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 ATP 和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荧光素与 氧发生化学反应,发出荧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ATP 是由磷酸、核糖和腺嘌呤等单体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B .萤火虫发光细胞中ADP 转化为 ATP 所需能量均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
C .ATP 和荧光素酶均可为荧光素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 .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的 2.下列细胞中,不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 )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 口腔上皮细胞 D.受精卵
3. 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乙、丙两试管加入干酵母后应煮沸
B. 实验自变量为是否通入氧气
C. 实验因变量为是否产生 CO2
D. 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 O2
4.如右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以结构 A 的形式来增大膜面积
B .在结构 A 上产生 O2 时,需要 ATP 供能
C. 若供给 14CO2 ,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 CO2→C3→ 甲
D .若停止 CO2 供应,则一段时间内 C3 减少,C5 增加
5.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的过程伴随 ATP 的合成
B .酶的合成离不开 ATP ,ATP 的合成离不开酶
C .真核细胞中合成 ATP 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可以合成 ATP ,但不能合成酶 6.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密闭装置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 葡萄糖减少了 amol ,气体总量增加了 bmol ,以下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 0 .5bmol
B .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 的量为 (6a-b) mol
C .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的量为 (6a-2b) mol
D .细胞呼吸消耗的 O2 的量为 (6a-3b) mol 7.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物质。 下列错误的是 ()
A .b 和 g 不是同一种物质
B .b 的组成元素全部来自 a
C .光能可经 d 转化为 h 中稳定的化学能
D .若突然增大 g 的含量,则短时间内d 的含量增大
8.ATP、GTP、CTP 和 UTP 是细胞内的四种高能磷酸化
合物,它们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碱基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 不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B .一分子 GTP 中含有 2 个不稳定的特殊化学键
C .CTP 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D .UTP 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有尿嘧啶
9. 刚采摘的新鲜糯玉米立即放入 85℃水中热烫处理 2 分钟,可较好地保持甜味,其原因是加 热会 ()
A .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B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活性
C .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D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 10.将同一菠菜叶片用打孔器打成叶圆片若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在不 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 1h ,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 1h (光照强度相同) ,再测其质量变 化,得到如下结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29℃
B .光照时,第一、二、三组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 .光照时,第四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 .光照时,第四组合成葡萄糖总量为 3mg 11.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 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影响因素为光照强度,M 表示 CO2 浓度,则 M1>M2>M3
B .若影响因素为光照强度,M 表示温度,则 M1>M2>M3
C.若影响因素为 CO2 浓度,M 表示光照强度,则 M1>M2>M3
D .若影响因素为光照强度,M 表示 CO2 浓度,当光照强度为 Q 时, 同一叶肉细胞叶绿体 中 NADPH 和 ATP 的含量 M112. 某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之比为 1 ∶2 ∶2 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纺锤体出现 B.染色体移向两极 C.细胞板形成 D.新的核膜出现 13.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 PH 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 段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的反应物浓度,BC 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酶的浓 度
B .如果实验温度升高 10℃重复试验,则图中A 点的位置将下移
C .如果从乙点开始,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 B 点会上升
D .曲线 BC 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随着反应浓度的增加,酶已经完全被分解了 15. 阿尔兹海默症,简称 AD ,亦称老年痴呆症。AD 病人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是脑组织中出 现的淀粉样斑块沉积,它是由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被γ-分泌酶切割后产生的Aβ多肽逐渐 聚集形成的,一直以来,抑制γ-分泌酶的切割活性,减少淀粉样斑块沉积都是一个重要的 治疗 AD 的策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药物研发中,可以将通过调节γ-分泌酶活性来治疗疾病作为一种研究思路
B .人体可以在胞内合成γ-分泌酶,但在胞外无法合成
C . γ-分泌酶在合成的过程中不需要 ATP 的参与
D . γ-分泌酶只能识别并切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不能切割Aβ多肽 16.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时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B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 NaOH 溶液浓度相同,作用不相同
C .用纸层析法分离出的 4 条色素带中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呈黄绿色
D .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17.在弱光照条件下黄瓜叶片的颜色更浓绿。研究小组提取并分离正常光照和弱光照条件下 黄瓜叶片中的色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弱光照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是黄瓜对光的适应
