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亚细亚”和“欧罗巴”的含义是 ( )
A.北方 、南方 B.东方、 西方 C.东岸、 西岸 D.东方日出之地、西方日落之地
2.下面人类文明发祥地不是位于亚洲的是 ( )
A.尼罗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3.下列亚洲的河流不注入北冰洋的是( )
A.叶尼塞河 B.勒拿河 C.阿姆河 D.鄂毕河
4.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三面临海
C.是面积最大的洲 D.位于最大大陆的东部、最大洋的西岸
5.人口在1亿以上,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是( )
A.日本 B.印度尼西亚 C.印度 D.缅甸
6.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亚洲有 个。
A.6 B.5 C.8 D.9
7.关于亚洲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B.地势起伏小,有“高原大陆”之称
C.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8.亚洲的气候特征有( )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④气候类型单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9.下列关于亚洲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C.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10.亚洲是亚洲人共同的“家”,这个“大 家庭”的“邻居”,北、东、南三面所濒临的大洋依次是( )
A.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B.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D.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11.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长江 B.印度河
C.湄公河 D.湄南河
12.读图,下列对于亚洲所跨温度带叙述,正确的是( )
A.跨热、温、寒三带 B.跨热、温二带
C.跨寒、温二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其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 )
A.东部和西部 B.东部和南部 C.东部和北部 D.西部和南部
14.关于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③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 ④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名胜古迹位于亚洲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亚洲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形成了多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图片所示人类活动属于北亚的是( )
A. B.
C. D.
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图,回答下列17-19问题。
17.从图中可知,亚洲气候的特点是( )
A.复杂多样 B.南北对称
C.类型单一 D.东西对称
18.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9.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极地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亚洲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多彩的亚洲文明”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表现在( )
①地形类型多样②平原集中分布在中部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④西部以季风气候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描述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B.里海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
C.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平原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此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西低,中间高 C.东西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间低
23.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青藏高原 B.乙是阿拉伯高原 C.丙是恒河平原 D.丁是太平洋
24.沿30°N纬线,关于亚洲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纬线东部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没有负面影响
B.该纬线东西两端气候类型差异显著
C.该纬线西部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农业
D.该纬线穿过的区域气候类型单一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25-27小题。
25.亚洲气候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极地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6.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
A.西亚和南亚 B.南亚和东南亚 C.东南亚和东亚 D.南亚和中亚
27.图中高原山地气候的成因是( )
A.距离海洋近 B.位于低纬度 C.深居内陆 D.地势高峻
二、解答题
28.下图为亚欧大陆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甲是____洲。
(2)河流A是____,注入____洋。
(3)亚洲大河呈____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是因为亚洲地势特点是____。
29.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为景观图,图3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定位置(看海陆、找特殊纬线)
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________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________(特殊纬线)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北临________洋,东北隔________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析气候
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至少2点)________。④→③→②年平均气温逐渐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看地势
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据图3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
(4)识水系
亚洲水系结构呈________特点。图3中亚洲河流特征深受气候的影响,亚洲西部河流少,水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关于亚洲水系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缺少内流河,内流河地域面积狭小 B.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 D.东部河流数量少
(5)探生活
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甲图中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狗拉雪橇,结合图3简要说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亚细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 α;拉丁语:Asia;法文:Asie),简称亚洲, 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欧罗巴洲(Europe),“欧罗巴”一词据说最初来自闪语的“伊利布”一字,意思是“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D符合题意。
2.A
解:人类文明发源地主要有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亚洲西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而尼罗河流域位于非洲.
故选A.
3.C
【详解】试题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解: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都注入北冰洋,阿姆河是内流河,流入咸海.
故选C.
4.D
【详解】试题分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其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5.C
【详解】缅甸人口没有超过1亿,日本没有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尼西亚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人口在1亿以上,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是印度,故C符合题意。
6.A
【详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故选A。
7.C
【详解】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高原大陆是指非洲.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8.A
【详解】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东部和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陆地面积广阔、多数地区离海远;所以亚洲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
9.C
【详解】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地处南极点附近的南极洲,C符合题意。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亚洲季风气候显著,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D
【详解】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1.C
【详解】试题分析:
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它的上游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经我国云南省、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故本题选C。
12.A
【详解】由图可知,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南部,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所以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B
【详解】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背靠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明显,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故选B。
1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①正确、③错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②错误;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④正确;故选D。
15.C
【详解】①图是印度的泰姬陵,②图是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剧院,③是中国的长城,④是埃及的金字塔,位于亚洲的是①和③,故选C。
16.B
【详解】A是西亚地区,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A错误。B是北亚地区,生活在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B正确。C是南亚地区,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C错误。D是东南亚地区,生活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达200米,D错误。故选B。
17.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亚洲所有的气候都有,所以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选A。
18.观察图中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C。
19.读图可知,亚洲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根据题意选C。
20.亚洲地形类型多样,①正确;亚洲平原集中分布在四周,排除②;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③正确;亚洲季风气候厂泛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排除④;①③正确,排除ACD;故选B。
21.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A错;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是贝加尔湖,B错;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C对;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D错;故选C。
22.读亚欧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亚洲的高原和山地多分布在中部,平原位于东西两边,所以亚欧大陆沿30°N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两边低。B符合题意。故选B。
23.读图可知,亚洲沿30°N的地势起伏较大,自西向东主要的地形区是阿拉伯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的海洋是太平洋。所以,甲是阿拉伯高原,乙是青藏高原,丙是印度河平原,丁是太平洋,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4.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在亚洲,沿30°N纬线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季风气候不稳定也常带来旱涝灾害,A错误。在亚洲,沿30°N纬线东端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西端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两地的气候差异显著,B正确。在亚洲,沿30°N纬线西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少雨,降水稀少,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C错误。在亚洲,沿30°N纬线穿过的区域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等,气候类型多样,D错误。B符合题意。故选B。
25.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9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B正确;季风气候 、极地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面积相对较小,ACD错误。故选B。
26.读图可知,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南亚和东南亚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东亚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中亚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故选B。
27.读图可知,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该区域地势高峻,气温较低,D正确;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8.
(1)由图可知,甲位于亚洲以西,且位于亚欧大陆西部,为欧洲。
(2)河流A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是世界第三长河——长江。
(3)由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大多从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或湖泊,河流呈放射状,因为河流都是从高往低处,因此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9.
(1)据图可知,从半球看,赤道穿过亚洲南部,跨了南北半球,但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60°E穿过亚洲东部,跨了东西半球,但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跨了寒、温、热三个带;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印度洋、东濒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面积广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东部濒临最大的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受其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图3中受纬度位置的影响,②→③→④纬度越来越高、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
(3)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面积占到75%,据图3,根据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
(4)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有呈放射状分布的特点,亚洲地域广阔,大多数河流源远流长。亚洲西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降水稀少、河流少、水量小。亚洲的内流河区域广;并不是所有河流都是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亚洲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 ;东部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故选C。
(5)图中甲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居民生活,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雪期长,人们用狗拉雪橇出行,房屋厚实;乙是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房屋墙体薄、屋顶坡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