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庄子》二则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难点)
【学习过程】:
【达成目标】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
一、音形识记
濠(háo)梁 鯈(tiáo)鱼 请循(xún)其本 汝(rǔ) 既(jì)
二、古今异义
1、安知鱼之乐 古义:
今义:安全。
2、是鱼之乐也 古义:
今义:常用作判断动词。
3、固不知子矣 古义:
今义:结实,牢固。
4、请循其本 古义: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三、一词多义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1、之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我知之濠上也。
2、固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安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四、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表判断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后置,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五、文言句子翻译
1、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请循其本。
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六、成语积累
濠梁之上:意思是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出自《庄子·秋水》。
知识链接:
典故——濠梁观鱼:庄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见白鯈鱼出游从容,因此辩论是否知鱼之乐。后遂用“濠梁观鱼、濠上观鱼、观鱼”等表示纵情山水,逍遥游乐,或借指游乐之所。
七、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停顿的调配 ;随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达成目标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
八、活动探究,深度感知
1.梳理思路: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答:
2.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答:
3.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了吗?
答:
4.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
5.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答:
【预习小测】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子/固非/鱼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 ) 鲲( ) 徙( ) 抟扶摇( )
濠梁( ) 鲦鱼( ) 循其本( ) 汝(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 )(2)志怪者也:(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野马也: ( )
4.下列各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我知之濠上也。 C.北冥有鱼。 D.是鱼之乐也。
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答:
(2)亦若是则已矣。
答:
6.下列各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南冥者,天池也。
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
【阅读与赏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答: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答: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
3.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4.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答:
【参考答案】
八、活动探究,深度感知
1.梳理思路: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答:
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还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2.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答:
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3.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了吗?
答:
庄子:感性,自由快乐,善于辩论。
惠子:喜欢辩论,理性 ,思维逻辑性强,认真。
4.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5.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答:
宣扬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预习小测】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子/固非/鱼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答案】D
【解析】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 ) 鲲( ) 徙( ) 抟扶摇( )
濠梁( ) 鲦鱼( ) 循其本( ) 汝( )
【答案】北冥( míng) 鲲(kūn ) 徙(xǐ ) 抟扶摇(tuán) 濠梁(háo) 鲦鱼(tiáo) 循其本(xún) 汝(rǔ)
【解析】学习文言文,要注意积累重要实词,能读准,知道含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 )(2)志怪者也:(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野马也: ( )
【答案】(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记载。(3)盘旋飞翔。(4)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解析】要准确掌握重要实词的含义,尤其是古今异义词,明确古义,才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4.下列各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我知之濠上也。 C.北冥有鱼。 D.是鱼之乐也。
【答案】 C
【解析】“冥”同“溟”,海。
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答:
(2)亦若是则已矣。
答:
【答案】 (1)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2)古义:这样;今义:对,正确 (跟“非”相对)。
【解析】要善于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6.下列各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南冥者,天池也。
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
【答案】B
【解析】由形式上很容易判断,B与例句相同,均为判断句式。
【阅读与赏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答: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答:
【答案】(1)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在尽可能遵循原文的基础上,要依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适当调整。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
【答案】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心境。
【解析】抓住“愉悦”回答即可。
3.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答案】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解析】惠子的“安知”是“怎知道”的意思,而庄子却故意曲解,将“安知”说成“哪里知道”,偷换概念,摆脱追问。可见其机智灵活。
4.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答:
【答案】宣扬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解析】本题考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阅读文言文,不能只停留于字词的理解,更要理解文中蕴含的思想,理解圣人的胸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庄子》二则同步分层练习(原卷)
一、积累与应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 鲲(kūn) 羽翼(yì)
B.迁徙(xǐ) 尘埃(āi) 濠梁(háo)
C.遵循(xún) 汝辈(rǔ) 抟扶摇(tuán)
D.齐谐(xiè) 鹏鸟(péng) 正色邪(yé)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南冥者,天池也
4.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子之不知鱼之乐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鲦鱼出游从容 D.请循其本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翻译:你并不是鱼,你没法儿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肯定的!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C.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翻译: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D.庄子曰:“请循其本。”
翻译:庄子说:“请遵循事物的根本。”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8.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力辩、惠子的巧辩,他们都是能言善辩的高手。下面,我们也来训练一下语言的表达能力吧!
