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
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a和Pb是( )
A. Pa<Pb
B. Pa>Pb
C. Pa=Pb
D. 无法判断
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 B. 乙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大
C. 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 D. 三种液体对容器的压力相等
学好物理好处多,比如随手涂鸦也能兼顾美与科学性。小娟同学想画鱼儿戏水时在水中吐出气泡的情景,聪明的你请帮她在图中选出正确的画法吧(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三图都正确
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将未装满水且密封的矿泉水瓶,先后正、倒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当正立放置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 A ,压力为F A ,当倒立放置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 B ,压力为P B ,则( )
A.P A >P B ,F A >F B
B.P A <P B ,F A =F B
C.P A <P B ,F A >F B
D.P A =P B ,F A <F B
铁块和小桌静止在海绵上,如图甲所示。撤掉小桌后,铁块再次静止在海绵上,如图乙所示。铁块的质量是600g,铁块的底面积是20cm2,小桌的质量是200g。桌面的面积是81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B.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小
C.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大
D.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小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如下图中甲图所示,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水对容器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然后将容器倒置,如图乙,则此时F1、p1、F2、p2四个量变化情况是( )
A.F1不变,p1变大,F2变小,p2变大
B.F1变大,p1变大,F2变小,p2变小
C.F1不变,p1变大,F2变小,p2不变
D.F1变小,p1变小,F2变大,p2不变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自行车轮胎加气,胎内气体压强变小
B.往装水的杯子中加盐,杯底受到的压强不变
C.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D.向桌上的空杯加水,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10.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 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
C. 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h1/h2
D. 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h2/h1
11 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乙=ρ丙
C. m甲=m乙=m丙
D. m甲>m乙=m丙
12(多选)如图,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竖直薄隔板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部分横截面积是左侧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左、右两侧分别注入两种不同液体,液面在图中位置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右两侧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
B.左、右两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
C.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
D.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质量相等
13 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两容器底部连通后,下列关于液面高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一定相平
B.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一定不相平
C.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有可能相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如图所示,当从管的左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液面上升
A液面下降
B液面下降
A、B液面高度均不变
15.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C.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D.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6.(多选)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推力等于摩擦阻力
B. 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C. 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D. 苹果在空中下落的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7(多选)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台阶上的凹槽,是为了增大摩擦
B. 螺母下垫垫片,是为了增大压强
C. 手碰到课桌上手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打篮球时的“盖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8(多选)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雨滴在空中沿直线匀速下落,是因为雨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踢出去的足球能够继续在地面上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19.(多选)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上的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的缘故
B. “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C. 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20 (多选)根据表格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液体种类 水银 酒精 盐水
液体密度g/cm3 13.6 0.8 1.03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比为4:6
C. 当深度变为20cm时,甲液体的压强为30Pa
D. 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
21(多选)下列几种关于压强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物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受力面积相同,物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小
2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关系( )
A. p甲>p乙>p丙
B. p甲<p乙<p丙
C. p甲=p乙=p丙
D. p甲>p乙=p丙
23(多选)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B.压强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C.压强大小只与压力大小有关
D.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填空题
正方体木块甲和乙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是4:1,将物块甲放在物块乙的中央,则物块甲对乙的压力F1与乙对地的压力F2之比为_________,则物块甲对乙的压强P1与乙对地的压强P2之比为________。
2.小明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薄橡皮膜、刻度尺、烧杯和水(已知ρ水=1.0×103kg/m3)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薄膜扎好.
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如图所示);测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
④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放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__________;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上凸起程度_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_kg/m3.
(3)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5cm2、质量为20g,厚度忽略不计.当薄膜变平后,小明松开手,玻璃管将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玻璃管静止后,薄膜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cm.(g取10N/kg)
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求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_____
4有下列应用或实验现象:
①在玻璃生产车间里,利用有真空吸盘的吊车吊运平板玻璃
②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若干个钩码而不分开
③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
④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
以上四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_________;能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有____________。
活塞式抽水机
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_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______进入圆筒;
压下活塞时,阀门B ______,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______,水流到活塞上面;
(3)再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_关闭,带走上面的水流出出水管,同时______迫使水推开阀门______再使水流向圆筒。
三、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平底、平口的圆柱形青花瓷笔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笔筒高度为0.11 m,筒内深度为0.10 m。笔筒开口向上放置时,笔筒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8.1×102 Pa;笔筒开口向下放置时筒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4.05×103 Pa。(g=10N/kg) 求:
笔筒内注满水时,水对笔筒底部产生的压强;
笔筒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放置时,笔筒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
青花瓷笔筒材质的密度。
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S1=0.8cm2,饮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h=10cm,杯底面积S2=30cm2,g取10N/kg。
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
(2)饮料的密度为多大
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S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
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B
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ρgh,高度相同,液体质量相同,b管液体体积大,所以密度小,所以b底部压强小即Pa>Pb.
2 . 答案C
A、三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可得F=pS,可知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之和,由A知,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三容器质量相等,则三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甲容器内液体体积最大,乙容器内液体体积次之,丙容器内液体体积最小,根据ρ=可知,甲容器内液体密度最小,乙容器内液体密度次之,丙容器内液体密度最大,故B错误;
C、由B知,甲容器内液体密度最小,乙容器内液体密度次之,丙容器内液体密度最大,又知三种液体高度相等,根据p=ρ 液 gh可知,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次之,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故C正确;
D、由C知,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次之,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又知三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大,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次之,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故D错误.
故选C.
