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并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感受“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3.通过交流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认真负责,勇于现身革命的高尚品质,以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运用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圈画等方法来学习课文,大胆交流自己理解和想法。
2、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齐会战斗等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导读,请生说说你知道的拥有美好品质的人?举例说说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6 课,再来认识一位拥有美好品质的人物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
指读,师正音,
开火车读
3、多音字教学: ‘斗’‘大’
3、默读课文思考:
1、手术台师谁的阵地?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
2、视频播放(齐会战斗)了解背景
3、.出示:镇定 敏捷 沉思 争分夺秒 (描写白求恩)
师:看到这组词语想到了课文中的谁?板书白求恩。
师追问:白求恩是个什么人呢?学生说说自己对他的了解,师补充。
四、合作学习,品读感悟
1.再次默读课文;(2、4、5三个自然段)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看看哪些地方体现出白求恩把手术台当做阵地了?用笔画一画。
2、学生自由发言,出示相关的语句。如抓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布满血丝”“争分夺秒”等词语,引导学生交流体会。
“争分夺秒”体会他在与谁争?感受忘我。
“三天三夜”“69个小时”,仅剩的三个小时希望他做什么?
预设:白求恩大夫精神高度集中的给病人做手术,体会到他心里只想着救护病人,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
3、师出示关于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生读,感悟到战斗非常激烈,不断升级。白求恩大夫和他的战友们处在危险之中,但他仍不离开。
4、从白求恩,大夫和卫生部长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与战士们共同进退的,坚定信念。
五、拓展延伸。
1、教师补充介绍白求恩的资料,引发学生进一步地感受白求恩大夫的高贵品质。
2、进一步感悟国际主义精神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播放视频》
3.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身为学生我们该怎么做?自由发言。
六、书写指导:“险”
七、课后作业
教学板书: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白求恩大夫 战士
并肩作战
国际精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