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认识大洲 综合复习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综合复习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7 22: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综合复习卷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一、单选题
1.拉丁美洲的北界是(  )
A.巴拿马运河 B.美国本土和加拿大间的国界线
C.苏伊士运河 D.美国本土和墨西哥间的国界线
2.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特征显著 D.大陆性气候广泛
3.欧洲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4.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  )
A.四面临海 B.降水丰富
C.河流湍急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潘帕斯草原主要分布在阿报廷境内平原地区,东部黑土土层深厚,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涧气候,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下图为阿根廷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阿根廷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北半球
6. 阿根廷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位于低纬,热量充足
③温和湿润,气候适宜 ④地势高峻,光照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下列关于亚洲地形、地势、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多为内流河
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短急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8.“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下列哪个地方才能看的最远?(  )
A.安第斯山脉 B.珠穆朗玛峰 C.巴西高原 D.亚马孙平原
读某大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①表示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10.分布在③地区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牧民们每年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下图所示是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马赛人在两地之间的游牧路线,读图,完成下题。
11.根据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可知,两地都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2.每年的11月-次年3月,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  )
A.由多多马向北游牧
B.由多多马向南游牧
C.由基塔莱向北游牧
D.由基塔莱向南游牧
13.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躲避天敌 B.追逐水源和食物
C.躲避炎热天气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二、综合题
14.读“美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   ,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②是世界上最长的   山脉,该山脉以东平原与   相间分布。
(3)北美大陆西岸年等降水量带呈南北狭长状分布,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西临太平洋 D.海岸线平直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分布有世界最大面积热带雨林植被的是   地;能观赏到午夜太阳景观的是   地。
15.读“亚洲图”回答问题。
(1)山脉A是   ,位于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上。
(2)B是   半岛。
(3)C是   海峡。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主要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这种特点的成因是   。
(5)D河流域经常发生旱涝灾害,原因是   。
三、图文分析题
16.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下图为的的喀喀湖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将下列框图补充完整,理解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①   ;②   。
(2)【漂浮岛奇观】
数百年前,躲避外族侵略的乌鲁族人逃到此地,他们用岸边的芦苇、香蒲草在湖面建成一座座浮岛,并住在岛上以捕鱼为生。下图为漂浮岛景观。
说出乌鲁族人选用芦苇作为漂浮岛主要材料的原因。
(3)有人建议乌鲁族人回到陆地上生活。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杂交水稻平均单产可达到当地传统稻谷平均单产的2倍。国际友人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材料二:非洲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
(1)由于非洲平均海拔高,故此被称为是“   大陆”。
(2)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该洲北部的居民主要为   人种。
(3)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气候分布以   为轴,呈   对称分布。
(4)从图中信息分析,河流B是   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河流A   河,是世界上流量排在第二位的河流。
(5)简述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的意义。
四、填空题
18.亚洲气候具有   、   气候分布广和   气候显著的特点。
19.亚洲的地形以   和   为主。从五带的划分来看,亚洲地跨   、北温带和   ,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位于亚洲的   。
20.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地处   带,地形以   为主.
2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   平原,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亚洲中部的   高原。
22.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叫做   ,最早来这里的殖民国家是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拉丁美洲通常用来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由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岛组成。故拉丁美洲和北美的界线是美国本土和墨西哥的国界线,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通用语言为拉丁语,主要以混血人种为主。
2.【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离海较远,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阔,海洋性特征不明显,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B、D描述正确,C描述错误,本题要求选择描述错误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部和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和南亚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亚有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
3.【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受冰川侵蚀的影响,欧洲地势较低平,主要的地形类型为平原,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点评】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地表起伏小,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4.【答案】D
【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多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亚洲三面临海,河流的流向与降水、河流湍急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由于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亚洲地域辽阔,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向东流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湄公河;向南流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其中最大的河流是长江,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答案】5.A
6.D
【解析】【点评】阿根廷共和国是位于南美洲南部的一个由23个省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的总统制联邦共和制国家,东南面向大西洋。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联盟、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阿根廷是世界上综合国力强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阿根廷也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5.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可知,阿根廷位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南半球,位于75°W--60°W的西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6.阿根廷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①位于潘帕斯草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涧气候,温和湿润,气候适宜,①③正确。地处30-60°的中纬度地区, ②错误。平原地区,地势不高峻,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7.【答案】D
【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崎岖,故A错误。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多为外流河,内流河的流域面积广,故B错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大江大河,故C错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8.【答案】B
【解析】【分析】“站得高看得远”,要想看得最远,应该站在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 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主峰,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
【答案】9.D
10.A
【解析】【点评】(1)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连。
(2)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9.读图,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该大洲被赤道穿过,且中部是盆地,应该是非洲。因此①是印度洋,④是大西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大洲是非洲。读图,根据非洲气候图分析可知, 分布在③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11.B
12.D
13.B