3 答案C。
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减小,所以气泡上升时受到的压强越来越小,气泡应越来越大,所以甲图画的气泡越来越小,乙图画的气泡上下一样大小,都是错误的,只有丙图画的气泡越来越大。
故选C。
答案B
据图可知,量杯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量杯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量杯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根据p=ρgh可知,木桶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确的。
故选:B。
答案C
(1)根据题意可知,倒立放置时,因为瓶口处面积较小,所以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 A <p B .
(2)正立放置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F A =G;
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F B <G;
因此F A >F B .
故选C.
A
C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容器的放置方式无关,等于容器及其中液体的总重.由压强定义式可知,在压力相等的条件下,压强与受力面积S成反比,由于两种情况下容器的放置方式不同,受力面积要发生变化,因此两种情况下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同.从甲到乙,受力面积S变小,压强变大.而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与压强,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由于容器的高度即液体的深度不变,则压强也不发生变化.根据F=pS可知,从甲到乙,受力面积S变小,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将变小
D
A选项:当给自行车轮胎加气时,由于体积不发生改变,而气体分子数量变多,导致胎内的气体压强增大,而不是减小,故A错误;
B选项:往装水的被子中加盐时会导致液体的密度增大,所以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应该是增大的,而不是不变的,故B错误;.
C选项:人站立的时候将一只脚抬起,这里人对地面的压力没有改变,但是人对地面的受力面积变小了 ,通过公式P=FS得,当物体的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减小,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应该增大,而不是减小,故C错误;
D选项:通过公式P=FS,受力面积不变时,物体受到的压力增大,物体的压强也会增大,所以题中描述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C
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后关闭阀门K,管内气体压强(p气)小于管外大气压(p),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进入两管中,待液体静止两管中压强平衡:
p气+p液1=p=p气+p液2, ρ1gh1=ρ2gh2,
A、只要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就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没必要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故A错误;
B、若将U形管倾斜,液柱高度减小,所以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U形管中空气体积减小,管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两管中液体的深度减小,由于h12,ρ1>ρ2,而减小相同的压强,由p=ρgh可知△h2>△h1,所以两管中液体高度差会减小,故B错误;
CD、由ρ1gh1=ρ2gh2,可得ρ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A
AC
A正确
右侧底面积是左侧的2倍,左右两侧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那么,两侧液体对各自底面积的压强也近似相等,所以,B选项错误。
由P=ρgh可知,两侧液体对各自底面积的压强近似相等,左侧液体的高度h大,密度ρ就小。所以C选项正确。
从图形上看,左侧液体的高度达不到右侧液体高度的两倍,也就是说左侧液体的体积小于右侧液体,而其密度又小于右侧液体,所以,根据m=ρV可知,左侧液体的质量小于右侧液体。D选项错误。
B
因为ρ 水 >ρ 油 ,所以在p 水 =p 油 的前提下,h 水 <h 油 .即:连通器中煤油柱的高度大于水柱的高度.
14 . B
气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从管的一端吹气时,粗细两管中的空气流量是相同的,粗管中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细管中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则A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B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小,所以会造成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故选:B。
首先比较粗细两管的空气流速,根据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再判断液面高度。
15.D
16. BC
解: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即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正确;
B、书本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书本上,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
C、汽车刹车时,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并不是由于具有惯性,故C错误;
D、苹果在空中下落时,由于受力竖直向下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故D正确.
故选BC.
17.ACD
解:A、台阶上的凹槽,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正确;
B、螺母下面垫一个垫圈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B错误;
C、课桌时手给课桌一个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课桌又给手一个等大的力,所以手感到疼,故C正确;
D、盖帽时,篮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ACD.
18 ACD
解答: 解:A、雨滴在空中沿直线匀速下落,原因是受到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合力为0,故A不正确;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车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C不正确;
D、踢出去的足球能够继续在地面上滚动,是由于惯性,惯性不是力,故D不正确.
故选ACD.
ACD
:A、地面上的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脚给墙一个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建筑给人一个向上的力,推动人上升,使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给碗一个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给鸡蛋一个反作用力把鸡蛋碰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包子皮的形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D.
20 AD
甲的密度1200kg/m3 乙的密度1000kg/m3
压强之比5:6
2400pa
D正确
21 ABC
AC、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但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的力,只有把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由重力引起,即F=G;但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如竖直墙面受到的压力,此外受力面积不确定,无法确定压强大小,故AC错误;
B、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不确定,无法确定压强大小。故B错误;
D、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小。故D正确
22.C
ABD
A.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压强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
答案1:3 4:3
(1)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越大 (2)1.2×103 (3)向下, 10
8:1
4.
①玻璃生产车间,利用有真空吸盘的吊车吊运玻璃,吸盘内部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吸盘紧紧地压在玻璃板上,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②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若干个钩码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③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说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高空的压强小于气球内部的压强,气球会越来越大,最后破裂;
④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高山上的高度越高,压强越小,因为液体沸点随着压强的减小而降低,所以高山上水的沸点降低,很难把食物煮熟,需用高压锅来增大压强提高液体的沸点,把食物煮熟;
综上分析,以上四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①;能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有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5.
(1)读图可知,向上提起活塞时,阀门A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关闭,活塞下面的空气变稀薄,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2)压下活塞时,阀门B关闭,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A,水流到活塞上面;(3)再提起活塞时,阀门A关闭,带走上面的水流出出水管,同时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再使水流向圆筒。
三、计算
1×103pa 5:1 2.7×103kg/m3
3.6N, 1.2×103kg/m3 1.1×103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