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09 13:25:57

文档简介

汕头市潮南重点学校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依次为间
期、间期、后期。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分别与K*和Na+有关,所以这两种离子对于维持神经元的兴奋性
具有重要的作用,A项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而不是饮食中缺铁,B
项错误:正常情况下,结合水相对越多,植物的抗逆性越强,所以植物体内结合水/自由水比值越高越有利于适应
不良环境,C项正确:饮水不足或吃了过咸的食物都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D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是由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所致,所以遗传信息一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
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A项正确: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B项正确;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因为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因为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C项正确:生物变异仅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单箭头联系的部分可推知,Ⅱ为组织液,Ⅲ为淋巴,Ⅳ为血浆,那么I应该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的细胞内液。故选A项。
5.【答案】D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A项正确:若给予树突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兴奋可
以从树突传到细胞体,再传到轴突,B项正确:在神经元之间,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向突触间隙释放的,然后作
用于突触后膜,C项正确;静息电位形成和恢复时主要与钾离子外流有关,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吲哚乙酸是植物体内主要的生长素,A项正确;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纵向伸长生长,B项正确:幼
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成熟细胞敏感,C项错误:植物的某些细胞能
够将重力信号转换成横向运输生长素的信号,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会随着种群密度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当种群密度增大,因为食物和空间
有限导致种内竞争增强,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也增大,A项正确;非密度制约因素既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也影响死亡
率,B项错误;无论是在哪个季节,影响种群数量的既有密度制约因素也有非密度制约因素,C项错误;密度制约
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即在食物和空间等密度制约因素充裕的条件下,
非密度制约因素也会影响种群密度,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犀牛鸟和犀牛是各自独立的个体,犀牛鸟能啄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获取食物,对自身和犀牛都有利,同时
还能为犀牛报警,分开后二者能够独立生存,符合题意;兰花长在乔木的枝上遮挡了部分乔木获得的阳光,对乔
木生长不利,不符合题意:白蚁离开鞭毛虫就不能分解纤维素,即不能生存,不符合题意:蜂王、工蜂和雄蜂属于
同种生物,属于种内互助,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生物第1页(共4页)》(
b
)
绝密★启用前
汕头市潮南重点学校 2022一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二 . 生物
注意事项 :
1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 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如需改动 ,用橡皮
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 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 。第 1 λ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 λ16 小题,每小题 4 分 。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 , 中心体数目加倍、核 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依次为
A.前期、间期、后期 B.间期、间期、后期 C.前期、前期、末期 D.间期、前期、末期 2 .生物体内的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无机物对生物适应环境及其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A.Na+和 K+对于维持神经元的兴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B.人的饮食中缺乏铁元素会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生
C.正常情况下 ,植物体内结合水/自由水比值越高越有利于适应不良环境
D.饮水不足、吃了过咸的食物都会导致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后 ,其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改变 ,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B.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有关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生物变异在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同时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4 .如图表示单层细胞构成的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与内环境中其他部分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其中 Ⅱ N
I λN代表不同的体液 " I λN中表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内液的是
A.I B.Ⅱ
I Ⅲ
C.Ⅲ D.N
5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过程中涉及的"方向:的叙述 ,错误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B.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可以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C.在神经元之间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D.在静息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中 ,钾离子主要从膜外流向膜内
6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 ,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主要的生长素是叫噪乙酸
B.生长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伸长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植物的某些细胞能够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7 .影响昆虫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食物、空间等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对种群数
量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改变:寒冷、干旱等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 关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制约因素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 ,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也增大
B.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的死亡率 ,但不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C.进人秋季之后 ,影响昆虫种群密度的因素只有非密度制约因素
D.在食物和空间充裕的条件下 ,非密度制约因素不影响种群密度
8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双方获利 ,但协作是松散的 ,分离后 ,双方仍能独立生存 ,这种种间关系称为原始合 作 " 下列选项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原始合作的是
A.犀牛鸟啄食犀牛身上的体外寄生虫 ,当食肉动物来临之际 ,又能为其报警
B.某些兰花生长在乔木的枝上 ,使自己更易获得阳光 ,也有利于根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营养 C.以木材为食的白蚁必须要依靠肠内鞭毛虫分泌的纤维酶将纤维素分解 ,产物供双方利用 D.蜂王、工蜂和雄蜂群聚生活 ,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又通力合作 ,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9 .高山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分布的海拔上限 ,气候变暖使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迁移" 树线之上低矮、稀疏的灌丛 或草丛有利于树线上升 ,而较为高大、茂密的灌丛由于其较强的竟争作用抑制树线的上升" 随着海拔上升 , 降水减少 ,上升区域中的植被趋于集群分布 ,集群强度与树线上升速率呈显著负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暖对不同区域内植被的生态位分布无影响
B.不同海拔地带的植被类型有所差异 ,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树线上升速率只受外界环境因素和种间关系的影响
D.高山树线迁移的过程伴随着群落的演替 10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 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日照长短影响植物开花 ,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花的芬芳属于化学信息 ,吸引了彩蝶飞舞
C.黄莺的鸣叫属于物理信息 ,物理信息还可来自非生物环境
D.江畔的花、蝶、莺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11 .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 ,兔子、牛、羊和平共处 ,狼与狐正常出没 " 如图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 意图 ,其中 G表示流人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 ,A表示兔摄人的能量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营养结构中有4 个营养级 A C E G
B.D表示的是兔子呼吸散失的能量 B D F
C.E是兔子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C=D+E+F
D.兔子与狐所在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G/Ex100%
12 .人类的活动在创造文明的同时 ,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 人类要善待环境 ,否则生态环境问题 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我国为了尽快恢复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及其生态 ,从 2020 年 1 月 1 日 0 时
起 ,长江流域采取"十年禁渔:的措施 "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有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短缺等
B." 十年禁渔:是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C.缓解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D." 十年禁渔:期间 ,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增强
13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 3 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控制过程如图所示 " 不考虑基 因突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 B 基因
(
D


