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8 22: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正确的是( )
A.各地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的差异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多年平均降水量 D.一月0°C等温线
2.“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词中优美的南国风景与下列哪项相吻合
A.山清水碧,鱼米之乡 B.森林宝库,温带果园
C.游泳和溜冰是本地区居民擅长的体育运动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3.我国东北平原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4.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 500多千米,包括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端午赛龙舟 B.乙那达慕大会
C.丙迎送宾客献哈达 D.丁冬季滑雪运动
5.“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从地理角度看,这个典故说明( )
A.淮河以南、以北均能生产柑橘,且其品质相似
B.从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方面看,淮河以南适宜柑橘生长,淮河以北不适宜柑橘生长
C.淮河以南以北只是水源、土壤不同,气候相同
D.淮河两侧的自然条件没有较大的差异
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⑦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A.①③④⑥⑦ B.①④⑤⑦
C.①②③⑦ D.②③④⑥⑦
7.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 )
A.昆仓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8.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400 mm等降水量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昆仑山—横断山一线
9.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哪一特点
A.夏季普遍高温 B.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
C.冬季南北温差大 D.雨热同期
10.读下图
①②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种植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分界线
C.400毫米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11.下列诗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上海某中学的淘淘与豆豆是同班同学,他们有一段关于家乡的对话,据此回答下列12-14问题。
12.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 )
A.淘淘→西北地区,豆豆→北方地区 B.淘淘→北方地区,豆豆→南方地区
C.淘淘→青藏地区,豆豆→西北地区 D.淘淘→南方地区,豆豆→青藏地区
13.下列对淘淘家乡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恰当的是( )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B.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
C.全年温暖湿润,分布着常绿阔叶林 D.终年寒冷,冰天雪地
14.有人归纳总结了四字识别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口诀:耕地类型——南__①__北__②__;糖料作物——南甘北甜;粮食作物——南__③__北__④__;交通运输——南船北车……空白处分别应是( )
A.水 旱 稻 麦 B.旱 水 麦 稻
C.水 旱 谷 粱 D.旱 水 稻 麦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15-18小题
1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中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②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17.关于①②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8.下列地理界线中,不是划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重要界线的是( )
A.秦岭一淮河线 B.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青藏高原边缘线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甲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乙区域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有结冰期 B.汛期长 C.含沙量大 D.水量大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按图中甲、乙、丙、丁排序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C.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22.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与两个国家接壤 B.乙区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丙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丁区域是我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二、解答题
23.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D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C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D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
(2)1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3)判断下图气候类型所在的地区: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某同学整理了A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请帮他补全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干旱,④灌溉,⑤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干湿地区是______,分布在该干湿地区的主要高原是______,主要盆地是______,主要平原是____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填字母)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说明当地人口密度小的自然原因______(不少于2点)
(3)图中AB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以______(山脉)和______(河流)一线为界,该界线还是______和______两个温度带分界线。
(4)图中干湿区B和C大致以_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C区域地面植被以______为主。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我国各地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故选A。
2.A
【详解】南方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故A符合题意。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故B不符合题意。游泳是南方居民擅长的体育运动,溜冰是北方居民擅长的体育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北方地区煤、铁、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此外,太原、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D
【详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 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其热量条件能够满足作物一年一熟,所以,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故排除ABC选项,故选D。
4.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甲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少,其中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乙为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滑雪运动盛行,丙为于青藏地区,藏族同胞迎送宾客献哈达,丁为南方地区,降水多,河网密布,端午赛龙舟。
5.B
【详解】题干中描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使“其实味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的“淮”指的就是淮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其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B正确;品质不相似,气候不相同,自然条件有较大差异,排除ACD;故选B。
6.A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①③④⑥⑦正确,②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⑤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7.A
【详解】青藏地区与其余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仓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该分界线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吻合。秦岭—淮河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选A。
8.C
【详解】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9.C
【详解】试题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南北气候差异大的特点.
10.C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①②一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4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是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
11.B
【详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选项描述的是西北地区内蒙古高原的景色,A错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冬季风来临时的北方地区特色,B正确;“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夏季风到不了这里,C错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南方江淮地区特色,D错误。故选B。
12.我国各区域自然景观不同,南方地区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北方地区主要是落叶阔叶林,故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淘淘→北方地区,豆豆→南方地区。故ACD错误,B正确。故本题选B。
13.淘淘→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CD错误,A正确。故本题选A。
1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识别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口诀:耕地类型——南水北旱;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粮食作物——南稻北麦;交通运输——南船北车。故BCD错误,A正确。故本题选A。
15.读图可知:①为北方地区,②为南方地区,③为西北区地区,④为青藏地区,其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人口稀疏,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青藏地区,故选D。
16.四大地理有不同的饮食习惯,①为北方地区的传统主食是面食,故A是错的;②为南方地区的主食是米饭,烤全羊是③为西北区地区的特色美食,故B错误;麻辣火锅是川渝地区的特色美食,属于②南方地区,故C错误。青稞酒是④青藏地区的特色食物,故D正确。
17.①为北方地区和②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A。
18.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故选B。
19.读图可得,甲区域是西北地区,乙区域是北方地区,丙区域是青藏地区,丁区域是南方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是C。
20.读图可得,乙是北方地区,该地区位于秦岭 淮河一线以北,该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该地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有结冰期。北方地区的黄河、海河等河流水量较小、汛期较短;北方地区的黑龙江等河流含沙量小,黄河含沙量大,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是A。
21.我国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读图可知:我国甲是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乙是位于南方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青藏地区,故选D。
22.从上述四幅区域图可以看出,甲表示的西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接壤,乙是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农作物是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丙是北方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丁是青藏地区,是亚洲地势最高的地方,是我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故选D。
23.
(1)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类型齐全,从图中可知,C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旱地,D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种植物主要是南稻北麦。
(2)气候对农业影响比较大,从图中可知,1线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400毫米降水量通过的地方。
(3)从图中可知,甲图1月份最冷月小于0℃,位于温带,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在C区;乙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在D区。
(4)从图中可知,A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受高大山脉阻挡,全年降水少,特别干旱,植被主要是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只能发展灌溉农业。
24.
(1)
读图可得,A是湿润地区,B是半湿润地区,C是半干旱地区,D是干旱地区。分布在该干湿地区的主要高原是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是四川盆地,主要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
读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小的是D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小;该区域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有中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不适合人口居住。
(3)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也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4)
B和C大致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我国主要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大致为年降水量400毫米线。C区域地面植被以草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