。②养丹,道士静候金丹炼成。
8.这首诗创造幽静的意境颇为精妙,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创造这一意境的?
答案
1.用晚潮、落日、啼鸦、戍堞等意象,营造了萧索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时光易逝、仕途多艰、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家国动荡的担忧之情。
2.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望;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有“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
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面对一枯一荣的落木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沉郁悲凉的对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
3.①诗人借江边悠闲漫步,见到野鸭浮游荷叶翻滚、燕子翻飞桐花拂动、渔船靠岸,听到缫车鸣响、蛙声阵阵,营造出江南水乡初夏清幽秀美、充满生机意境。②诗人赞美和热爱美好的农村景色和生活,同时表现出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闲适。
4.①魏诗后两句用梅花、明月营造高洁、清雅的读书意境,用屋檐滴水的声音衬托入神读书的安静环境。②叶诗后两句以小窗闲坐和不知春光逝去来表现读《周易》入神,描绘出一幅悠闲安静、专注入迷的读书画面。
5.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 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61.①滞留他乡、思归不得的惆怅(归乡的渴望)。首联写眺望故乡的路,尾联写诗人病后思归,遥想故园菊花又开,而自己却辜负了回乡赏花之约,心头更觉怅惘。
②凄凉落寞之感。秋风萧瑟,侵入发肤,让诗人心中倍感凄凉。
③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第三联鸦投古刹、落日余晖和诗歌末句写秋风吹白了霜鬓,都透漏出诗人的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惆怅。
6.选取了水、林、莺、草、蝶等意象。构成了初夏季节莺语声声,蝴蝶翻飞的充满生机、热闹美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7.“河滩”“胡雁”描绘了胡雁落在荒凉的河滩上的景象,“戎垒”“汉鼙”描绘了一阵阵动人心魄的鼙鼓之声从军营里传出的景象,诗人通过边城特有景象营造出凄冷萧瑟的氛围,寄寓了思乡之情。
8.①以动衬静。通过山的回音、溪流的水声、山鸟的叫声,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寂静。②正面描写(或比喻写静)。通过直接描写野鸡孵卵、睡鸭栖芦的静态,勾画出一幅恬静的溪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