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甄选优质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甄选优质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8 11: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
小地方 大历史
钓鱼城地处今重庆合川钓鱼山山顶,位于嘉陵、渠、涪三江合流的小半岛上,相对高度300米,地势险要,交通便利。
其背后是一个草原民族的崛起与一场战争
“上帝折鞭处”
小地方 大历史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
与元朝的建立
一代天骄,砥砺前行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习近平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从蒙古人的穿着打扮和生活区域,说一说蒙古人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
2.佩戴弓箭
3.身着马靴和长袍
1.生活在草原地带
逐水草而居
善骑射
捕猎、游牧为生
1、草原民族——蒙古族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草原民族——蒙古族
“有星星的天空旋转着,所有的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所有的百姓反了,不卧在自己的被窝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蒙古草原上怎样的情况?
战事频繁、互相攻讦的乱世
蒙古部落何去何从?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蒙古族的统一与蒙古政权的建立
成吉思汗画像
统一首领:
尊称:
统一时间:
铁木真
1206年
成吉思汗
“成吉思”在蒙古语中意为海洋,或伟大强盛. 国号 “大蒙古国”。
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P47
材料二: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驰骋多远。“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
材料三: 草原特产是骑兵,蒙古骑兵骑着战马冲过来,威力相当于时速80公里的摩托车。蒙古骑兵不是只会冲锋陷阵的铁憨憨,他们打仗有一个套路,每次攻城前他们会告诫城里守军:“千万别抵抗啊,不然城破后要屠城的”,制造恐慌心理,不战而胜。
社会动荡,人民渴望统一。
铁木真勇猛坚强,深得人心 。
建立了一支强大军队。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开疆拓土,壮志未酬
胸怀千秋伟业,咬定青山不放松。
------习近平
根据相关史事归纳成吉思汗的统一蒙古后的治国措施。
相关史事: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
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政治:1.建立军政合一的制度(千户制度);
2.建立司法机构;
军事:组建护卫部队;
文化:创建蒙古文字。
上马则备战,
下马则屯聚牧养。
蒙古统一后,铁木真是如何使蒙古强大起来的?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中都
临安
中兴
银川
北京
杭州




西



西






南京
蔡州
襄阳


开封
厓山
蒙古军进攻金、西辽、
西夏路线
西辽(内乱最弱)
丝绸之路要地,财富丰富
西夏(最小)
直通中原,南下统一
金 (世仇)
实力较大,不敢妄动
先灭谁?
开疆拓土
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和金





大翰耳朵
1206年成吉思
汗建立蒙古国
温都尔汗西南



西

西
1218年灭西辽
1115年攻占中都
1246年灭吐蕃
1227年灭西夏




中兴




银川
1253年灭大理






1234年灭金
南京
开封

蔡州

襄阳



厓山

杭州

临安
中都
北京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蒙古军进攻金、西辽、
西夏、大理路线
元军进攻南宋路线
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和马镫
成吉思汗病逝于六盘山
公元1227年8月18日,65岁的成吉思汗病逝于平凉。不久,蒙古大军便攻破宁夏,全城军民均被屠杀。成吉思汗被葬在斡难河与怯绿连河边缘的肯特山上,因为他曾经数次表达了对此地的向往之情。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还在此地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祭奠仪式,精心挑选出数十匹汗血宝马和40多位美女为他陪葬。
开疆拓土,壮志未酬
鄂尔多斯高原成吉思汗陵
治国安民,一统天下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习近平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背景:
尽管忽必烈征服了中国,但他本人首先就已经被华夏文明所征服。
——法国蒙古史学家格鲁塞
忽必烈(1215—1294)
铁木真之孙,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
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笔记:p49
材料一:考之前代,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以汉法治中夏,变夷为华,立纲陈纪。 ——许衡《鲁斋遗书》
材料二: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刘秉忠(元朝政治家)
行仁政
行汉法
不嗜杀
材料三: 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举措 具体表现
采纳汉族儒臣建议
“治国安民” 方略
实施汉制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
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依照 中原王朝 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元大都的建设也与汉文化颇有渊源,其建筑体现中国古代阴阳观念,它的设计建造者刘秉忠就是汉人,设计理念来源于《周礼·考工记》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举措 具体表现
采纳汉族儒臣建议
“治国安民”方略
实施汉制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
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依照 中原王朝 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取得汉族地主认可,利于蒙古政权封建化与民族交融。
利于社会安定与经济恢复、发展。
学习先进制度,巩固元朝统治。
这些措施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何作用?
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本:P49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 ,
次年(1272年)定都于 。
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
1271

大都(今北京)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元朝建立: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大翰耳朵
1206年成吉思
汗建立蒙古国
中都
1271年忽必烈定国
号为元。次年,改中都
为大都,并定都大都。
1234年灭金
临安
1279年消灭南宋残
余力量,统一了全国。
中兴
银川
北京
杭州
温都尔汗西南
1276年灭南宋










1253年灭大理
南京
蔡州
襄阳


开封
厓山
蒙古军进攻金、西辽、
西夏、大理路线
元军进攻南宋路线
1227年灭西夏
1218年灭西辽
1115年攻占中都
1227年灭西夏

西

西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南宋灭亡与元的统一
议一议:元朝的统一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1)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人们结束了长久的战乱生活
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统一局面
分裂局面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3、大一统的重建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3、大一统的重建
元朝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
(2)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史》列传中(不包括《儒学传》以后的各传)有蒙古族95人,汉族221人,畏兀儿20人,契丹19人,女真10人。此外还有回鹘、高丽、僰人、渤海、回族 等共计30多个民族。
名人故事
蒙古和南宋对峙40多年?为什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陆秀夫: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出任赣州知州。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到元军大营谈判。他遭到扣留,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后来乘机逃出,历经磨难,继续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
(五)统一与融合
议一议:元朝的统一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1.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人们结束了长久的战乱生活
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统一局面
分裂局面
思考:
1.通过对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了解,巩固政权有何相同之处?
2.政权的建立者对中原文化的态度如何?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
同根同源
多元一体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崖山背后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