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巩固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巩固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9 09:0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读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理事物表达正确的是①和④,错误都是②和③
B.图中①多低山丘陵,终年温和湿润,③北高南低,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C.①主导产业是制造业,发达国家众多,②气候炎热,传统民居是高架屋
D.②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④以高原为主,黑种人的故乡,③劳动力丰富,盛产水稻
2.株洲的小明从非洲旅游回来,向同学们描述的情景中,可能错误的是( )
A.非洲北部地区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B.看到了犀牛、大象、长颈鹿等大量的野生动物
C.在赤道地区看到了白雪皑皑的山顶 D.在撒哈拉沙漠能看到身穿白袍,骑着骆驼的居民
3.黑色人种的故乡和最大聚居地是(  )
A.北美 B.拉丁美洲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大洋洲
4.下列哪种物品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工业原料:( )
A.可可豆、活牲口 B.皮鞋、木材
C.钻戒、汽车 D.咖啡、牛肉罐头
5.下列描述,符合非洲的是( )
A.大多位于热带
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面积广
C.以黑种人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经济发达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下图),回答下面6-7小题。
6.图中,信息不能体现的是( )
A.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
B.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C.非洲的黄金、金刚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D.非洲气候分布以赤道为轴,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7.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原料仓库”境遇,发展经济的捷径是( )
A.继续保持单一的商品经济 B.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只出口农矿产品,不进口产品 D.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经济
读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小薇暑假随父母去非洲旅游,到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地点。关于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B.②地阳光明媚,种植着葡萄、柑橘等作物
C.③地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
D.④地正值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9.下列有关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居民都属于黑色人种
B.经济落后,资源贫乏
C.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被称为“高原大陆”
D.热带气候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10-12题。
10.非洲气候主要特点是
A.以热带气候为主 B.终年炎热干燥
C.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 D.没有温带
11.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呈现南北对称分布,原因是
A.陆地面积广阔 B.赤道穿过大陆中部
C.四面临海 D.0 经线穿过大陆
12.图中四条河流水量最大的是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高原
14.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A B.B C.C D.D
某旅友春节期间游历非洲,他在朋友圈中发布的照片,从时间顺序上依次为茂密的雨林、枯黄的草原和无边的沙漠。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京杭大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16.非洲尖毛草是一种生长过程十分怪异的草,前半年长根部,人们看不出它在生长。半年后,雨水到来之际,尖毛草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成为草地之王。据此判断尖毛草生长在哪个区内。(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7.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因素是( )
A.粮食供应不足 B.人口增长过快 C.经济落后 D.气候炎热
二、解答题
18.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回答问题:
(1)填地名:A是 岛; B是 湾。
(2)C是非洲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有“赤道雪山”之称,它是 山。
(3)该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广的 气候,这种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所以这里的野生动物有定期 的习性。
(4)这里矿产丰富,其中金刚石和 产量居世界首位,也是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的原产地,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素有“世界 仓库”之称。
(5)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这里的许多国家形成了“ 商品经济”。
19. 读非洲气候类型空白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候类型A是 气候,此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的原因是 因素.
(2)气候类型B是 气候,当B处的人们欢呼“风调雨顺,收成好“时,C处的景象是 (选择填空)
A.风调雨顺 B.草木枯黄 C.动物聚集 D.气候寒冷
(3)气候类型D是 气候.
(4)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是 .
(5)非洲有“赤道雪峰”现象的山脉 .
(6)当我国高温多雨时,E处气候特点为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高温少雨
D.温和少雨.
