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9 07: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2 荷塘月色 课时作业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二、选择题
3.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文章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月下荷塘图。
B.荷塘中,高高挺出水面的荷叶一望无际、青翠欲滴;一朵朵娇艳的荷花含情脉脉,妩媚动人。
C.作者置身于月下荷塘,看那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影,不禁如坐春风,心旷神怡。
D.随着虚无缥缈的歌声,诗人的思绪融进了朦胧的荷塘月色之中,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诸多烦恼。
4.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载客(zǎi) 遁辞(dùn) 陨星(yǔn) 国殇(shāng)
B.辐射(fú) 贮存(chǔ) 蚩尤(chī) 鹢首(yì)
C.膨胀(péng) 炫目(xuàn) 生吞活剥(bāo) 惋惜(wǎn)
D.一瞥(piē) 棒槌(chuí) 良莠不齐(yǒu) 缱绻(quǎn)
三、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十月,一场秋雨过后,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尘世的浮华、喧嚣静静扬弃。山舒缓,( );水清冽,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水,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心灵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灵渠,一带碧水,怎么看都像一部_____________的素书。她婉约,曼妙,_____________,不愠不喜,用_____________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_____________的境界。静立水畔,听任心灵被潺潺流水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仿佛水墨画卷中清淡的留白 B.仿佛水墨画卷的清淡
C.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 D.似清淡的水墨画卷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B.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C.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D.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手不释卷 不卑不亢 波澜起伏 百折千回 B.百读不厌 不骄不躁 柳暗花明 百转千回
C.手不释卷 不骄不躁 波澜起伏 百折千回 D.百读不厌 不卑不亢 柳暗花明 百转千回
四、语言表达
9.(09年四川卷)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中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局势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
五、句子默写
10.请同学们用正楷字把下面文段中空缺的部分补写完整,书写一定要规范整洁。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六、微写作
11.古人的清明节是这样过的:①感受春季“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美好;②祭拜先祖,男女扫墓,以纸钱置坟头;③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尽享对生活的热爱。
依据上面的文字,发挥你的想象,描写一段古人过清明的场景。要求:以上三个场景任选其一进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始终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清幽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诗歌“意境”,第一步找出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本诗中出现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意象,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第三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常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第四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这两句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
“家在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天门”,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这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此诗赞誉石湖美景,赞扬了主人非同一般的品格和情趣。
综合可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这幅画面是由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院门等景物,有机组合构成的。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观点一,认为有道理,诗人借赞美石湖主人来暗讽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是一种隐晦的表达。
“家住石湖人不到”这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再染尘世的污秽,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里的“人”便是指那些趋炎附势的世俗之人。主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他的操守之高。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开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体现了主人高雅的志趣。把门开在荷花繁盛之处,既是对同道中人的迎接,也是对利禄之徒的婉言谢绝。石湖仙的深意,也只有情俊雅洁的人能悟得。
观点二,认为说法不对,可以是泛指“人”,他们的不造访成全了范氏的清净,跟范氏失势与否没有关系。
诗歌中“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藕花多处别开门”通过对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院门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所以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他们的不造访成全了范氏的清净,跟范氏失势与否没有关系。
3.C
