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专题总结提升
专题知识结构
专题知识纵横
一、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的比较
1.文明的拓展方式
(1)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2)罗马: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国家的形式
(1)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2)罗马: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实行总督统治。
3.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
(1)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2)罗马: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共和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二、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的区别
法律观念 中国古代法律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罗马法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利
法律地位 中国古代法律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色彩;古罗马法律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
法律结构 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而古罗马法律则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
法律内容 古罗马法律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中国则没有
法学家 地位 古罗马法学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中国古代法律则完全以官方为主导
历史 影响 中国古代法律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而古罗马法律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选举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
(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组成内阁。
(4)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倡导的意志,总统和总理都拥有很大的权力,不但领导内阁,而且还控制议会或干预立法。
2.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多样性的表现
(1)法、美共和制的差异: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
(2)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是权力中心。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1)否定专制制度,避免少数人独裁,保证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
(3)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4)消极方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行政权扩张,议会立法权削弱。
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由空想到科学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
(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由理想变为现实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五、17、18世纪中西政治体制不同趋向及原因
中国 西方
趋向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代议制确立、发展
原因 经济 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地主阶级维护其利益需要 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
政治 中国地域辽阔,专制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西欧各国国小人少;为了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思想 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忠君思想、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头脑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思潮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
历史 传承 大陆文明,专制日久 海洋文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主观大题培优
[典例] [2020·汕头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富兰克林曾形象地说过:“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
——摘编自凯瑟琳·德林克·鲍恩《民主的奇迹》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题示范]
第一步:析材料,揣摩命题意图
本题以富兰克林的讲话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及信息解读能力。理解材料的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据材料“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可知是比喻社会力量之间相互的妥协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二步:定论题,根据学情选择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得出“适时的妥协和让步能促进民主制度更好地前进”的论题。然后结合世界史相关所学从英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及其意义、《权利法案》是资产阶级和国王之间的妥协及其意义、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中央与地方、大小州和南北方的利益及其意义等方面说明主题。还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得出“制度设计的灵活多样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的论题。然后结合世界史相关所学从英国通过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通过妥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近代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法国各派政治势力通过反复的斗争最终建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德意志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确立了联邦制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等方面说明主题。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第三步:列提纲,回归教材知识
1.英国“光荣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贵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回英国共同出任国王,在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情况下,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推动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
2.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妥协: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
3.法国1875年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都很大,法国保皇派和共和派之间实现妥协。
4.德意志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颁布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各派别力量存在妥协,使得德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四步:形成答案,规范语言作答
[阅卷者说]
自拟论题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确定一个主题并且符合材料的主旨是关键,同时要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论题。答题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条理清晰、字迹工整。结尾部分,一定要有总结语来呼应论题。
[满分观摩]
示例1:
论题:适时的妥协和让步能促进民主制度更好地前进。(2分)
论证:“光荣革命”从形式上看是一场宫廷政变,从本质上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约,从而达成了资产阶级和国王之间的妥协,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美国独立后,松散的邦联无力维护政局稳定,各地代表通过制定了1787年宪法,适当关注了大州和小州的权力诉求,并协调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奴隶主的利益,划分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权限,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达到共同目的的妥协和让步造就了美国联邦共和的建立和经济的腾飞。(8分)
结论: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它能够化解冲突,促进认同,实现双赢。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往往较小的退让,能够获得巨大的历史进步。(2分)
示例2:
论题:制度设计的灵活多样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2分)
论证: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通过妥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近代美国是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获得独立的,本身缺乏封建专制基础,又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保证了政局稳定,实现国家的强盛。法国是典型的专制国家,封建势力根深蒂固,通过反复的斗争,最终建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德意志容克贵族和军阀实力强大,各邦分裂割据,容克贵族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确立了联邦制的君主立宪制政体。(8分)
结论:每个国家自然环境、历史背景、风俗文化存在差异,制度设计也多种多样。这种灵活多样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