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 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3 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8 19: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10个词语。
2.能结合三个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3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感受小嘎子、骆驼祥子、严监生这三个人物的形象。
语言应用: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组织学生充分阅读,细细品味,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全班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回顾交流,畅谈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在写人的方法上有哪些异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
审美创造:激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产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嘎、绊、揪、扳、腕”五个生字,会写“跤、搂、仗、鞭、欺、挠、扳、腕”八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欺负、脚腕子”四个词语。
2.能结合《摔跤》这一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嘎子、小胖墩儿的特点。
3.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表现人物的特点,体会表达效果,并学着运用这个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感受小嘎子的形象。
语言应用: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思维能力: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的场景。
审美创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课时重难点
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表现人物的特点,体会表达效果,并学着运用这个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本文由三个独立片段组成,三个片段都是人物描写中的经典。
揭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片段简介
片段一:《摔跤》作者徐光耀,选自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主要人物是小嘎子。
片段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作者老舍,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重点描写了祥子。
片段三:《两茎灯草》作者吴敬梓,选自清代章回小说《儒林外史》,主要描写了严监生。
二、初读课文 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课文三个片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3)阅读发现:三个片段的相同点,人物形象的不同点。
4)说说三个片段作者的相关资料。
2.走近作者
《摔跤》
徐光耀:生于1925年,笔名越风,河北雄县人。中国当代著名电影编剧、小说家。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等。
《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小说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抗日小英雄形象——张嘎。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骆驼祥子》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两茎灯草》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
代表作品:《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小说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3.字词掌握,强化运用。
1)看词识字
嘎gǎ子 绊bàn子 揪jiū住 扳bān手腕wàn 铸zhù造
颧quán骨 伤疤bā 国子监jiàn 侄zhí子 吐痰tán 揩kāi油
自由读。小老师带读,老师正音。开小火车检查。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
摔跤 搂住 打仗 鞭子 欺负 三抓两挠 扳动
脚腕 剃头 腮边 伤疤 监生 侄子 喉咙
自由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书写生字
跤(jiāo) 搂(lǒu) 仗(zhànɡ) 鞭(biān)
欺(qī) 挠(náo) 扳(bān) 腕(wàn)
自由拼读生字 2)小老师带读,正音 3)开小火车检查字音
4)重点生字提示
跤:结 构:左右 部 首:足 笔 画:13 音 序:J 摔跤
巧辨:失足摔跤(足) 张口就咬(口) 美食水饺(饣)
趣味歇后语:卖沙锅的摔跤——砸锅
腕:结 构:左右 部 首:月 笔 画:12 音 序:W
运用: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元·张雨诗 扳手腕
辨字组词
碗( )( )
婉( )( )
豌( )( )
5.分类学习
1)同桌互相表演一下这三个动作。
搂 挠 扳
含“扌”的字和手或者是手上的动作有直接的关系
拓展相关汉字:
拉、接、拥、抱、推、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喉咙
部首:口
口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呢?
1)跟口有关的器官,如:喉、嘴等;
2)跟口有关的行为,如:含、嚼、吮、啼、叫等;
3.象声词,如:呱、啾等;
4)语气词,如:吗、呢、吧等。
巧辨组词
侯( ) 拢( )
候( ) 珑( )
猴( ) 胧( )
三、品读课文 体会性格
1.默读课文,说说每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①对比阅读;②……
3.思考:《摔跤》主要谢了什么内容?
《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的性格特征。
4.在文中画出描写小嘎子动作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的体会。
互动交流
片段一:《摔跤》
听读第一个片段《摔跤》: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人物是谁?
2)边读边想象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的场景。
3)方法探究
谁与谁摔跤?(人物) 怎样摔跤?(过程) 谁赢了?(结果)
片段描写了_小嘎子_和__胖墩儿_比赛摔跤的情景。_小嘎子_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__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__。
4)语言表达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动作描写,暗示小胖墩是摔跤能手。
“是......还是......”选择关系关联词,表示有两种选择。请你说说其他选择关系关联词吧!
读对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胖墩的信心十足,老实敦厚
5)人物刻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不跟他一叉一搂、手疾眼快、不单凭力气”说明嘎子聪明、富有心机
虎势儿:指两人都很威风,不甘示弱。
6)句子品析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同过神态、动作、心理描写说明嘎子有战术聪明。
7)场面描写
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找出文段中的动词,批注你的体会。
转、抓、挠、揪、推、拉、拽、顶、扳
小嘎子:想方设法、争强好胜
小胖墩儿:健壮、力气大
7)写法分析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心理描写(小嘎子):急躁、求胜心切、机敏
动作描写(小胖墩儿):摔跤能手
8)人物形象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小嘎子:聪明、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机
小胖墩儿:敦厚老实、力气大
5.主题归纳
本文主要记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表现了小嘎子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
四、板书设计
13.人物描写一组——摔跤
嘎子:争强好胜 灵活机智
动作描写
胖墩儿: 憨厚率直 沉稳
五、布置作业
请你写一个比赛或游戏的片段,如:拔河、扳手腕、打篮球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