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7张PPT)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默写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课标文言文梳理及训练
九年级上册
第15篇 岳阳楼记(2010与课内文对比)
北宋·范仲淹
【背诵提示】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九年级上册
古今对译
.&1& &2& .
.&3& &4& .
.&3& &4& .
.&5& &6& .
课下注释
①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②越:到。
③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④具:同“俱”,全、皆。
⑤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
⑥属:同“嘱”,嘱托。
⑦胜状:胜景,美景。胜,美好。
⑧浩浩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⑨际涯:边际。
⑩晖:日光。
大观:壮丽景象。
然则:如此……那么。
极:至、到达。
迁:贬谪、降职。
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得无:表推测。
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霏(fēi)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开:指天气放晴。
排空:冲向天空。
曜(yào):光芒。
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倾,倒下。摧,折断。
冥冥:昏暗。
国:指国都。
景:日光。
万顷:极言广阔。
集:停息。
鳞:代指鱼。
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白芷。汀,小洲。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一:全。
璧:圆形的玉。
何极:哪有尽头。
偕:一起。
把:持、执。
求:探求。
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结构图解】
【文章中心】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写作特色】①句式对仗工整,多用骈句,兼用散句,长短结合,语言整齐而富有气势。②兼用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③用对比的手法写景、状物、抒怀。
【文学常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正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知识盘点
字词梳理
1.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__同____,意思是:________
具
俱
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同____,意思是:______
属
嘱
嘱托
2.古今异义
(1)越明年
古义:____ 今义:越过
到
(2)增其旧制
古义:______ 今义:制度
规模
(3)横无际涯
古义:______ 今义:与“竖”相对
宽阔
(4)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______ 今义:准备
详尽
(5)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______ 今义:国家
国都
(6)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______ 今义:景色
日光
(7)沙鸥翔集
古义:______ 今义:聚集
停息
(8)宠辱偕忘
古义:______ 今义:偏爱
荣耀
(9)是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与“退”相对
在朝廷做官
(10)微斯人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微小
如果没有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原意为:太守,州郡的长官,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太守/州郡的长官
②忧谗畏讥
原意为:坏话,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
说坏话
(2)名词作状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原意为: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
“后”原意为:时间或次序在后的(跟“先”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
在……之前
在……之后
4.一词多义
(1)通:①政通人和 ______
②然则北通【F】巫峡 ______
顺利
通向
(2)和:①政通人和 ______
②至若春和【F】景明 ______
和乐
和煦
(3)观:①予观【F】夫巴陵胜状 ____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
看
景象
(4)极:①南极潇湘 __________
②感极【F】而悲者矣 ______
③此乐何极 ______
至、到达
极点
尽头
(5)空:①浊浪排空 ______
②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
天空
消散
5.重点实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______
贬官
(2)百废具兴【F】 兴:______
兴办
(3)增其旧制 增:______
扩大
(4)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______
胜状:____________
美好
胜景,美景
(5)横无际涯 际涯:______
边际
(6)朝晖夕阴 朝:______
晖:______
阴:______
早晨
日光
昏暗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__________
壮丽景象
(8)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______________
如此……那么
(9)迁客骚人 迁:____________
迁客:____________________
骚人:__________
贬谪、降职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泛指文人
(10)得无异乎 得无:________
表推测
(11)若夫淫雨霏霏 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淫雨:__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连绵不断的雨
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12)连月不开 开:____________
指天气放晴
(13)浊浪排空 排:______
冲向
(14)日星隐曜 曜:______
光芒
(15)樯倾楫摧 倾:______
摧:______
倒下
折断
(16)薄暮冥冥 薄:______
冥冥:______
迫近
昏暗
(17)则有去国怀乡 去:______
离开
(18)波澜不惊 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19)一碧万顷 万顷:__________
极言广阔
(20)沙鸥翔集 集:______
停息
(21)锦鳞游泳 锦鳞:__________
美丽的鱼
(22)岸芷汀兰 芷:______
汀:______
白芷
小洲
(23)郁郁青青 郁郁:______________
形容草木茂盛
(24)而或长烟一空 一:____2010
全
(25)静影沉璧 璧:__________
圆形的玉
(26)此乐何极 何极:__________
哪有尽头
(27)登斯【F】楼也 斯:____
这
(28)宠辱偕忘 偕:______
一起
(29)把酒临风 把:________2010
临:______
持、执
迎着
(30)予尝【F】求古仁人之心 尝:______
求:______
曾经
探求
(3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________
指朝廷
(32)是【F】进亦【F】忧,退亦忧 是:________________
亦:____
代词,这,这样
也
(33)吾谁与归 归:______
一道
6.文言虚词
(1)之: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________
代词,代指“这件事”
结构助词,的
(2)以: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以物喜 ____________
连词,表目的,来
介词,因为
(3)则: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______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副词,就是
连词,表承接关系,就
连词,与“然”连用,表承接,如
此……那么
(4)乃重修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
连词,于是,就
(5)何:①此乐何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相当于“哪,哪里”
代词,相当于“为什么”
代词,相当于“什么”
(6)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020甘肃省卷)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判断句)
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010安徽)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倒装句·定语后置)
