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 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 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2.冷战开始后,由于“苏联威胁”引出的德国重新武装问题,舒曼计划应运而生。法、比、荷、卢、意希望通过在关系国家经济基础和军备的煤钢部门实行一体化,把煤钢部门的管理权合并起来,即采用一体化体制以对抗德国。由此可知,欧洲一体化始于煤钢部门的初衷是( )
A.应对美苏威胁 B.保证西欧和平
C.提高政治地位 D.加快经济发展
3.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文学史基本上就是欧洲文学史”,“现在,世界文学选集已经选入了非常多的非西方文学,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要把学术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就必须超越自己封闭的文化圈,跨越自己单一文化的传统。”该论述意在说明,当今( )
A.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增强 B.全球化导致文化多元化
C.东西方文化竞争的激烈 D.世界文化观念必须转变
4.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来,欧盟政治面临分裂的风险,不断累积的难民问题和移民问题等加剧了欧洲社会矛盾和欧盟治理难度。欧盟的政治分裂和重心转移给欧洲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使欧洲各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少、社会矛盾增加,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 )
A.国家贫富差距日益的凸显 B.政治危机引发深层次反思
C.人口问题威胁全球化发展 D.传统治理模式遭受新挑战
5.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合作深人发展,许多国际条约应运而生,并且达成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C.国际新秩序初步形成 D.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题
6.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首个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共同构成的“超大型”自贸安排,成员国中有五分之一的成员国人均 GDP 在世界平均水平约五分之一及以下,减贫、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题关注度将大大提升。由此可知 APEC( )
A.将重整优化亚太自贸安排的框架 B.将刺激亚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C.将重塑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主体 D.将重塑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秩序
7.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 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 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8.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7日,欧盟成员国已就对俄实施第五轮制裁达成共识,新一轮制裁内容包括:从2022年8月开始,欧盟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下列有关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体
B.欧盟最大的成员国是俄罗斯
C.欧盟成员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权利
D.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制衡美国”
9.下表反映出( )
朝鲜战争开始以后 美国宣布冻结中国政府在美的资产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 美国对英国在外汇市场和国际组织援助方面的货币金融制裁,迫使英国退兵埃及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 美国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禁止俄罗斯使用SWIFT系统(国际资金清算系统)
A.经济全球化发展 B.美英同盟的动摇
C.美元逐渐武器化 D.金融体系的完善
10.马丁·舒曼在《全球化陷阱》一书中写道:“在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社会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最终是华盛顿的政治家及其顾问们在为全球一体化制订规则。”这揭示了( )
A.经济全球化阻碍多极化趋势 B.美国开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C.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体系 D.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处于优势
11.2022年5月9日,俄罗斯于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在俄罗斯与西方支持的乌克兰交战激烈之时,阅兵有何现实意义( )
A.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C.激励俄国人民夺取胜利 D.彻底打败乌克兰
12.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道:“日本将按照自己的判断并根据国情完成超出以往的责任”,“我痛感不单纯是经济的国际化,我国必须沿着在文化、政治上做出积极国际政治贡献的方向前进,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国家。”这反映出,当时日本( )
A.不满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B.谋求在国际舞台发挥重要作用
C.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D.进行民主改革以树立国际形象
13.完成下列提纲( )
走向整体的世界 国际联盟、联合国适应整体化进程的需要 (4)20世纪中期以来,整体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覆盖全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B.欧亚、欧美新航路开辟
C.世贸组织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D.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14.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为贯彻党中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总方针,一种新的经济业态——数字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下列有关这种新经济业态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它是一种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
②它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依靠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引起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③当下这种新业态较能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的传播
④它是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新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⑤它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排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5.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金融运作可以影响世界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越南或墨西哥的流行疫病会限制美国的公共生活,日本的核泄漏威胁着世界人民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需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这是因为( )
A.人类命运已经休戚相关 B.全球化对世界有害无益
C.核武器等威胁人类生存 D.全球化的发展遭遇挑战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长期受两极格局抑制并被摒弃于世界政治中心之外的各种力量的能量被充分激发,在全球政治中的活跃程度日渐增强,这些力量逐渐形成国际政治中新的权力中心。由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的维度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互动作用的不断增强,这些力量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越来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抗衡大国的权力和影响。因此,美国学者理查德哈斯认为:“冷战时期的两极割据不单单让位于多极化,而是过渡到一种复杂的状态中。在这状态中,国家和非国家行为在许多情况和条件下互相作用。”
——摘编自孙建杭《冷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材料二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与否,主要看大国关系及走向。当今世界的主要大国有美、日、法、德、英、俄、中。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欧洲强调“欧洲中心论”,同时法国更提出多极化;日本虽然依附于美国,但多极化心态不言自明;俄国已趋稳定,抛弃了原苏联冷战思维,强调有俄国一席之地的多极。虽然,世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和平”的神话,但经济全球化丝毫不妨碍国家间的竞争。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世界格局转变的漫长性、复杂性和过渡性。
