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中考地理信息试卷(3)(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安徽省中考地理信息试卷(3)(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8 21: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安徽省中考地理信息试卷(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我国幅员辽阔,内部按照特征不同,划分为四大区域。掌握他们的特征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 自然条件差异 B. 地理位置差异 C. 人文地理景观差异 D. 以上差异都是
读某区域的人口分布示意图及N半岛代表性的服饰、景观及宗教建筑物。完成2~4题。
2. 人口密度100人/千米2以上的地区,一般都分布在(  )
A. 高海拔地区 B. 高纬度地区 C. 中低纬度地区 D. 内陆地区
3. 图中N半岛上的居民通用的语言和主要信仰的宗教以及人种分别是(  )
A. 英语 佛教 黄色人种 B. 阿拉伯语 基督教 黑色人种
C. 汉语 伊斯兰教 混血人种 D.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白色人种
4. 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穿长袍、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该习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 美观休闲能保暖 B. 地形崎岖宜行走 C. 炎热干燥多风沙 D. 狩猎探险真方便
读“我国南、北方景观图”,完成5-6题.
5. 我国“南船北马”的传统交通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
A. 南北气温高低的差异 B. 南北人口分布的差异
C. 南北植被类型不同 D. 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
6. 导致我国南、北方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技术 C. 气候 D. 土壤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极富特色的地区之一。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7-8小题。
7. 图中交通线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盆地边缘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B. 盆地边缘距离较短,运输成本少
C. 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建设成本小 D. 盆地边缘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8. 有关该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为内流河 B. 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
C. 径流量上游小于下游 D. 夏季有断流现象
读印度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9-10小题。
9. 据图判断,加尔各答发达的工业部门是(  )
A. 石油加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电子工业 D. 棉纺工业
10. 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关于该工业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当地丰富的能源资源基础上形成的 B. 平原地形,地势低平,环境优美
C. 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 D. 海运发达,便于产品出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 ;B ;C ;D 。
(2)我国辽阔,地理环境的差异很大。根据各地 、 和 等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地形以 和 为主,地势低缓,因受 带来的降水影响,气候比较湿润。
(4)A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该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 、荒漠草原、荒漠。
(5)B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有可卧雪御寒、能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著名畜种 。
12. 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A是 ______ 山脉,同时也是 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 ______ (“迎风坡”或“背风坡”);有“紫色盆地”之称的B是 ______ 盆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 ______ 之国”。
(2)C为 ______ 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交通不便,是我国贫困地区集中分布区之一。其上的 ______ 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是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3)上海所在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 ______ 之乡”,该区域农业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______ 、 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等。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比重表
材料二 我国省级行政区域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南北分布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
(2)由材料一可知,影响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为此,我国修建了________工程。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资源条件评价最好的是山西省和________________,云南省的资源条件评价为________。
(4)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在生活中应如何行动: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2~4.【答案】C、D、C
【解析】
2. 【分析】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此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结合地图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读图可知,人口密度在 100 人 / 千米 2 以上的地区主要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这些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故选: C 。
3. 【分析】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该半岛上的居民通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该题考查阿拉伯半岛的人文地理特征,属于中考常考题,要引导学生重点记忆。
【解答】 依据位置,图中 N 所示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该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该半岛上的居民大多为白种人,居民通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故选: D 。
4. 【分析】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居民服饰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和服饰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穿长袍、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其原因是该地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白色有利于反射阳光,宽大能够很好的透气。 故选: C 。
5~6.【答案】D、C
【解析】
5. 【分析】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记忆秦岭 - 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解答】 由于南方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习惯,北方地区降水稀少,河流湖泊分布少,人们的交通以陆运为主,传统的交通工具是马拉大车;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湖泊众多,历史上人们多以水运为主,如今形成了“南船北马”的交通特点,可见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
故选: D 。
6. 【分析】 我国南方和北方耕地类型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该题考查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类型有明显差异的原因,要认真分析.
【解答】 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类型、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因此导致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条件。根据题意。 故选: C 。
7~8.【答案】A、A
【解析】 解: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图中交通线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盆地边缘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故选: A 。
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的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新疆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的地带,分布着众多的绿洲,绿洲是新疆的主要农业区。
本题考查新疆气候对人口、城市及交通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新疆的降水特点。
解: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可知,该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径流量上游大于下游;冬季有断流现象。 故选: A 。
9~10.【答案】B、C
【解析】 解:读图可知,加尔各答附近的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主要发展的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等。 故选: B 。
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恒河三角洲地区盛产黄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麻纺织工业,其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孟买,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
本题考查印度的工业及分布,结合地图答题即可。
解: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该城市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 C 正确;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上,该地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该城市位于内陆地区,海运不发达, ABD 错误。
故选: C 。
11.【答案】( 1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 3 )平原;丘陵;夏季风;( 4 )干旱;草原;( 5 )高寒;牦牛。
【解析】 解:( 1 )依据位置,图中 A 为西北地区, B 为青藏地区, C 为北方地区, D 为南方地区。
( 2 )我国辽阔,地理环境的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等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 3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低缓,因受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影响,气候比较湿润。
( 4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该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5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有可卧雪御寒、能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著名畜种牦牛。
12.【答案】秦岭 800 迎风坡 四川 天府 云贵 云南 鱼米 地形平坦 土地肥沃
【解析】 解:读图可知:
( 1 )依据位置,图中 A 为秦岭,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重要分界线,秦岭也是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秦岭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北侧;有“紫色盆地”之称的 B 是四川盆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
( 2 ) C 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 3 )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该区域农业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等。
故答案为:( 1 )秦岭; 800 ;迎风坡;四川;天府;( 2 )云贵;云南;( 3 )鱼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 - 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 2/3 以上。
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概况,在把握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地形区分布及特点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1)不均匀
(2)水资源短缺 南水北调
(3)内蒙古自治区 较好
(4)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碗筷、少用白色塑料制品、循环使用资源等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域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
( 1 )由表可知,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匀。
( 2 )由表可知,影响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水资源短缺,为此我国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
( 3 )由图可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资源条件评价最好的是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的资源条件评价为较好。
( 4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作为中学生,应该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碗筷、少用白色塑料制品、循环使用资源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