【解析】【点评】(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相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2)(3)热带草原气候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该气候全年高温,但降水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里,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天气燥热,满目枯黄,是斑马、长颈鹿、角马等草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
11.根据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可知,两地都都分干季和湿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根据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可知,每年的11月-次年3月, 基塔莱是干季,多多马是湿季,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由基塔莱向南游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从干季向湿季迁徙,追逐水源和食物。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1)巴拿马运河
(2)安第斯;高原
(3)B
(4)丙;甲
【解析】【分析】(1)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2)②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该山脉以东是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3)北美洲西部有高大落基山脉,来自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内陆地区,因此北美大陆西岸年等降水量带呈狭长状分布,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4)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中,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的是丙亚马孙平原;能看到午夜太阳景观的是位于北寒带的甲地。
【点评】(1)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安第斯山脉几乎纵贯整个南美洲西部,拥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安第斯山脉东部就是面积广大的亚马孙平原,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雨林。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也是实力最强的国家。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
(2)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面积都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形明显分三部分,东部山地和高原,中部平原,冬季寒冷的冬季风可以长驱南下,西部山地和高原。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15.【答案】(1)乌拉尔山
(2)阿拉伯
(3)马六甲
(4)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降水量变化大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山脉的位置和走向可知,山脉A是位于俄罗斯境内大致呈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它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2)由图可知,B是亚洲三大半岛之一的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3)由图可知,C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4)亚洲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亚洲总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和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5)由图可知,D河流域位于中南半岛,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较大,但夏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的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所以造成水旱灾害频发。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16.【答案】(1)地热;高大山脉
(2)内陆高原地区木材匮乏,湖泊附近香蒲草较多,香蒲草材质轻、方便捕鱼,有利于生产
(3)赞成理由:漂浮岛生存空间小,生存条件较差,湖岸地区光热和水土条件优越,可发展种植业等;或不赞成,理由:乌鲁族人已经习惯了在漂浮岛上生活,湖区面积广大,食物充足,乌鲁族人陆地生活能力弱等。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分析,的的喀喀湖处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水温较高;同时根据区域定位,该地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岩浆活动较强,所以地热资源丰富,湖水不易结冰;并且受周边地形阻挡,冷空气对其影响小;不断有河流或融水注入,湖水深,水量大,比热容大,保温能力强,使湖泊终年不冻。
(2)读图可知,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茂密但树木少,木材匮乏;根据题干可知,该湖泊附近有较多的香蒲草,香蒲草质地轻、易漂浮,且有利于生产,所以乌鲁族人就地取材,用香蒲草建造漂浮岛。
(3)赞成的观点是:根据题干可知,漂浮岛是用香蒲草建造的,空间小,条件差,生活方式单一;陆上自然条件优越,可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方式;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乌鲁族居住在漂浮岛是受印加人侵略,战争威胁已经消失,所以应该回到陆地上生活;反对的观点是:乌鲁族人由于长期生活在漂浮岛上,已习惯该种生活方式,湖区面积大,人口少,食物充足;长期生活在漂浮岛,已经适应岛上的生活环境,到陆上生活能力差,所以不赞成回到陆地上生活。
【点评】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安第斯山脉几乎纵贯整个南美洲西部,拥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安第斯山脉东部就是面积广大的亚马孙平原,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雨林。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也是实力最强的国家。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
17.【答案】(1)高原
(2)热;白色
(3)热带草原;赤道;南北
(4)尼罗;刚果
(5)1、提高当地粮食产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2、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引进并培育优质良种,3、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4、增进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友好合作交往
【解析】【分析】(1)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该洲北部的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部分主要为黑色人种。
(3)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两侧,面积较广,跨非洲大多数国家;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
(4)由图可知,河流B是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会出现定期泛滥;河流A是刚果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上流量排在第二位的河流。
(5)非洲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粮食供应不足;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的意义为:1、提高当地粮食产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2、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引进并培育优质良种,3、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4、增进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友好合作交往。
【点评】(1)非洲大陆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部个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相邻,非洲大陆轮廓比较完整,简单,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其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及东非高原,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回归线附近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南角,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埃塞尔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上的部分地区。
(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都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合理放牧和种植,保护环境,加强团结与合作,互利共赢,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18.【答案】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
【解析】【分析】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导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南临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内陆地区广布,距海洋远,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亚洲气候具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点评】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大陆性强。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气候典型,亚洲季风气候以范围广、类型多、强度大而著称。季风气候类型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带俱全、气候型复杂,亚洲大陆拥有赤道带至(北)极地带的世界上所有气候带。同时,亚洲拥有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类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气候类型。亚洲高山气候的垂直带和气候类型也是最齐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与亚洲相比,其他洲均逊色得多。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19.【答案】高原;山地;北寒带;热带;东部和南部
【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约占亚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从五带的划分来看,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位于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20.【答案】热;高原
【解析】【分析】解: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高大山脉仅限于大陆的西北和东南边缘.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故答案为:热;高原.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1.【答案】亚马孙;青藏
【解析】【分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故答案为:亚马孙,青藏。
【点评】 南美洲大陆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22.【答案】拉丁美洲;西班牙;葡萄牙
【解析】【分析】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的原住居民,最早来这里的殖民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
故答案为:拉丁美洲;西班牙;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