八年级(3)班的王昌同学最近遇到了麻烦事:他经商的父亲赔钱了,欠了一身债,不想让成绩中等的王昌上学了。王昌同学的学业就要被毁掉了,请你为他尽一份力吧!
(1)如果班上派你去和他的父亲见面,你打算怎样去说服他的父亲让王昌继续上学呢?
(2)他的父亲被说服后,你若是王昌的班主任,你会怎样劝他努力学习,力求上进呢?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志怪者也(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4)去以六月息者也(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4.《庄子》中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观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三、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相梁》)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
A.惠子相梁(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 D.请循其本(本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鹓鶵 其如土石何
B.夫鹓鶵发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拔山倒树而来
D.我知之濠上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乙】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四、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①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注释】①斥鷃:斑鸠之类的小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怒而飞( ) (2)志怪者也( )
(3)去以六月息者也( ) (4)此亦飞之至也(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2)此小大之辩也。
3.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鹏和斥鷃的形象。
21《庄子》二则同步分层练习(解析卷)
一、积累与应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 鲲(kūn) 羽翼(yì)
B.迁徙(xǐ) 尘埃(āi) 濠梁(háo)
C.遵循(xún) 汝辈(rǔ) 抟扶摇(tuán)
D.齐谐(xiè) 鹏鸟(péng) 正色邪(yé)
【答案】D
【解析】D项,注音不完全正确。“谐”应读xié。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答案】D
【解析】D.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全,完全、完备。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南冥者,天池也
【答案】B
【解析】 B项,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A项,“怒”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用力鼓动翅膀”。C项,“怪”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怪异的事情”。D项,“天”是名词用作形容词,意为“天然的”。而B项中的“邪”是通假字,同“耶”,句末语气词。
4.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子之不知鱼之乐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答案】A
【解析】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例句与A项中的“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他三项均译为“的”。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鲦鱼出游从容 D.请循其本
【答案】A
【解析】考查文言文中词语的意义变化。A项,“怒”是“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生气;气愤;气势盛”的意思。故答案为A。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翻译:你并不是鱼,你没法儿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肯定的!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C.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翻译: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D.庄子曰:“请循其本。”
翻译:庄子说:“请遵循事物的根本。”
【答案】D
【解析】D项,翻译不正确。“请循其本”的意思是“请追溯话题本源”。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C项,《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故答案为C。
8.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力辩、惠子的巧辩,他们都是能言善辩的高手。下面,我们也来训练一下语言的表达能力吧!
八年级(3)班的王昌同学最近遇到了麻烦事:他经商的父亲赔钱了,欠了一身债,不想让成绩中等的王昌上学了。王昌同学的学业就要被毁掉了,请你为他尽一份力吧!
(1)如果班上派你去和他的父亲见面,你打算怎样去说服他的父亲让王昌继续上学呢?
(2)他的父亲被说服后,你若是王昌的班主任,你会怎样劝他努力学习,力求上进呢?
【答案】(1)示例:叔叔,我知道您家现在特别困难,理解您的苦衷。但是,叔叔,您想过吗?如果现在您放弃了王昌的学业,那他还会和您一样过这种日子,他也将无力培养下一代成才。叔叔,您说呢?