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0.微斯人,吾谁与归?(倒装句·宾语前置|2022陕西)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问题探究
◆句子摘录
1.文中写湖光月色交相辉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2.本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__________”的感情。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语句填空,每空4字)
感极而悲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3.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化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文中从空间角度表现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时间角度表现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内容理解
5.概括文章第4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安徽)
主要描写了洞庭湖白天、夜晚的湖光春色
6.文章3、4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情绪,再加上天气恶劣就会“感极而悲”。天气好的时候登上这座楼,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就会“心旷神怡”。
7.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8.本文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是普天同乐。
◆写作特色◆
9.第5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主旨情感
10.《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和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1.“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课后习题)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先忧后乐”,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先忧后乐。
课内外对比拓展练
【甲】《岳阳楼记》第2段。
【乙】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①《湘中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②,则觞③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
湘水又北迳④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芙容峰最为竦杰⑤,自远望之,苍苍⑥隐天。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①罗君章:晋耒(lěi)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著有《湘中记》。②阳朔:地名,在广西,以风景秀丽驰名中外。③觞(shāng):酒杯。④迳:同“径”。⑤竦杰:高耸。竦,同“耸”。⑥苍苍:苍茫。
◆字词迁移练◆
迁移字词 课内链接 释 义
1.至 至洞庭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____
2.若 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 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
到
好像
◆文意对比练◆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如【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湘水起始处的狭窄和流速之缓。(用文章原文语句回答)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湘水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舟
4.【甲】【乙】两文虽都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美景,但写作目的和情感却略有差异,请简要分析。
【甲】文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景,“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转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写“览物之情”。
【乙】文直观生动地描绘了湘江水的发源和特点,体现了洞庭湖山水的独特地貌。
温馨提示 请完成《刷分小卷》P16第15篇《岳阳楼记》练习题
第16篇 醉翁亭记(2016、2010与课内文对比)
北宋·欧阳修
【背诵提示】朗读并背诵课文。
古今对译
.&7& &8&
课下注释
①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 琊(láng yá)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
③回:曲折、回环。
④临:居高面下。
⑤意:意趣,情趣。
⑥霏:弥漫的云气。
⑦云归而岩穴暝(míng):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暝,昏暗。
⑧芳:花。
⑨秀:茂盛。
⑩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伛偻(yǔ lǚ)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洌(liè):清。
蔌(sù):菜蔬。
陈:陈列,摆开。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弈(yì):下棋。
觥(gōng)筹: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苍颜:苍老的容颜。
颓然:倒下的样子。
阴翳(yì):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谓:为,是。
【结构图解】
【文章中心】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叙述游人之乐,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景,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写作特色】①文字简练、平易流畅、委婉有致、摇曳生姿。“文字简练”,如“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平易流畅”体现在本文语言生活化、口语化。“委婉有致”和“摇曳生姿”主要体现在句式错综、表意深婉、抒情绵长等方面。②多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文章用对偶写景,用散句收束,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是对偶
句,“晦明变化者”就是散句,对偶和散句结合,构成错综之美。③巧用虚词。文中用了21个“也”,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叙事抒情风格,大量“而”的使用,起到了减慢节奏、舒缓语气、轻微转折等作用。
【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在北宋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艰涩的文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著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集》等。
知识盘点
字词梳理
1.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意思,主意,心意
意趣,情趣
(2)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______ 今义:散发
开放
(3)佳木秀而繁阴
古义:______ 今义:清秀,聪明
茂盛
(4)非丝非竹
①丝:古义:________ 今义:丝线
弦乐器
②竹:古义:________ 今义:竹子
管乐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山【F】行六七里
原意为:山路,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沿着山路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原意为:翅膀,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像鸟张开翅膀
③杂然而前【F】陈者
原意为:前面(跟“后”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
在面前
(2)名词用作动词
①名【F】之者谁
原意为:名字,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
取名,命名
②故自号【F】曰醉翁也
原意为:名号,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
起名号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原意为:快乐,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以……为快乐
3.一词多义