——摘编自李文亚《浅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疆各城自乾隆年间始归版图,无论开辟之难,即无事时岁需兵费尚三百余万,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卮,已为不值。……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防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孰重孰轻,必有能辩之者。此议果定,则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似须略加核减,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匀做海防之饷。否则只此财力,既备东南万里之海疆,又备西北万里之饷运,有不困穷颠蹙者哉 ”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构想提出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构想与李鸿章思想不同之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美国要用外交和军事上的努力来使这些边缘地区的国家服从其控制。这些边缘地区主要是:西欧、近东、东南亚和远东各国。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毫不掩饰地说:“谁要能占有边缘地区,谁就能统治欧亚,谁要能统治欧亚,谁就能支配世界的命运。”
——【苏】沙夫罗夫《局部战争今昔》
材料二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但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
——唐岚、俞晓秋《“美国新世纪计划”介绍》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欧洲是如何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的最高战略能否实现?并说明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初,由美国,西雅图4万人组成的全球化抗议者队伍与警察发生全面冲突,抗议活动社西雅图一片混乱,麦当劳快餐店被砸,警察逮捕了310人,许多示威者与警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美国的“西雅图风暴”席卷世界,拉开了世界范国内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当前,反对全球化的既有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国家,也有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部门和处于竞争弱势的群体;既有旨在维持传统性的民族或本土文明的宗教力量,也有存在于发达国家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排外主义者,还有主张限制经济全球化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环保主义者。总之,反全球化的力量可谓不一而足。
——摘编自林建华《反全球化运动研究》
材料二 当前,要合作还是要对立要开放还是要封闭,要互利共赢还是要以邻为壑?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向,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年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地释放出来,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有效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共享经济全球化红利。
——摘编自隆国强《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下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认识。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至1985年,能源消耗量增长的倍数远大于人口增长的倍数,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可见,人口增长带来了能源问题,提醒人们要重视可持续发展,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南北发展不平衡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不平衡,这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与题干信息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冷战开始后,由于‘苏联威胁’引出的德国重新武装问题,……把煤钢部门的管理权合并起来,即采用一体化体制以对抗德国。”可知,西欧煤钢部门实行一体化意在对抗德国,维护西欧地区的和平稳定,B项正确;选项“应对美苏威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选项“提高政治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选项“加快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世界文学选集已经选入了非常多的非西方文学”“必须超越自己封闭的文化圈,跨越自己单一文化的传统"表明,在世界文化由较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学术研究也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文化,这意味着世界文化观念必须随之转变,D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并非强调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全球化导致文化多元化,排除B项;“选入了非常多的非西方文学”不能说明东西方文化竞争激烈,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中“欧盟政治面临分裂的风险”“加剧了欧洲社会矛盾和欧盟治理难度”“社会矛盾增加,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社会矛盾的增加,欧洲社会治理面临着多种难题,传统社会治理遭到挑战,D项正确;欧洲国家贫富差距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述问题,不涉及深层次反思,排除B项;人口问题威胁全球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考查当今世界格局与形势。根据材料“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许多国际条约应运而生”“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等内容可知,201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强调各国的合作,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A项;也无法体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排除B项;当今世界国际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成员国中有五分之一的成员国人均 GDP 在世界平均水平约五分之一及以下,减贫、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题关注度将大大提升”可知,APEC将关注减贫、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题,这有利于促进GDP低水平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从而重塑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主体,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亚太自贸安排的框架,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刺激亚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秩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第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企业“登云”参展,与外国“屏对屏”商洽,线上产品展示和在线洽谈交流的实现得益于网络等现代科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国民对电商的态度,不能得出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排除A项;“根本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互联网虽然获得了重大发展,但并未完全取代传统商务,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体,A项正确;俄罗斯不属于欧盟成员国,排除B项;欧盟成员国在政治上并没有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排除C项;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摆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美国对英国在外汇市场和国际组织援助方面的货币金融制裁,迫使英国退兵埃及”“美国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禁止俄罗斯使用SWIFT系统(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可得出美元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工具,体现出美元逐渐武器化的特征,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在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社会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最终是华盛顿的政治家及其顾问们在为全球一体化制订规则。”