(2)示例:王昌,你爸爸在这么难的情况下都没有苦了你,让你继续上学,我真佩服他,也为你感到高兴。我也相信,你会成为你父亲的骄傲的,你自己有信心吗?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1)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劝说对象,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必须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这一劝说主题。 (2)劝说对象改为学生,劝说者改为班主任,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到。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志怪者也(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4)去以六月息者也( )
【答案】(1)记载(2)迁移(3)向上(4)离开
【解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志”在这里是“记载”的意思。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答案】(1)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4)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解析】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时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怒”“垂”“抟”“扶摇”“息”苍苍”等词语的翻译,同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的翻译,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一判断句的翻译。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答案】鲲鹏是“有所待”的,非真正的“逍遥”。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要点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这意在说明鲲鹏也是“有所待”的,也不是真正的“逍遥”。可联系文章的中心来答此题。
4.《庄子》中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观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答案】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異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艺术手法。本文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然而,其却能“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的想象,的确了不得。想一想吧,面对浩瀚宇宙,人类假如没有想象,无论怎么解释宇宙都空洞苍白难于理解,更别说上九天了。另外,庄子的想象里有夸张、有对比、还有寓言,这些都是庄子独到的地方。
【参考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啊;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种鹏鸟呀,在海动风起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当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一扇动翅膀激起的水花就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北海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这是它的本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旷辽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像这样罢了。
三、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相梁》)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
A.惠子相梁(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 D.请循其本(本心)
【答案】D
【解析】D项,“本”在这里应译为“本原”。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鹓鶵 其如土石何
B.夫鹓鶵发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拔山倒树而来
D.我知之濠上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B
【解析】B项,两个“于”均译为“从”。A项,它,它的/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C项,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它,指这件事/动词,去、到。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乙】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答案】C
【解析】C项,错在“惠子与庄子……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答案】(1)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2)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中,第(1)句中的关键词为“或”是“有人”的意思;“子”是“你”的意思。第(2)句中的关键词为“是”在这里是“这”的意思。
【参考译文】
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四、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①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注释】①斥鷃:斑鸠之类的小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怒而飞( ) (2)志怪者也( )
(3)去以六月息者也( ) (4)此亦飞之至也( )
【答案】(1)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志:记载 (3)息:气息,这里指风 (4)至:极点
【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查一直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考查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要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类型的题。同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中的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怒”在这里是“用力鼓动翅膀”的意思。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2)此小大之辩也。
【答案】(1)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打算南飞,将要到南海去。
(2)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解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绝”“图”“适”“辩”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的翻译。
3.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鹏和斥鷃的形象。
【答案】大鹏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鹏有崇高理想,“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追求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斥鷃不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目光短浅,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
【解析】把握好文言文中的人物(事物)形象,概括人物(事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事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事物)的性格特征。如“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说明大鹏的硕大无比。斥鷃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可以分析出斥鷃的目光短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庄子》二则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难点)
3.学习庄子的机智、风趣、巧妙的论辩技巧,培养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教学重点】
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北冥有鱼》的鱼是一只硕大无比的鲲,它遨游在浩渺无边的北海,《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小鱼悠然自在。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条鲦鱼引起了一对好友的注意,这对好友围绕水中的鲦鱼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就是庄子和惠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唐玄宗追号“南华真人”,宋徽宗封他“微妙元通真君”。
2.作品简介。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含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3.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因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情趣而很难找到知己。惠子就是庄子一个难得的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博学,对于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一次辩论的场景。
4.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濠梁(háo) 鯈鱼(tiáo) 循(xún)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范读,播放音频,注意停顿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记叙了庄子和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一场辩论。
四、课文释义
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翻译。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
2. 鯈[tiao]鱼:古同“鲦”。白鲦鱼。
3. 从容:悠闲自得。
4. 是:这。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2)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5.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
6. 子固非鱼也:固,本来。
7. 全:完全,确定是。
安.怎么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3)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9.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犹寻。其,话题。本:最初。
10.云者:如此如此。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11.既:既然 已:已经
12.安:哪里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五、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循其本 古义:追溯。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子非我 古义:对男子的尊称。 今义:儿子。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 今义:安定,安全。
子固非鱼也 古义:本来。 今义:结实,牢固。
(二)一词多义
(三)文言句式
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
“知之”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判断句: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精读细研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明确】:围绕的辩题:鱼之乐
庄子观点::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还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观点: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庄子与惠子你来我往的辩论逻辑过程,并体会双方的语气变化。
3.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明确】;面对惠子的步步紧逼,庄子回转话题,偷换概念,在既有“怎么”意,也有“哪里”意的“安”字上做文章,将惠子所问的“怎么知道”故意解释为“哪里知道”,避重就轻,轻易化解了难题,其机智灵活可见一斑。
4.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
【明确】: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儿,便觉得鱼儿也很快乐。他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所以他断定鱼“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5.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做分析。
【明确】: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惠子的思考像作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惠子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欣赏的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是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移情于物,物我两忘。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
七、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而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②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利者;
③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于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2.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
3、这段辩论十分巧妙,请你说说它“巧妙”在何处。
明确:“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除了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
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
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
