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轴对称[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活中的轴对称[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5-12-06 08:55:00

文档简介

课件7张PPT。生活中的轴对称郑敏发说 课 者小榄二中初一备课组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生活中的轴对称”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小学简单学习了轴对称的概念、性质的基础上,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去对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进行研究和探索。它是轴对称有关知识的补充,从而使这部分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以后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学习起到直当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
(1)知识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熟练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动手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称对轴图形的观察、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的趣味感,培养学生审美情操。体会数学中的对称美在生活中的地位,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材的重点、难点、依据及关键
重点:准备把握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实质。
难点: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依据: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抽象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
关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画图和折图的实践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平稳、庄重以及对称美。
4、教具准备
方形纸、圆规、剪刀、两个蜻蜓图案、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如下 方法:
1、“看—议—讲”结合教学法:(激发学生情趣,自然引入)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突破重点难点)
3、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4、师生互动教学法:(情感交流,共同探索)
(二)理论依据: (显示略)
三、说学法三、说学法
1、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我这节课准备采用学生自主动手作图、剪图,促使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本领的能力。即学法是:观察——动手实践——体验对称美——分析归纳。
2 、知识掌握上……
3、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
4、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以及生理特征,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动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励情趣
2、构设悬念,自然引入
3、动手操作,观察归纳
4、思考讨论,区别联系
5、归纳小结,自我检测
6、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生活中的轴对称》说课稿
演讲者:郑敏发(小榄二中)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以下是我的说课稿大纲: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生活中的轴对称”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小学简单学习了轴对称的概念、性质的基础上,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去对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进行研究和探索。它是轴对称有关知识的补充,从而使这部分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以后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学习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
(1)知识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熟练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动手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称对轴图形的观察、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的趣味感,培养学生审美情操。体会数学中的对称美在生活中的地位,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材的重点、难点、依据及关键
重点:准确把握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实质。
难点: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依据: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抽象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
关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画图和折图的实践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平稳、庄重以及对称美。
4、教具准备
方形纸、圆规、剪刀、两个蜻蜓图案、多媒体课件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如下方法:
1、“看—议—讲”结合教学法:(激发学生情趣,自然引入)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突破重点难点)
3、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4、师生互动教学法:(情感交流,共同探索)
(二)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往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由学生通过翻折、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去发现归纳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两个概念及其对称轴。让学生从画图和折图中引导他们观察、认识、发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对称、庄重、平稳美的感觉。同时,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还适当进行分组竞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多观察、动脑筋、大胆说”的研讨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针对本章的重点难点,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难以理解这一特征,故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去观察和进行分析,借此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三、说学法
1、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我这节课准备采用学生自主动手作图、剪图,促使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本领的能力。即学法是:观察——动手实践——体验对称美——分析归纳。
2 、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段已经简单学习过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再加上本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当贴近,所以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翻折轴对称图形去发现两个概念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另外由于轴对称图形的直观性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寻找图形中的对称轴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3、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由于学生学习几何的时间较少,在开始画对称轴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将对称轴画成线段的情况,教师应当在学生学习时加以强调和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正。另处,学生对于两个概念的区别比较混淆,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提示,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思考,经讨论后让多名同学去发表自己的意见。
4、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以及生理特征,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教师应在教学中灵活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科学性和应用性,认识到学好数学是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的。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1、创设情境,激励情趣
出示两张昨晚刚“捕捉”回来的蜻蜓图案,询问同学们喜欢哪一只蜻蜓?(让同学们举手投票决定,对不选对称那张的同学,则表扬他们有个性,眼光独特。)
2、构设悬念,自然引入
单独出示对称那一张图案,问喜欢它的同学为什么比较喜欢这一张图案?(让同学思考后提问几个同学后结合小学学过的知识突出这和图形左右对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板书课题)9。1生活中的轴对称
3、动手操作,观察归纳
(1)动手对折手中的蜻蜓,和观察课件上显示的图形,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对折后能重合,我们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字叫轴对称图形,让同学去给它下个定义,通过提问后归纳,最后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对称轴的定义)
(板书)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使图形对折后重合的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强调对称轴为直线)
(2)列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看谁找得多找得快?(提问后用多媒体显示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培养审美能力。)
(3)观察这一朵“花”看看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吗?(多媒体展示后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
(4)出示练习,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对称轴为直线,另外可能有同学会搞错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情况,让同学们通过翻折的方法去验证)
(5)分组竞赛,找出26个大写字母中哪些是属于轴对称图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演示另一组图,导出轴对称和对称点的定义(看教学课件),并指出里面对称的点。
4、思考讨论,区别联系
显示两组图形,说说他们属于哪种情况且,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思考讨论提问后总结)
它们的区别:1、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2、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说的。
它们的联系:1、定义中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2、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5、归纳小结,自我检测
(1)思考: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作出总结,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2)检测题
做教材P68--69页习题,可巩固学生会画对称轴,识别轴对称图形。
6、布置作业,引导预习(略)
五、板书设计(见课件)
(谢谢观看,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
课件11张PPT。生活中的轴对称
定义: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
完全重合的,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
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对称轴美是大自然的产物!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美丽的图形……交通工具——飞机、汽车、自行车、…… 请大家一起来找找下面这些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 13 4 5 6 7 8 9 10 11 12无数条寻找轴对称字母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1) (2) 定义: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
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
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重合时
互相重合的点叫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思考: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轴对称图形指的是一个图形而轴对称指的是
两个图形.联系: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
图形)沿对称轴对折之后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
所以它的对应线段(对折后重合的线段)
相等,对应角(对折后重合的角)相等。练习:教材68页 .答案:2:是轴对称图形的有:1、3、5、8、9、11、
13、15、16。课堂小结一、本节课主要学习了:
1、“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
并会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3、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
二、看书P66----P68作业:华东师大版教材69页习题9.1 1、2、
3、4(做在书上)
阅读材料:课本70页.五、板书设计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