产物
)表达 抑制
黄色素 酶 A 褐色素 酶 B 黑色素
A.毛色为黄色时对应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最多
B.纯合的黄毛雌雄个体交配 ,子代中不会有褐毛或黑毛个体
C.多对基因型是 ddAaBb 的黑毛雌雄个体杂交 ,后代中黄毛 :褐毛 :黑毛 =4 :3 :9 D.三对等位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4 .由于平时疼痛刺激多来源于体表 , 因此大脑习惯地将内脏痛误以为是体表痛 " 这种由于某些内脏器官病 变 ,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 ,称为牵涉痛 " 引起牵涉痛产生的机制有两种假说 , 即汇聚学说和易化学说 " 如图表示汇聚学说对牵涉痛产生机制的模式示意图 ,其中 a、b、c表示神经元 "
(
不考虑易化学说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脑
(


) (
a
)
(
c
) (


) (


)A.图中皮肤、a、脊髓、c和内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发生体表牵涉痛的原因是由脊髓传递至脑的兴奋出现差错
C.发生体表牵涉痛时 ,痛觉既不产生于皮肤 ,也不产生于内脏
D.若图中 a的神经纤维发生断裂 ,则体表牵涉痛将不会发生
生物 第 1 页(共4 页)
生物 第 2 页(共4 页)
(
K
) (
K
/
2
) (

丘脑
)
15 .油菜素内酯又称芸墓素内酯 ,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 ,广泛存在于植物的 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 。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 菜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共进行 6 组实验 , 以芹菜幼苗平均株高为指 标 ,所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五个实验组中 ,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佳油菜素内酯浓度为 0.3 mg/L B.据图分析 ,若施加更高浓度的油菜素内酯 ,则可能会抑制芹菜幼苗的生长 C.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促进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51 42 38 (
20
) 20 16 0 0.1 0.2 0.3 0.4 0.5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
D.油菜素内酯可以在植物体的多个部位分布并发挥催化作用
16 .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个模型 ,即"J"形和"s"形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P
Q
)
时间
A.呈 P曲线增长的种群 ,其增长倍数 入是一个大于 1 的定值
B.呈 O曲线增长的种群 ,其所处环境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C.呈 P曲线增长的种群 ,其增长速率受种群密度的限制
D.呈 O曲线增长的种群 ,其数量将会在 K值上下进行波动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题 o共 60 分(
17 .( 10 分)某植物的果实不含光合色素呈红色 ,农业研究所人员设置增温处理(IT) 、增温 +Co2 浓度升高复 合处理(IT+IC) 、大田对照(CK)三种条件下研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 问题。
30 IT IT+IC
25 CK
20
15
10
5
0 日期
7/10 7/207/30 8/9 8/19 8/29 9/8 9/18 9/28
(
(
1
)该植物果实的色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填细胞器)中。
(
(
2
)植物光合作用的
) (
过程直接受二氧化碳浓度影响
,
而温度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

