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你知道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吗?
新课导入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人教版 七年级下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2. 知道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概况及其恶果。
3. 知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
4. 把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探究点一: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朝初期,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
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康熙帝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南书房。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
新课探究
时间 雍正年间
过程 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就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
成员 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
特点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职责 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2.设立
雍正帝
清朝初年到乾隆时期中枢机构发生的变化。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君主专制的加强
材料一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
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雍正帝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阅读材料,分析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跪受笔录,不能发表意见)
阅读材料,分析军机处有哪些特点。
材料1:
材料2: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
当天必须处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达的奏章,以保证
军机处处理政务的极高效率。
材料3:军机处设在皇帝身边,与朝臣百官相隔绝;
对印信管理极严。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
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简
速
密
3.影响
军机处外景
(1)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到乾隆时被撤销。
(2)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
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阅读材料,说说军机处的设置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1: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材料2:
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汉
宋
明清
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观点一: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观点二: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1)一方面,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和抄写
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扼杀了他们
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
(2)另一方面,军机处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探究点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时期 康熙、乾隆和雍正三朝
表现 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
影响 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基本概况
说说清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思想控制的。
康熙
雍正
乾隆
戴名世《南山集》狱
事由:同情前明政权,
使用南明年号。
结果:牵连三百多人,
戴名世被处斩。
查嗣庭狱
出考题:“维民所止”,被
指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
查在狱中死去被戮尸枭首,
其子坐死,家属流放。
胡中藻诗狱
“一把心肠论浊清”
被指为侮辱清朝。
胡中藻被杀,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大兴文字狱
“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
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
设置的刑狱。”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为什么实行文字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巩固统治。
材料1:乾隆在位60年,制造的各种规模的文字案共计130多起,可以说五个月就要对文人“刀斧伺候”一次。 ——《清代文字狱简表》
材料2:避席畏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
——清代龚自珍的《咏史》
文字狱的推行,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思考: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有哪些表现?
①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②禁书毁书
编书
禁书
毁书
“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
文化专制政策
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康熙帝为北京孔庙书“万世师表”匾额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
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
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黄宗羲,明末清初思
想家。《明夷待访录》在清朝乾隆时被列为禁书,是因为黄宗羲在这本书里明确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借编书之名行查书之实,破坏古书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探究点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军队颓废
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
官场腐败
四大矛盾
官场腐败
原因: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员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
表现:各级官吏结党营私,贪污腐败
军队颓废
原因:官场腐败之风的蔓延;久无战事
表现:军纪败坏,军备废弛;将领贪污,将士颓废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养鸟的旗人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原因: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虚耗严重;官吏截留税款
影响:经济衰退,国力越来越虚弱
原因:用地紧缺,土地兼并严重
影响: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
财政危机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运转费用庞大。皇帝花费无度,财政虚耗严重。
嘉庆元年时,国库存银5658万两,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
1652-1888年国家财政税收变化图(%)
田赋
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政治腐败导致经济
衰退,造成国力越
来越虚弱。
社会危机
周 秦 汉 南北朝 唐 宋 明 清
万
人地矛盾突出
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
农民失去土地,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但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
交给地主。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送节钱”“断气钱”等。沦为
乞丐的农民数量极大。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
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000人。
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
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探究点四: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原因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
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
——嘉庆帝的敕谕
(2)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又惧怕沿
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概况
(2)清朝在台湾设立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
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限制。
(3)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 经营对外贸易。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还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
4.影响
广州十三行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
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中英对比——时代巨变
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
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君主专制的加强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设立军机处
推行文化
专制政策
闭关锁
国政策
维护封建
集权统治
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堂小结
1.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
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
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B
随堂训练
2.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
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D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唯一对外通商的
城市是( )。
A.杭州 B.香港
C.广州 D.泉州
C
4.(2021·湖南岳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 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
A.皇帝独掌朝政 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D.军机处高于皇权
A
军机处的设置便于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独裁 。
5.清初一位诗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朝实行( )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厂卫制度
D. 文字狱
D
6.嘉庆年间的时候, 民间流传着“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的顺口溜,这个说法说明清朝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是( )
A. 八旗子弟十分颓废 B. 贪污腐败风气盛行
C. 兼并严重,流民众多 D. 好大喜功,花费无度
B
7.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
A.严禁对外贸易 B.长期闭关锁国
C.加强封建皇权 D.抵御外敌人侵
B
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