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到第3章,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到第3章,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0 07:1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学年建兰中学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C1-35.5,K-39,Ca-40,I-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图表示不同的模型或符号,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是( )
A. “剧毒品”标识 B. 眼球结构
C. 中国政区图 D. 动物细胞
2.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
钟和铷原子钟。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属于金属元素 B.R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原子序数是37
3.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
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4.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1
5.下列各项为小兰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科学合理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大量的热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6.在下列表示微粒的示意图中,黑色圆圈和白色圆圈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原子,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7.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有关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灾是一种燃烧现象,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
B.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前行及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C.室内发生火灾,不应该立即开窗通风
D.放有大量电器的实验室着火,尽量使用高压水枪灭火器灭火
8.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计算原子质量的方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
的真实质量跟此标准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则以
下量会发生改变的是( )
A.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 B.一滴水中所含水分子的个数
C.一个氮气分子和一个氯气分子的质量比 D.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9.疫情期间人们用来消毒的“84消毒液”,一般通过氯气(Cl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制得,反应
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
分。有关该反应的判断合理的是( )
A.生成的NaClO属于氧化物
B.氯元素共呈现三种化合价
C.反应后钠元素的质量增加了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0.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时吸热
D.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11.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先加固体二氧化锰,再加液体双氧水
B.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等导管口出现均匀气泡,再将导管伸入瓶口收集气体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中取出
D.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应先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槽
12.下列含氮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①NO ②NH3 ③N2O ④NO2 ⑤N2 ⑥KNO3.
A.①③⑤⑥④② B.⑥④③⑤①② C.②④①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
2
13.小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物质变化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不同微观
状态,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合理的是( )
A.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种类有3种 B.符号 所表示的物质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向该容器中添加氢气,能获得更多的生成物
14.我们探究 CO2 性质时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的水溶液与稀醋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5.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点燃红磷后迅速塞紧瓶塞是为了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
C.该实验可说明N2不可燃
D.实验前玻璃管不充满水,实验结果氧气体积大于1/5
16.人体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属于有
利于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①肺泡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毛细血管壁很薄 ④肺泡壁很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气后让用户吸食。世界卫生组织对电子烟进行
相关研究,认为这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烟产生的蒸气可以经过呼吸道到达肺
B.尼古丁等有害气体由于压强差而从肺泡进入血液
C.呼出烟雾时,肋间外肌与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吸食电子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18.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夸克是很微小的基本微粒,但仍可以再分
B.由于构成石墨和金刚石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物质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3
19.如右上角装置可以有多种用途,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若装置中已集满氧气,可向a注入水,即可从b端获得氧气以供使用
B.该装置中注满水后,在a处接量筒,可将CO2气体从b通入用以测量其体积
C.该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可检验某气体是否为纯净的CO2
D.用该装置排空气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a通人,
20.实验室常用如图甲、乙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小金又设计了如图丙、丁的装置用于制取氧气,相关叙
述合理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装置甲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防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水冷凝后倒流
B.使用装置乙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需定期向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
C.关闭止水夹a并向下压丙中注射器的活塞,放手后若活塞回到原处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D.利用装置丁进行实验室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二、填空题(共计30分)
21.(6分)(1)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一种气体单质支持人类呼吸,A和B组成化合
物的化学式
(2)标出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高锰酸钾中含有的阴离子 (5)氧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写出H2O中“2”的意义
22.(4分)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
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用序号填空)
①大理石 ②液氧 ③洁净的空气 ④铜丝 ③冰水混合物 @二氧化碳 ⑦氖气
⑧澄清石灰水 ⑨氯化亚铁 ⑩硫酸铜晶体
23.(6分)有核电荷数均小于20的A、B、C、D四种元素。A能形成氧化物AO,其中A的质量分数为60%,
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元素原子内无中子,C原子和D—都比B原子多17个电子,试回
答:A的元素符号 ;C元素组成气态物质的化学式 ;A元素与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
式 。
24.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填
写下列未知数据:② ③ ④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0 0 0
反应中的质量/g 6 2 2 ①
反应后的质量/g ② 0 ③ ④
4
25.取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甲、乙钟罩内分别放入等量相同且健康的
昆虫,再在乙钟罩放入绿色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黑暗的地方。则 钟
罩内的昆虫平均存活时间更长,理由是
26.(4分)人进行呼吸时,测得某次肺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1)请据此在乙图中画出肺内气量变化的曲线(假设不吸气也不呼气肺内气量为a)。
(2)t=1.5s时,膈肌处于 状态(填“舒张”或“收缩”或“无法判断”)
气 2 肺
压 的

