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二课时
穷 人
14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
2.心神极为不安。( )
3.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
4.指神力的护卫帮助。( )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汹涌澎湃
保佑
根据意思写词语
课堂演练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在这段环境描写中读出了什么?
勤劳能干
这段环境描写可以让你感受到桑娜怎样的品质?
生活十分辛劳
桑娜一家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
他们一家十分贫穷,渔夫要冒着风暴出海打渔,两人终日辛苦劳作,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找出小说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桑娜?
标点符号的特别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2.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3.我嘛……缝缝补补……( )
4.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 )
A
B
C
D
标点符号的特别
六个问号,四个感叹号,七个省略号,将桑娜内心的自责、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一读
作者直接写桑娜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了回去,那种义无反顾不是更能体现桑娜的善良吗?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写桑娜的纠结和忐忑不安呢?
通过细腻地刻画人物最真实、最平凡的一面,表现出桑娜复杂的情绪,才让人深刻体会到桑娜在困难面前作这样的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更加衬托出桑娜的善良品质,使得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同桌分工朗读小说的第12—23自然段,说一说从渔人夫妇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练笔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2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恩,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5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26“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27“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小说最后定格在这个画面。展开想象,说一说:桑娜一家将会过上怎样的日子?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
抱怨 埋怨
1.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该( )别人。
2.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抱怨
埋怨
课堂演练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3.桑娜一家( )生活十分艰难,(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4.渔夫(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尽管
还是
宁可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