(1)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
②临【F】溪而渔 __________
居高面下
到,靠近
(2)谓:①太守自谓也 ______
②太守谓谁 ________
命名
为,是
(3)归:①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
②朝而往,暮而归【F】 ______
聚拢
返回
(4)乐:①而乐【F】亦无穷也 ______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F】也 ____________
乐趣
快乐,高兴
4.重点实词
(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
环绕
(2)林壑尤【F】美 尤:____________
尤其,特别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___________
秀:______
茂盛的样子
秀丽
(4)峰回路转 回:____________
曲折、回环
(5)饮少辄【F】醉 辄:__________
就、总是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______
寓:______
领会
寄托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____________
开:______
弥漫的云气
散开
(8)云归而岩穴暝 岩穴:__________________
暝:______2010
山洞,这里指山谷
昏暗
(9)晦明变化者 晦:____
暗
(10)山间之朝【F】暮也 朝:______
早晨
(11)野芳发而幽香 芳:____2010
花
(12)山间之四时【F】也 时:______
季节
(1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______________
背着东西的人
(14)伛偻提携 伛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5)往来而不绝【F】者 绝:______
断绝
(16)临溪而渔【F】 渔:______
钓鱼
(17)泉香而酒洌 洌:____2016
清
(18)山肴野蔌 蔌:______
菜蔬
(19)杂然【F】而前陈者 杂然:____________
陈:____________2016
错杂的样子
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____________
尽兴地喝酒
(21)弈者胜 弈:______
下棋
(22)觥筹交错 觥:______
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错:______
酒杯
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
的筹码
错杂
(23)苍颜白发 苍颜:____________
苍老的容颜
(24)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____________
倒下的样子
(25)树林阴翳 阴翳:__________________
翳:______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遮盖
(26)醒能述以文者 述:______
文:______
记述
文章
5.文言虚词
(1)然: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表示状态,可译为“……的
样子”
连词,表示转折,然而,但是
(2)于:①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__________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
介词,从
介词,在
(3)乎: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颓然乎其间者 __________
介词,与“在”连用,可译为“在于”
介词,在
(4)也:①环滁皆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助词,表示判断
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感叹
(5)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______________
②朝而往 ______________
③泉香而酒洌 ______________
④杂然而前陈者 ______________
⑤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6)之:①两峰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助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
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
译为“的”
代词,代指“山水之乐”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7)者: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____
②作亭者谁 ________________
③水落而石出者 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助词,表判断
代词,……的人
代词,……的情况
句子翻译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判断句|2020绥化)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022牡丹江)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022云南)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2021湘西)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5.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判断句|2010安徽)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022怀化、2020新疆)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荫。
7.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判断句|2020山西)
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8.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2016安徽、2021常德)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9.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021丹东)
苍老的容颜,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0.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020张家界)
树林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1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21湘潭、2020株洲)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问题探究
◆句子摘录
1.太守和游人散去以后,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山林美景。“___________”是从视觉的角度写,而“__________”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用原文语句填空)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2.文章第2段写山间不同时间的景色,表现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用原文语句填空)
乐亦无穷
◆内容理解
3.《醉翁亭记》通过________、太守宴、________、太守醉四个场景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感人画面。
滁人游
众宾欢
4.概括文章第2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安徽)
琅琊山朝暮、四季变换的景色
5.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2021湘潭、2020株洲、课后习题)
第一问:①山水之乐;②宴饮之乐;③禽鸟之乐;④滁人之乐;⑤太守之乐。第二问: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不仅在“山水之间”,还寄托在“与民同乐”中。文章通过描写醉翁亭优美的环境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以及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以及寄情于山水,排遣由于被贬官而产生的郁闷之情。
7.文中写景,写滁人与写太守有什么关系?(2020吉林)
写滁州风景优美,是为写太守与百姓出游做铺垫,写滁州百姓出游是为写太守做铺垫,说明此地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和乐,这是太守励精图治、治理有方的结果,表达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写作特色
8.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课后习题)
以“环滁皆山也”总起,然后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之感。
9.本文最后一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来写“乐”?