B. 提取色素时,加入 CaCO3d 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
C .色素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进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D .滤纸条上的黄绿色条带是由叶绿素 b 扩散形成的
18.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可测定叶绿体悬浮液的净光合速率
B .向悬浮液中滴入少量 NaHCO3 溶液,NADPH 含量下降
C .突然改用等强度红光照射 C3 含量上升
D .改变悬浮液中 pH 对氧气释放无影响 19.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其中 A 、B 、C 是不同时期的细胞。下 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C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B .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 B 细胞可看到整个分裂过程
C .若要将 C 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则需将装片向上移动
D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短,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 20.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 A 品种小麦植株分为 5 组,1 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 另 4 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中午 12:30 时各组叶 片的净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B .中午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C .若适当提高实验组 4 的环境相对湿度一定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
D .从该实验可以得出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31℃
二、填空题:共 60 分
21. (7 分,每空各 1 分) 下图表示用新鲜土豆研磨液探究 pH 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装置
(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是 。(答出两点 即可)
(2)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中,将下列序号填入正确 的操作过程: →加入过氧化氢→ → →检测产物的量。
①加入过氧化氢酶②加入 pH 缓冲液③保温并计时
(3)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 。
(4)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应增加对照实验:用 溶液代替新鲜土豆研磨液,
其他条件不变。
22. (16 分,除标记外,每空 1 分) 图 1 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 生理过程,图 2 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 图 1 中过程①表示 H2O 通过生物膜进入叶绿体,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过程
③发生的场所是 ,其上分布着捕获光能的色素,分离这些色素的原理是 (2 分) ,其中类胡萝 卜素主要吸收 光。
(2) 图 1 中过程⑤产生的 C3 表示的化合物名称是 ,过程③~⑦中,能产生 ATP 的 是 ( 2 分) ,若用 CO2 提供给叶肉细胞追踪 C 的转移,则其转 移途径是 (2 分) 。
(3) 图 2 中 a 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有__ ___ (2 分),d 点时植物的真正光 合速率是___ __ (CO2 mg/ 100cm2. h) (2 分),在光照强度大于 klx (2 分) 时, 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
23. (12 分,除标记外,每空 1 分) 下图 A 、B 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及其分裂期的 示意图。
(1) 图 A 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2) 图 B 中的时期在图 A 中的 段,图 B 细胞中有染色体 个、染色单体 个。 染色体观察和计数的最佳时期是 期。
(3)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两个不同点,分别发生在 (填时 期)。
(4)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出现的结构是 ,该结构的出现与 (细胞器) 有关。
(5) 某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发现细胞好像都处于细胞 分裂间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_。
(6) 另一个同学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应观察的区域是 ,根尖其他三个区域分别是根冠、伸长区和成熟区,它们都是由该区域的细 胞经过分裂和分化过程形成的,它们所含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相同/不同)。
24. (13 分) 下图中甲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丙图为酵母菌在不 同 CO2 浓度下的 CO2 释放速率。请据图回答:
(1) 甲图中,E 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动物细胞可以进行的过程为 阶 段 (填字母)。
(2) 甲图中 C 、D 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乙图中的 (填序号)。
(3) 甲图中从 A 阶段到产生 E 物质的阶段的呼吸方式是 ,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2 分)。
(4) 丙图所示过程中,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试解释 C 点出现的原因 (2 分) 。
(5) 人体剧烈运动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5:3 ,则人体产生的 CO2 和消耗的 O2 之比是 (2 分) ;剧烈运动后,人体会有酸胀的感觉,原因是 (2 分) 。
25. (12 分,除标记外,每空 1 分)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某 兴趣小组利用葡萄糖,并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 1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装置 1 测量的是 ,装置 2 测 量的是 。
(2) 可用 检测装置中是否产生了酒精,若产生了酒精,实验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温度 (填“会”或“不会”) 发生变化。
(3) 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和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若装置 1 中的液滴不移动, 装置 2 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培养液中酵母菌 ;若装置 1 中的液滴左移, 装置 2 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培养液中酵母菌 。
(4) 有一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 O2 时,产生的酒精和 CO2 的量如图 2 所 示。当氧浓度为 a 时,酵母菌细胞呼吸只进行 ;当氧浓度为d 时,酵母菌只进行 ;当氧浓度为 c 时,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的占 ( 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