化的影响实质是通过
) 来实现的。
(
(
3
)在测定期间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
Co
2
来源为
) 。
(
(
4
)测定期间
IT
+
IC
组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他两组
,原因是
) 。
(
1
8
.
(
10
分)某二倍体、多年生观赏植物的叶形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
,受等位基因
M
/
m

N
/
n
控制;花色有红
花和

花两种
,受等位基因
D
/
d
控制
。让一株纯合的圆叶红花植株(
甲)
与一株纯合椭圆叶白花植株杂

,所得
F
1
均表现为圆叶红花
,
F
1
再进行自花传粉
,统计
F
2
中圆叶
:椭圆叶
=9
:
7
,红花
:
白花
=3
:
1

回答下列问题

(
1
)
F
1
的基因型

) 。
(
(
填"
一定"或"
不一
) (
(
2
)根据题干杂交实验结果分析
,等位基因
M
/
m

N
/
n

D
/
d
在遗传上
) (
定")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理由

) 。
(
(
3
)该观赏植物经诱变因素处理后
,得到一株基因型为
M
mNn
+
D
的圆叶红花植株(丙)
,该植株自交
,

得子代中圆叶红花
:椭圆叶红花
=5
:
7
,推测植株丙产生的
M
+
ND
雄配子可能具有致死效应
。为

验证上述推测
,
可让植株丙与基因型

)的植株进行测交且植株丙作
(
(填"父本"或"母本")
,所得测交结果

)。
19 .( 14 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 甲状腺轴以及激素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示意图 ,其中" +" 表示 促进、" -"表示抑制 。 回答下列问题。
(


) (


) (


B
)

)
) (


)
-
)
激素
C
)激素 A )+)
靶细胞
)- )
分泌
甲状腺
作用于
(1)图中激素 A指的是 。
(2)据图可知 ,激素 C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 调节 。在下丘脑→垂体→ 甲状腺轴中 ,分级调节 可以 ,形成多级反馈调节 ,有利于精细调控 ,从而维持机体的稳定。
(3)当人体内激素 C分泌不足时 ,会出现萎靡不振现象 ,原因是 。
(4)科研人员为了验证激素 B对小鼠体内激素 C含量的影响 ,将健康小鼠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 甲组注 射一定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激素 B溶液 ,乙组注射等量用生理盐水配置的激素 B抑制剂溶液 ,丙组 ,然后检测并比较甲、乙、丙三组小鼠体内激素 C含量的大小关系 , 比较 结果是 。
20 .( 12 分)2022 年欧美爆发了猴痘疫情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该病毒通过皮 肤、受污染的衣服接触和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 。下图是猴痘病毒侵人人体后 ,机体产生的部分免疫过程 示意图 ,其中① λ⑧为相关细胞和相关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








细胞解

靶细





)
(1)图中④细胞的名称为 ,该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 ,第一信号是病原体与其接 触 ,第二信号是 。
(2)物质⑦是 ,与其合成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图中不具有识别抗原能力 的免疫细胞是 (填序号) 。
(3)若某人再次感染猴痘病毒 ,则此人体内发挥重要免疫作用的细胞有记忆 T细胞 ,该细胞再次接触该 抗原时 ,会立即分化为 ,识别并裂解相应的靶细胞。
21 .( 14 分)贵州从江县一直沿袭着"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批鸭" 的稻鱼鸭共生的养殖方式 ,这一 农业文明体系的" 自治"系统和内在的平衡机制维护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区别稻鱼鸭群落和普通水稻农田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2)鱼食用水稻田中的杂草 ,撞击禾杆的时候 ,危害水稻的稻飞虱会掉下来被鱼吃掉 ,从能量流动的实践 意义的角度分析 ,水稻田中养鱼的意义是 。鸭和鱼的粪便可以作为肥 料肥田 ,这离不开 (填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该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是 。
(3)水稻田中的害虫、杂草、小虾(杂食性动物)等是鸭子上好的饲料 ,鸭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 。鸭摄人食物后能量的去向除了粪便中的能量和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外 ,另一去向是 。
生物 第 3 页(共4 页)
生物 第 4 页(共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