衬托。作者巧妙地运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主旨情感
10.本文第3段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2016安徽)
太平祥和,与民同乐。
课内外对比拓展练
【甲】《醉翁亭记》第3、4段。
【乙】郑燮,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①,我任②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节选自《郑板桥开仓济民》,有删改)
[注]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字词迁移练◆
迁移字词 课内链接 释义
1.辄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____
2.或 或阻之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______
3.去 去任之日 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______
就
有人
离开
◆文意对比练◆
4.同为地方官,欧阳修和郑板桥在为政一方之时,做法与成效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做法:都能情系百姓,造福一方,为官洁廉,勤政爱民,敢于担当。
成效:因而都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尊重和亲近。
温馨提示 请完成《刷分小卷》P18第16篇《醉翁亭记》练习题
第17篇 *湖心亭看雪(近15年未考)
明末清初·张岱
【背诵提示】朗读并背诵课文。
古今对译
课下注释
①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
②拏(ná):撑(船)。
③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裹、围。毳,鸟兽的细毛。
④雾凇(sōng):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⑤沆砀(hàng dàng):白汽弥漫的样子。
⑥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⑦焉得:哪能。
⑧更:还。
⑨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⑩客此:客居此地。
舟子:船夫。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结构图解】
【文章中心】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湖心亭的奇遇,展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闲情逸趣,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同时也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写作特色】①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②白描手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写景简练传神,极具震撼力。③使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志趣。④语言上数词与量词并用,手法巧妙。
【文学常识】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知识盘点
字词梳理
1.古今异义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跟“黑”相对;光亮,明亮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2.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①大雪【F】三日
原意为:雪花,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
下雪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原意为:客人,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
客居
3.一词多义
(1)更:①是日更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
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还
(2)一:①上下一【F】白 ____
②惟长堤一【F】痕 ____________
全
数词,一道
4.重点实词
(1)湖中人鸟声俱【F】绝【F】 俱:________
绝:______
皆,都
消失
(2)是【F】日更定矣 是:____
更定:______________
这
晚上八时左右
(3)余拏一小舟 拏:__________
撑(船)
(4)拥毳衣炉火 拥:________
毳:____________
裹、围
鸟兽的细毛
(5)雾凇沆砀 雾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沆砀:________________
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
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白汽弥漫的样子
(6)上下一白【F】 白:______
白色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_____
哪能
(8)余强【F】饮三大白而别 强:___________
勉强,尽力
(9)及【F】下船 及:____________
等到、到了
(10)舟子喃喃曰 舟子:______
船夫
(11)莫【F】说相公痴 莫:______
相公: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022恩施州、2021铁岭)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倒装句·状语后置)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问题探究
◆句子摘录
1.文末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的“痴”?(用原文语句回答)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内容理解
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流畅自然,展现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沌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课后习题改编)
第一问: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第二问:此语从金陵客人口中呼出,实则也是作者的心语。作者和金陵人各自认为的“独”被对方的到来所消解,所以有惊讶之语;联系后文,舟子的喃喃之语,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另一种形式的回响。而道出客为“金陵人”,更潜藏着故国之思。
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①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真实的一面;②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③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
◆写作特色
5.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课后习题)
课文写西湖雪景有以下几个角度:①概括式描写(或称为“侧面描写”),即“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②全景式描写(或称为“间接描写”),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几句,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天云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③集合式描写(或称为“动态描写”),即“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把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6.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及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晰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7.文章写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舟子说作者“痴”,虽有世俗之感,却是对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的高度评价,从侧面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的品格。
温馨提示 请完成《刷分小卷》P20第17篇*《湖心亭看雪》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