【详解】A.脍炙人口: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B.含情脉脉: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C.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此处望文生义。D.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4.B
【详解】B项,“像”,表揣测。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两者之间有“相似点”,选项不符合。
故B。
5.D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载客(zǎi)应为“zài”;
B项,贮存(chǔ)应为“zhù”;
C项,生吞活剥(bāo)应为“bō”;
故选D。
6.C 7.D 8.B
【解析】6.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考生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注意所补写的句子结构上要与上下文一致,修辞上要一致。本题结合后文“像秋日醉人的醇酒”“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分析,“似”与“像”“如”的对应性更好。“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都是“多重定语+中心语”的结构。
A项,“仿佛”与后文的“像”“如”结构不一致;
B项,“仿佛”与后文的“像”“如”结构不一致,“水墨画卷的清淡”与后文“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结构不一致;
C项,句子结构与后文一致;
D项,“清淡的水墨画卷” 与后文“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结构不一致。
故选C。
7.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可以凭借语感,通过“读”来感受句子的错误点,但是解决病句题不能只靠语感。其次,我们要关注句子中出现的高频易错点:①抓两面对一面;②抓介词;③否定句要注意否定的层次;④句中出现的“、”以及“和”“与”“跟”等词语或标点;⑤抓代词;⑥注意长句子;⑦注意语意重复的情况;⑧注意表示数量的词;⑨看关联词语。然后再通观整个选项,选出合适的选项。本题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语序不当,应改为“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删去“使”。
A项,“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语序不当,此句缺少主语;
B项,“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缺少主语;
C项,“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语序不当,“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缺少主语;
D项,“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语序恰当,全句句子结构合理,句子成分完整。
故选D。
8.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近义成语辨析,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复习要全面,积累要扎实,不能只记某种类型的成语。考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成语,提高复习效率。
(1)百读不厌:一遍又一遍地读,也不觉厌烦。形容作品有吸引力,耐人寻味。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修饰“素书”,应选用“百读不厌”。
(2)不骄不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根据“婉约”“不愠不喜”等分析,应选用“不骄不躁”。
(3)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波澜起伏:波涛一起一落,比喻文章像波涛一样壮阔起伏,也比喻思潮的起伏变化。根据语境,应选用“柳暗花明”。
(4)百转千回: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波澜起伏: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迂回。修饰“境界”,应选用“百转千回”。
故选B。
【点睛】补写题答题技巧:
此类试题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9.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在描述对象上,可从自然景物中选取,例如,白云、溪水等,在描述内容上,描述的内容要与描述对象相一致,采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在句式上,可采用“……的……中,……,有……的,有……的;正如……,又如……”的答题模式。然后结合自己积累下来的好词好句,任意选取一种景物,运用符合题意的修辞手法,完成此题。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平时注意背诵积累。题干要求“用正楷字”,正楷字指的是横平竖直、方正、楞角分明、无顿笔的字体。写的时候要横写平、竖写直、撇如横、捺如竖、折宜方、钓宜直、点如捺。书写时候需要注意。需要注意相关字的写法,如“弥”“亭”“袅”“渺茫”“霎”“凝”“脉”等。
11.(示例1)清明时节,草木萌发,如牛毛、如花针、如细丝的好雨悄然而至。在蒙蒙细雨中,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也更加妩媚,青黑色的粗糙的老树皮,在细雨的滋润下,似乎也平添了几分青春的活力。春日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
(示例2)小草抽芽了,嫩绿;杨柳爆青了,翠绿;林间新发树叶了,碧绿。梨树也在这个时节白了头,点缀了大地,渲染了白色的哀愁。踏着飘落的白色花瓣,带着悲痛、相思,远方的子孙归来。他们点起火来,将一张张纸钱恭敬地放上,熊熊的火燃烧起来。一杯白酒带着悲痛的泪花洒下,冲天的哀愁骤然涌起。
(示例3)在湛蓝的天空下,在绿色的田野上,故乡的春天如同一个天然的大花篮,里面盛满了五彩缤纷的春色: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火红的杨树花、碧绿的榆钱……三五成群的人儿,或低吟,或私语,漫步于春光中,享受春日的诗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题目的基本意思,要明确题干要求,要结合诗句中的各个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多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表现力强。同时要围绕着一个主题。
该题采用了“三选一”的命题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发挥特长的空间。考试微写作“三选一”的模式,还要求考生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长处,便于在做题时选择更加擅长或者材料更丰富的文体、话题和立意角度,而不至于面对多个题目“选择障碍”,影响自己的发挥。场景①,感受春季的美好。侧重写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抓住景物“生长”“清洁”“明净”等特点展开。场景②,清明祭拜先祖。侧重写清明节祭拜先祖的沉重,哀伤。场景③,郊游、踏青,尽享对生活的热爱。侧重写春季到来,人们闲适,欢愉的状态。针对这一作文题命题趋势,作为复习备考的学生,平时要加强对历史知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强化名著阅读,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