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8 23:24:33

文档简介

2023 年上学期邵东名校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 7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4 分。)
1、如图所示,修正带的核心结构为咬合良好的两个齿轮,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齿轮的边缘,大轮
和小轮的半径之比RA : RB 5 :3,当使用修正带时,纸带的运动会带动两轮转动,则两轮转动时 A、
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 1 B.5: 3 C.3:5 D.9: 2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3、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视为质点),某次乒乓球与墙壁上的 A点碰撞后水平
弹离,恰好垂直落在球拍上的 B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s2,不计空气阻力.若球拍与水平方
向的夹角为 45°,乒乓球落到球拍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6m/s,则 A、B两点的高度差为( )
A.0.1m B.0.3m C.0.6m D.0.9m
4、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 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
运动,其 v 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 2 103kg,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 0.1倍,g取
10m/s2 ,则( )
A.汽车在前 5s内的牵引力为 4 103N
B.汽车在前 5s内的牵引力为 6 103N
C.汽车的额定功率为 50kW
D.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40m/s
5、有 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
的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
A.c在 4 π个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3
B.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
C.线速度大小关系为 va>vb>vc>vd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 20小时
6、如图所示, AB为竖直转轴,轻绳 AC和BC的结点 C系一质量为 m的小球,两绳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均为 3mg。当 AC和BC拉直时, ABC 90 , ACB 60 ,BC绳的长为 3m。细绳 AC和
BC能绕竖直轴 AB匀速转动,因而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线速度缓慢增大时,
为保证两绳都不断裂,线速度的最大值为(重力加速度 g 10m / s2)( )
A. 10m / s
B. 2 10m / s
C.3 10m / s
D. 4 10m / s
7、如图所示,半径可变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轨道的末端 B处切线水平,现将
一小物体从轨道顶端 A处由静止释放。小物体刚到 B点时的加速度为 a,落地时的速率为 v,对 B
点的压力为FN,小物体离开 B点后的水平位移为 x。若保持圆心的位置不变,改变圆弧轨道的半径
R(不超过圆心离地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 3 分,有选错得 0 分)
8、如图甲所示,用起重机起吊质量为 m的重物,重物上升过程中速度的平方 v2与上升高度 h的关
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重物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
A.重物加速上升的时间为 0
v0
B.起重机对重物做功的最大瞬时功率为mgv0
C. 3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mgv
5 0
D.起重机对重物始终做正功。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光滑斜面,它们的高度相同、倾角不同, 1 2 3,现让完全相同
的物块沿斜面由静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关于物块沿不同斜面运动时重力做功 W和重力做功的平均
功率 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甲 W乙 W丙
B. P甲 P乙 P丙
C.W甲 W乙 W丙
D. P甲 P乙 P丙
10、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的皮带轮 A、B通过不打滑的皮带传动,A轮的半径是 B轮的 2倍。在皮
带轮各自的轴上用长度相同的轻绳分别悬挂质量为m 和m 的甲、乙两个小球,二者质量关系满足甲 乙
m =4m 。两轻绳上端的悬挂点足够高且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外力驱动 A轮,待系统稳定转动甲 乙
后,两轻绳与轴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1:2
B.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
C.因为m =4m ,所以甲 乙
D.甲、乙两球受到细绳的拉力大小相等
11、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进行性能测试,两车在同一平直的道路上的同一地点的不同车道上
同时同向启动。甲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乙车以恒定功率启动,当甲车达到额定功率时,两车刚好
并排。若两车的质量相等,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额定功率比乙车额定功率小
B.甲车的额定功率比乙车额定功率大
C.两车并排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速度小
D.两车并排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速度大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12、某学校新进了一批传感器,小明在老师指导下,在实验室利用传感器探究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
心力与物体质量、轨道半径及转速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带孔的小清块套在光滑的水平细
杆上。通过细杆与固定在转轴上的拉力传感器相连。小滑块上固定有转速传感器。细杆可绕转轴做
匀速圆周运动小明先保持滑块质量和轨道半径不变来探究向心力与转速的关系。
(1)小明采用的实验方法主要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理想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2)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F,转速传感器的示数为 n,小明通过改变转速测量出多组数据,作出
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小明选取的横坐标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 B. 1 C. n D. n2n
(3)小明测得滑块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若 F、r、n均取国际单位,图乙中图线的斜率为 k,则
滑块的质量可表示为m _________。
13、甲乙两同学一起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 a与物体所受合力 F及质量 m关系的实验,图 a为实验
装置简图。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重力加速度 g。
(1)图 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且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个点没有画出来, s1 4.00cm,
s2 6.40cm, s3 8.82cm, s4 11.20cm,根据上述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图 a实验后分别作出了加速度 a
随合力 F的变化图线如图 c、d所示,图 c中的图线上部出现了弯曲偏离了原来的直线,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图 d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当增加砂和砂桶的质量,图 c图线趋近于a ______。
四、计算题
14、(10分)如图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 A点,质量为 m的小方块物体(可视为质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 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 B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
块最终滑至 C点静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 R,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求:
(1)物体滑到 B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2)B点与 C点间的距离 x大小。
15、(12分)如图所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 A与卫星 B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均绕地心 O做逆
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若卫星 A的运动周期为 T,卫星 B的轨道半径为卫星 A轨道半径的 2
倍。从某次卫星 A、B距离最近时开始计时,求:
(1)卫星 B的周期;
(2)O、A、B三者间第一次构成直角三角形经历的时间。
16、(16分)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 2kg的小物块,它与水平台阶表面
的动摩擦因数 0.5,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 1/4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 3m,圆弧的圆心也在 O
点。今以 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 20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到 O点时撤去拉
力,小物块水平拋出并击中挡板(g取10m/s2)。
(1)求小物块在水平恒力F 20N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小物块击中挡板上的 P点(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已知 sin37 0.6, cos37 0.8),
求平抛的初速度大小;
(3)改变拉力 F的作用时间,可使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速度的最小值和击中
点的位置坐标。(结果可保留根式)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A D B A B B CD CD AD BD
12、答案:(1)B(2)D(3)
13、答案:(1)2.41(2)没有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质量;没有充分平衡摩擦力(3)g
14、答案:(1)3mg (2)
解析:(1)物体从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在B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Fn=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有物体滑到B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3mg
(2)物块在水平面滑行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代入数值解得,B点与C点间的距离为
15、答案:(1)(2)
解析:(1)两卫星均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对A卫星有:
同理对B卫星有:,又,
联立解得卫星B的周期:
(2)由题意可知当时,O、A、B三者第一次构成直角三角形此时,如图所示
设经过的时间为t,有:
解得经历的时间:
16、答案:(1)(2)4m/s(3);
解析:(1)在水平面上,对小物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2)若小物块击中挡板上的P点,则
解得
(3)小物块击中挡板时
且由几何关系可得
击中挡板时速度


时速度最小
此时

击中点坐标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