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8 22: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20分)
1.林乔到超市买了一盒鸡蛋、一块豆腐、一颗大白菜,如图所示,根据你学的物理知识,觉得装袋的叠放顺序(从下往上装袋)应是(  )
A.大白菜、鸡蛋、豆腐 B.鸡蛋、大白菜、豆腐
C.鸡蛋、豆腐、大白菜 D.大白菜、豆腐、鸡蛋
2.取一个放大镜,通过它看看近处纸上写的字,再看看远处的房屋树木,你会发现通过放大镜看到物体(  )
A.都比原物体要大一些 B.有时会看到比原物体小些
C.都和原物体一样 D.都和原物体一样是正立的
3.小马家客厅里旧式吊顶灯的灯泡坏了,爸爸换上了新的LED灯,但不知哪种灯泡更节能。小马认为:换上的LED灯比之前的灯泡发出的光要强,应该更耗电。小马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4.小明准备制作降落伞参加班级的降落伞比赛。他想: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认为可能跟降落伞的形状和总重有关,于是他使用其它因素相同,形状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落下,分别测出落到地面的时间。其中“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
5.疫情期间,高老师在物理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他“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的角度上讲,高老师的“估计”属于(  )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
C.制定实验方案 D.获取实事与证据
6.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三号”飞船腾空而起,奔向我国空间站。小明从视频中看到当时的场景,于是说:“火箭点火后底部产生的大量的‘白气’可能是泡沫。”他提出这种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D.交流与合作
7.小明妈妈新买了一部大屏手机,虽然是新手机但待机时间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他认为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幕的大小有关。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所作的判断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作出猜想 D.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8.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如何判断它们的生熟呢?小明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把它们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发现生鸡蛋很快停下,熟鸡蛋转一会才停,小明的操作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9.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
A.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弹性
B.把两球向墙挪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C.用乒乓球拍分别打击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10.体积相同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少,小明查阅资料知道液体混合后减少的体积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a混合前液体的总体积;b混合前液体的深度。为了探究哪个因素对减少的体积的影响大,小明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分别记录了混合前、后液体的总体积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A.混合前液体的总体积影响最大
B.混合前液体的深度影响最大
C.两种因素影响效果相同
D.有时混合前液体的总体积影响最大,有时混合前液体的深度影响最大
二、填空题(26分)
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   、   和   的自然科学。
2.夜幕降临后,千家万户陆续打开了灯,电灯只有通电后才会工作,这属于   学现象;小区内随之逐渐变的安静,这属于   学现象。人站在路灯下,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属于   学现象(均选填“力”、“热”、“声”、“光”、“电”)。
3.科学探究七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⑤   ;⑥评估;⑦交流合作。贯穿整个探究过程的环节是   (填序号)。
4.人的感觉往往是不准确的,为了进行可靠的   比较,我们要进行测量.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做   ;另外,测量还需要选择合适的   .
5.小明正在写作业,突然电灯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会灭呢?可能是停电了吧。这里的“电灯为什么会灭呢?”是科学探究的   环节,“可能是停电了吧”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摄氏度的两点,则A处的温度是     ,B处的温度比A处     (高/低).
(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使读数更精确,可采取哪些措施?(答出2点)
答:     ;     .
四、综合题(14分)
1.变幻万千的神奇现象奇妙无比。光怪陆离的大气现象,色彩斑斓的海陆奇观,神秘莫测的生活中、自然中的谜团,无不令人产生猎奇和求知的欲望,下列现象中属于生活中的神奇现象的是   。
⑴海洋的咆哮——海啸 ⑵自然的报复——沙尘暴
⑶坐沙发比坐椅子——舒服 ⑷沾水后的玻璃——不易分开
⑸空中幻景——海市蜃楼 ⑹碰碰车——不怕碰 ⑺海洋的动力——潮汐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丁达尔现象
当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穿过烧杯内的清水时,会发生光路不可见的现象.这时,可以采取向水中加入豆浆的办法,使光路显现出来.这是因为稀豆浆是一种胶体.如图所示,当可见光通过胶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从入射光束的侧面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光束通过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就叫做丁达尔现象.在自然界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阳光从枝叶间透过,形成一道道光柱.类似于这样的自然现象,也是丁达尔现象.这是因为云、雾、烟尘也是胶体,它们存在于空气当中,太阳光穿过它们时发生了散射.
(1)稀豆浆是一种   体.
(2)丁达尔现象是指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发生了   现象.
(3)小兰为了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直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请你帮她想一个解决办法:   .
答案
一、1.A 2.B 3.B 4.A 5.B 6.B 7.C 8.C 9.D 10.A
二、1.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2.电;声;光
3.分析与论证;⑦ 4.定量;单位;测量工具(仪器)
5.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三、(1)气体的热胀冷缩
(2)0℃;低
(3)弯管变细;烧瓶变大
四、1.(3)(4)(6)
2.(1)胶
(2)散射
(3)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喷一些烟雾(或水;或微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