可知,美国制定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政策,说明其在全球经济中主导地位,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并不会阻碍多极化趋势,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排除B项;材料中内容与单极世界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依据材料“在俄罗斯与西方支持的乌克兰交战激烈之时”联系所学可知,5月9日是欧洲反法西斯胜利日,在西方国家极力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战之时,俄罗斯举行阅兵仪式,意外激励俄国人民夺取战争的胜利,C项正确;AB项不符合材料要求,排除;战争不仅是打败乌克兰,还要粉碎西方国家的企图,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材料中“完成超出以往的责任”“做出积极国际政治贡献的方向前进”表明,日本希望在国际政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B项正确;材料反映日本不满足单纯成为“经济大国”,而非对旧国际经济秩序不满,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日本进行民主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中期以来,整体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覆盖全球,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逐渐形成和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都是在20世纪初期,排除AD项;欧亚、欧美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16世纪,排除B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数字经济模式是一种通过大数据运用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的新业态,①表述正确。数字经济的兴起反映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过程,②表述正确。数字经济在我国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有助于抑制疫情传播,③表述正确。数字经济和美国“新经济”一样,都是借助信息技术而兴起的新经济形态,是“新经济”的发展和升级,④表述正确。数字经济能与传统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者不相互排斥,⑤表述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表述正确,⑤表述错误,因此C项正确;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紧密的联系成一个整体,人类命运已经休戚相关,因此人类需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A项正确;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全球化对世界有害无益”的说法片面,排除B项;核武器等威胁人类生存是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之一,不是人类需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人类需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下人类命运已经休戚相关,并不是全球化的发展遭遇挑战,排除D项。故选A项。
16.(1)趋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各种力量不断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背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日本、中国等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
(2)影响:有利于世界局势的和平稳定,同时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战争;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竞争,使世界局势更加复杂。(答出两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冷战结束后,长期受两极格局抑制并被摒弃于世界政治中心之外的各种力量的能量被充分激发,在全球政治中的活跃程度日渐增强,这些力量逐渐形成国际政治中新的权力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各种力量不断出现新的分化组合。背景:根据材料“由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的维度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互动作用的不断增强,这些力量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越来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日本、中国等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等方面分析。
(2)影响:根据材料“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与否,主要看大国关系及走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世界局势的和平稳定,同时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战争;根据材料“世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和平’的神话,但经济全球化丝毫不妨碍国家间的竞争。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世界格局转变的漫长性、复杂性和过渡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竞争,使世界局势更加复杂。
17.(1)思想:海防重于塞防;可放弃新疆地区,加强东南海防。
原因:边疆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财力有限;国家主权意识尚不完备。
(2)东西方商道传统;经济全球化;中国国力提高;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危机。
(3)兼顾西北与东南;由消极防御发展到积极开放。
【详解】(1)思想:从材料中“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防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可以看出李鸿章的思想是海防重于塞防;宁可放弃新疆地区,也要加强东南海防。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等主张洋务,筹划海防;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均自海上入侵;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背景:根据所学知识自秦汉以来就存在着沟通东西方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提供了条件;根据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主动的、积极的融入世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的阻挠,为了应对新的国际形势。
(3)不同:李鸿章主张侧重东南与海防,“一带一路”兼顾西北与东南;李鸿章是消极被动防御,而“一带一路”是主动积极融入世界。
18.(1)内涵: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从属于美国。
措施: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成立北约,遏制苏联。
(2)不能实现。
原因: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加强。
【详解】(1)内涵:根据材料一“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可得出,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从属于美国。措施:根据材料一“美国要用外交和军事上的努力来使这些边缘地区的国家服从其控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成立北约,遏制苏联。
(2)根据材料二“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的最高战略不能实现。原因:根据材料二“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并结合所学可知,目前世界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加强。
19.(1)原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国际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世界文化冲突加剧,极端民族主义沉渣泛起;环保主义的影响。(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认识: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危机与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要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为经济全球化作出自己的贡献;经济全球化要求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经济共赢、包容、普惠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既有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国家”,得出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依据材料“也有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部门和处于竞争弱势的群体”,得出国际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依据材料“既有旨在维持传统性的民族或本土文明的宗教力量,也有存在于发达国家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排外主义者”,得出世界文化冲突加剧,极端民族主义沉渣泛起;依据材料“还有主张限制经济全球化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环保主义者”,得出环保主义的影响。
(2)认识:从遇到的危机和挑战分析,得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危机与挑战;从大趋势分析,得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依据材料“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年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得出中国要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为经济全球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从经济全球的要求分析,得出经济全球化要求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经济共赢、包容、普惠的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