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 多彩的光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 多彩的光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8 22:3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20分)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其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露珠下的叶脉 B.海市蜃楼
C.日晷计时 D.落日余晖
2.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佩戴的眼镜实质是凹透镜
B.漫反射就是不遵守光反射定律的反射
C.爷爷用放大镜看书,他看到的是字的实像
D.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偏折
3.下列四幅图片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适当增大孔的大小,可以使像变大一些
B. 夜晚,有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C. 水中筷子看上去“变弯”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 光的色散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4.如下左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在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效果会更好
B.用玻璃板是为了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C.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A、B两支蜡烛的大小可以不相等
D.光屏在像的位置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实像
5.我国古诗词文化有着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使潭底的像靠近水面
B.“绿树阴浓夏日长”句中“阴浓”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掬水月在手”句中的“月”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6.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上右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反射
C.大跳台的倒影比大跳台看上去更大 D.我们能看到倒影说明倒影是实像
7.下列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柳树的倒影
C.阳光下树木的影 D.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
C.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
D.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9.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D.电视机画面呈现出的各种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0.如图甲,小明利用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成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如图位置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在图示位置对水透镜抽水,此时模拟的是远视眼的形成原因,用图丙的方法矫正
C.将图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若保持光屏不动,对水透镜抽水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将一远视镜放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像变得模糊了,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二、填空与作图题(25分)
1.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   ;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   (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
2.如图所示,是练功房的同学们对着镜子练功的场景,以人为参照物,当她们垂直镜子跑动时,像是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当她们平行镜子跑动时,像是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他同学通过镜子可以看到某一同学,某一同学也能通过镜子看到其他同学,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
(2题) (3题) (4题)
3.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4.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被水滴   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用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如图)来解释:由图可知,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通过三棱镜时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红光要   (选填“大”或“小”)。
5.小明是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为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大于/等于/小于)10cm,此时他观察到的应该是   (正立/倒立)、放大的   (实/虚)像。
6.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戴对光线有   作用的   透镜进行矫正。
7.(1)如图甲所示,A'B'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物体AB所在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两透镜焦距相同,且其中一个焦点F刚好重合,根据已知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请你画出光线垂直进入直角三角形透明介质后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题(13分)
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如下左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将纸板F沿PQ剪开,把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在纸板F的   (选填“上”或“下”)半部分不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并测出反射角和对应入射角的大小,才能得出反射角   入射角的规律。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就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如上右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出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用停表测量出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3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cm/s。
2.如图所示,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量焦距: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cm;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
(3)当蜡烛距凸透镜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
(5)小明在如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四、综合题(23分)
1.测量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后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1)小红看到视力表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镜中视力表的像与视力表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
(2)若她向左移动1m,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
2.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明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装有
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   镜,对光线有   作用.
(2)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   (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3)到了晚上,小刚看见湖水中的月亮,湖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选填 “实”或“虚”)像,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相比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一样大”)了.
(4)若湖中的水深1m,则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m.
3.(1)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填写中文名称);千克/米3是   (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2)如下左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测得的物体长度是  cm;
(3)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将   (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白色部分则反之。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4)小明家的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它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所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5)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他看见的潭水中的鱼,实际上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光的   而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6)2019年女排世界杯举行,中国女排11连胜卫冕冠军,为祖国国庆献礼。如上右图所示是女排队员比赛时的情景。发球手用力将排球发出,球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排球具有   ;接到对方又打回的排球,主攻手大力扣杀,球迅速落到对方界内,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
一、1.C 2.A 3.D 4.B 5.B 6.B 7.D 8.D 9.C 10.C
二、1.60°;一定 2.运动;静止;不变;可逆 3.CO;OB;60;左
4.折射;色散;大 5.小于;正立;虚 6.前方;发散;凹
7.(1) (2)
(3)
三、1.(1)上;在;等于;可逆 (2)64.00;2
2.(1)15.0 (2)同一高度 (3)缩小;实;照相机
(4)物距小于焦距 (5)靠近;远离
四、1.(1)虚;一样大;5.5 (2)不变;4.5
2.(1)凸透;会聚 (2)反射 (3)虚;一样大 (4)大于
3.(1)牛顿;密度 (2)1;3.18 (3)吸收;音色
(4)凸透镜;缩小 (5)折射;虚像 (6)惯性;运动状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