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4、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明确:宣扬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5、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①追求快乐自由。
②诗意地生活。
……
七、拓展延伸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飞舞的蝴蝶,他感到十分愉快,全然不知自己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自己原来还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彼此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割裂。
八、写作特色
1.采用对话的形式。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将这场论辩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论辩,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却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
九、文章主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 “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观点。
十、课堂检测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huán)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 D.鲦鱼出游从容(tiáo)
2.重点实词。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 。
(3)水击三千里 击: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
(6)亦若是则已矣 是: 。
(7)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 。
(8)请循其本 循: 。
(9)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 。
3.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国人道之 B.以我酌油知之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年与时驰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下列对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B.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C.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D.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6.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①庄子提出观点的句子是: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②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驳斥庄子的句子是:
_____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 。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庄子》二则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2
第二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新课导入
《北冥有鱼》的鱼是一只硕大无比的鲲,它遨游在浩渺无边的北海,《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小鱼悠然自在。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条鲦鱼引起了一对好友的注意,这对好友围绕水中的鲦鱼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就是庄子和惠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难点)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唐玄宗追号“南华真人”,宋徽宗封他“微妙元通真君”。
作品简介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含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因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情趣而很难找到知己。惠子就是庄子一个难得的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博学,对于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一次辩论的场景。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濠梁 鲦鱼 循其本
háo
tiáo
xún
整体感知
点我放课文朗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cóng)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rǔ)/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要求:
疏通文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施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色小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
濠水上的桥。
一种白色小鱼。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悠闲自得。
怎么。
疏通文意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完全,完备。
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完全(是这样)!”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固然。
本来。
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出下文。
已经。
文言知识积累
子非我
安知鱼之乐
子固非鱼也
古义:对男子的尊称。 今义:儿子。
古义:怎么。 今义:安定,安全。
古义:本来。 今义:结实,牢固。
1.古今异义
文言知识积累
固
于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副词,固然)
(副词,本来)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到)
(介词,在)
之
2.一词多义
是鱼之乐也
我知之濠上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鱼之乐”这件事)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文言知识积累
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
判断句:是鱼之乐也。
“知之”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也”表判断。
3.文言句式
精读细研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庄子
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
惠子
鱼之乐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
精读细研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庄子与惠子你来我往的辩论逻辑过程,并体会双方的语气变化。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
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
发出感叹
首先发难
反唇相讥
逻辑推断
偷换概念
辩论
逻辑
语气
轻松愉悦
质疑
针锋相对
胜券在握
从容
精读细研
面对惠子的步步紧逼,庄子回转话题,偷换概念,在既有“怎么”意,也有“哪里”意的“安”字上做文章,将惠子所问的“怎么知道”故意解释为“哪里知道”,避重就轻,轻易化解了难题,其机智灵活可见一斑。
3.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精读细研
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儿,便觉得鱼儿也很快乐。他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所以他断定鱼“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4.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
精读细研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
5.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做分析。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惠子的思考像作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惠子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欣赏的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是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移情于物,物我两忘。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2.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
合作探究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观点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利者。
合作探究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三: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
合作探究
2.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
【惠子】
【庄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巧辩
尚美
超然
氛围: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文章主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 “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观点。
拓展延伸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飞舞的蝴蝶,他感到十分愉快,全然不知自己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自己原来还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彼此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割裂。
《庄子》典故
课后思考与拓展
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飞往南海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联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课后思考与拓展
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一妙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了“危机”。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庄子回答“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言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课后思考与拓展
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觉得鱼儿也很快乐。同时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了。
课后思考与拓展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请循其本
1.怒:振奋。这里指有力鼓动翅膀。
2.志:记载。
3.安:如何,怎么。
4.循:追溯。
课后思考与拓展
四、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yōng】》,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①犹能畏后生②,丈夫未可轻年少。
①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下诏尊称孔子为“宣父”。
②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李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庄子》中的大鹏形象。他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
课堂检测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huán)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
D.鲦鱼出游从容(tiáo)
【解析】A抟(tuán);BCD正确。
A
课堂检测
2.重点实词。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 。
(3)水击三千里 击: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
(6)亦若是则已矣 是: 。
(7)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 。
(8)请循其本 循: 。
(9)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 。
悬挂
迁移
拍打
盘旋飞翔
离开
这样
固然
追溯
代词,鱼的快乐
课堂检测
3.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国人道之 B.以我酌油知之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年与时驰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
【解析】C项中的“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际意义。其他三项的“之”都是代词,与例句用法一致。
B
【解析】 B项,“与”是“随同”的意思,其他三项“与”是“和”的意思。
课堂检测
5.下列对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B.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C.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D.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解析】C项不正确,应改为: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好辩”拥有不同的生活情趣。
C
课堂检测
6.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①庄子提出观点的句子是: 。
②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驳斥庄子的句子是:
。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板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
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
发出感叹
首先发难
反唇相讥
逻辑推断
偷换概念
机智巧辩
趣意盎然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