20.读非洲部分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温度带),地形以______为主,是______种人的故乡。
(2)乙河流______(填名称),乙河流水量大于甲河是因为乙河流经______气候区,降水充沛。依据甲、乙两河流的源头流向判断,非洲的______部地势较高。
(3)______气候在撒哈拉以南分布最广,所以当地人的典型传统民居是茅草屋。
参考答案
1.由图可得,①是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以平原为主,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发达国家众多,主导产业是精密仪器、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不是制造业。②是中东地区,中东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气候炎热,降水稀少,传统民居多平房,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③是东南亚地区,此图是亚洲的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这里不是大洋洲,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盛产水稻,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在亚马孙平原。东南亚的传统民居是高架屋不是在图中红海沿岸的位置所以说法错误。④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热带草原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以黑种人的文化为主,不具有多元性。排除ABC,故选D。
2.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在中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是狭窄的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有“天然野生动物园”之称,看到了犀牛、大象、长颈鹿等大量的野生动物,B正确;赤道雪山指的是在赤道附近的山,且山顶终年积雪。有乞力马扎罗山,它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有肯尼亚山,位于肯尼亚的中部,主峰巴迪安峰5199米,奈利昂峰5188米和勒纳纳峰4985米。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在赤道地区看到了白雪皑皑的山顶,C正确;在撒哈拉沙漠能看到身穿白袍,骑着骆驼的居民,因为这里以热带气候为主,穿白袍可以通风散热,D正确。故选A。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目前,该地区的黑种人占90%以上。故选C。
4.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变成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市场,很多国家形成了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的“单一商品经济”,工业制成品是把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产品,题目中只有A选项都是初级产品,故选A。
5.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A正确。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B错误。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较大,所以整个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C错误。非洲被称为“饥饿的大陆”,经济落后,D错误。故选A。
6.阅读此图可以发现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A正确;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B正确;非洲的黄金、金刚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图中看不出来,C错误;非洲气候分布以赤道为轴,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
7.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ABC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要摆脱全球“原材料仓库”境遇,想大力发展经济,改变现状就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如实行农产品加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等。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
8.①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因此不可能是沙漠景观,故A错误。②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园艺业发达,适合种植葡萄等果树,故B正确。③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因此不会天天下雨,故C错误。④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不会千里冰封,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B。
9.非洲南部为黑色人种,北部主要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故A错误。非洲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经济落后,但是非洲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故B错误。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但是海拔并不是很高,世界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不是非洲,故C错误。非洲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故D正确,故答案选择D。
10.非洲有称为热带大陆,从图中可知,非洲主要是热带气候,少部分温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故A符合题意。
11.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很明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呈现南北对称分布,原因是赤道穿过大陆中部。
12.从图中可知,丙河主要流经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故四条河流水量最大的是丙河。
13.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故选B。
14.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选B。
15.亚洲与非洲即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京杭运河全部位于中国,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16.由尖毛草的生长特点可知,该草在干季和湿季的长势完全不同,说明这是生长在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出现在5月至9月,此时尖毛草处于疯长期。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7.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根本因素,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8. (1)据图可知,A是马达加斯加岛,B是几内亚湾。
(2)C位于东非高原上,为乞力马扎罗,是非洲的最高峰,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因为地势太高,故山顶上有白雪,被称为“赤道雪峰”。
(3)从“非洲气候分布图”中判断,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具有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为适应气候特点,动物具有迁徙的特性。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金刚石、黄金产量居世界首位,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而且也是许多热带经济作物的原产地,如咖啡、可可、油棕、香蕉等。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黑色人种的故乡,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
19. (1)由于赤道从非洲大陆中部穿过,因此该洲的气候类型总体上以赤道为对称轴,向南北两侧递变。据图可知:A是热带雨林气候,此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主要是因为其东部为东非高原,受地势的影响,改变了这里的水热分布状况,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2)据图可知:B是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B处的人们欢呼“风调雨顺,收成好”的时候,应该为当地的雨季,而另一半球的C处却是旱季,呈现一派草木枯黄的景象。
(3)据图可知:D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4)非洲气候类型大致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大致对称,自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5)由于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地势高,受地势的影响,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呈现“赤道雪峰”的绮丽景观。
(6)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当我国夏季高温多雨时,E处的地中海气候正处于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因此温和多雨;其夏季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20.(1)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属于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
(2)乙河流为赤道附近的刚果河,属于热带雨林地区,降水量大,因而乙河流水量大于甲河,依据甲、乙两河流的源头流向是南向北流、东向西流,可以判断出非洲的东南部地势较高。
(3)撒哈拉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在撒哈拉以南分布最广,所以当地人的典型传统民居是茅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