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9 08:2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 )
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大 D.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2.将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5m2的长方体,放到面积为8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g=10N/kg)( )
A.2.5Pa B.25Pa C.40Pa D.400Pa
3.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C<pA<pB
5.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左上方的一半, 则长方体的密度、 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是:
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减小 B.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D.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 A、B 两点,已知 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A.p 甲

p 乙
C.p 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8.如图所示、一未装满橙汁的封闭饮料杯,先正方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两次放置橙汁对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1和p2,则(  )
A.p1>p2 B.p19.如图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
B.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一定变小
D.乙装置更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11.(2分)人们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___________的作用。护士给病人扎针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头很尖,可以增大___________,从而容易将针头扎进人体肌肉或血管。
12.(4分)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的形状如图所示,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2cm的正方形,数一下鞋底覆盖的方格数(不满一格的都计为半格),可算出这只鞋底的面积约为 _____cm2,小明穿上这双鞋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_____N,以此可以估算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_____Pa。
13.(4分)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B点的液体压强为,则液体的密度是______;A点液体的压强为______Pa。(g=9.8 N/kg)
14.(4分)如图一块重50牛的长方形砖块的长、宽、高分别为0.2米、0.1米和0.05米,将它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三种情况下砖块对地面的压力_____(“相等”或“不相等”),_____放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大。在平放、侧放、竖放过程中对地面最大的压强是最小压强的_____倍。
15.(2分)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缘相齐。在其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三分之一,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2分)拧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______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______处.
17.(2分)有A、B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
18.(2分)如图所示,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密度为和的两种液体中,且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____(填“>”“<”或“=”);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_____(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9.(2分)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和A对挡板B的压力.
20.(2分)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一起,画出A对B的压力及B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21.(6分)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
23.(9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缓慢拉动针筒,当针筒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____;
(5)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90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500g,烧杯质量为125g,活塞面积为7.5×10 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为________。
23.(10分)小雨同学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组装好的压强计上的U形管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端的液面_________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法(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3)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_(选填“A”或“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4)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雨将金属盒先后浸入乙、丙的两杯液体中,她发现乙杯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乙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大的盐水,小雨的结论是_________的(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
(5)在乙杯中,保持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中橡皮膜的朝向,发现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不变,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
(6)小雨在此基础上又做了拓展实验。如图丁所示,她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底端橡皮膜向下微微凸起,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然后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测出管底到盐水液面高度为,用小雨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水的密度开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4.(9分)2020年初,一场罕见的大雪袭击了加拿大。厚达2m的积雪,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若积雪的密度约为,g取 。
(1)请计算2m厚的积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2m厚的积雪,压在面积为5 m2的汽车顶部,请计算汽车顶部所受的压力。
22.(10分)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铁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铁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求:(g取10N/kg)
(1)水对铁桶底的压强;
(2)铁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水平台面受到铁桶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