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宋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2.列举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贸易繁荣的史实。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完成时间。
4.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学习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
学习难点:商业贸易的繁荣
自主学习: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1)南方 较少。(2)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 。2.表现:(1)从越南引进 ,成熟早,抗旱力强。
(2)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3)长江下游和 成为重要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4)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
(5) 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 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3.造船业: 、 、______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1)最大的是 和杭州。(2)出现了早市和 。
(3)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 。
2.海外贸易:(1)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 半岛和非洲东岸。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 加以管理。
3.纸币产生:
(1)产生: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到 最后完成。
2.影响:中央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地区。
合作探究: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请你简要分析其原因。
巩固检测:
1.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小米 D.玉米
2.宋朝时,我国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
A.广州、泉州 B.东京、洛阳 C.东京、杭州 D.北京、泉州
3.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出自“瓷都”。我国“瓷都”是指( )
A.河北曲阳 B.河南妆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5.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 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6.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巡检司
7.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业的发展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8.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9.“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黄河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两宋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什么流域。
材料二指宋朝进行的什么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有哪些著名的大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