1 量
a
1 2 3 4 5s 1 2 3 4 5s
图甲 图乙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10分)建兰中学八年级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利用下列装置(如图)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是否
产生CO2气体,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提出假设: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气体。
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只发生呼吸作用,检验产生的气体。
查阅资料: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1)C处玻璃罩需要遮光处理的原因是
(2)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主要现象是
(3)若该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D中未能观察到预期现象。试分析可能原因:
(4)图示实验完成后,若要证明C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你的操作方法是:
(5)请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5
28.(8分)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单质组成,已知其中一种单质是Fe)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某研究性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脱氧剂成分
高温
查阅资料:C+2CuO 2Cu+CO2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Fe与未知单质分离。将未知单质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图1所示装置中
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另一种单质是C。
(1)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
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忽略不计)。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2)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若燃烧红磷法(如图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则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
(4)与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往往小于1/5)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更
接近真实值的原因是
29.小亮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于是他选择氧化铜进行了探究实验。
实验 5%过氧化氢 其他物质/g 产生 40mL 氧
序号 溶液体积/mL 气所用的时间
A 10 / t1
B 10 氧化铜 1.2 t2
C 10 二氧化锰 1.2 t3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可以作为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呢?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的效
果更好呢?小亮设计了如表所示的三组实验。
(1)该实验中,测量氧气的体积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2)小红认为表格中的A组实验没有做的必要,你是否赞同?理由是
(3)若要证明氧化铜是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则还需证明
(4)若实验结论是:氧化铜是催化剂,且效果比二氧化锰明显要差,则实验现象应为
6
30.(6分)某同学为了证明蝗虫也要进行呼吸,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
(1)试管乙的作用是
(2)实验10分钟后记录数据如下表:甲装置中,红色液滴向橡皮塞方向有明显移动,这是因为
红色液滴与橡皮塞之间的距离
开始时 10 分钟后
甲装置 9.0cm 4.6cm
乙装置 9.2cm 9.1cm
(3)乙装置中上表中的数据显示: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有细微移动,请对此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31.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知道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
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再次实验探究,他们分别设计了如图实验.
实验操作:甲小组把盛有适量 NaOH 溶液的小试管放
入盛有 CuSO4 溶液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有适量 H2O2
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 MnO2 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
到天平上调至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物质
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请写出甲组实验的反应现象
(2)乙小组实验结束后,发现天平不平衡,原因是
(3)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2.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
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 装置内未出现浑浊;②D 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③E 装置末尾的气球变大,
假设每部反应都是完全的。请回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则该气体的成分为: 。
D 装置总质量 E 装置总质量
反应前 156.6g 356.8g
反应后 158.4g 361.2g
7
四、解答题(共 28 分)
33.(6分)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
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的碘原子。该原子的中子数
为 。
(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互为同位素原子
(3)碘酸钾(KI03)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的方法能否有效起
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因此日常服用加碘食
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
34.某同学发现张大爷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帮他购买施用了一包化肥,如图为该包化肥的外包装
标签上的部分说明,请仔细阅读标签并回答下列问题(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常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某
物质的成分或纯度):
(1)有同学说化肥标签上的说明有虚假成分,他的判断理由是
(2)有一包净重为50kg的硝酸铵化肥,经化验证明纯度为96%(其余成分中无氮元素),则这包化肥
中共含有多少千克的氮元素?
35.(6分)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NH3)。
(1)请写出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 :
(2)当前,原料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的CO2,有科学家正在研
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N2。若需要8.5万吨氨气,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H2,可减少排放
多少万吨CO2?
8
36. 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15 12.5 12.5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50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10 10 10
(1)第 次实验中,样品中的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第 2 次实验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7.2019 年 6 月 21 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如图所示的 4
类:
(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败叶 E.废弃口罩 F.玻璃容器
(2)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填“元
素”或“单质”)。
(3)“可回收物”中也包含铝制易拉罐,对铝制易拉罐的回收一般分为四步:破碎、脱漆、打包、熔炼。
将易拉罐熔炼成铝块的过程,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9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D
6.B
7.D
8.D
9.B
10.D
11.C
12.D
13.C
14.C
15.C
16.A
17.C
18.A
19.A
20.C
21.(1)Al2O3 (2)+3 (3)H2O (4)MnO 4 (5)8 (6)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22. ④ ; ②⑦ ; ①③⑧ ; ⑤⑥⑨⑩
23. Mg ; Ar ; MgCl2
24. ② 5 ③ 2.5 ④ 12.5
25.甲;此装置置于黑暗下,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作用消耗出氧气,而昆虫呼吸需要氧气,所以昆虫在一
段较长时间内继续生活,植物不会死亡。




a
1 2 3 4 5s
图乙
26.(1) (2)收缩
27.(1)防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B 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可能与该装置放置的温度低有关,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鼓入空气时间不够;D 中
石灰水浓度太小;C 装置的玻璃罩漏光等
(4)打开瓶塞,立即将燃烧的蜡烛伸进瓶内;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

(5)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10
28.(1)Ca(OH)2+CO2═CaCO3↓+H2O
(2)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
(3)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双手捂住集气瓶的外壁,若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

(4)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氧气能完全反应,使结果更准确
29.(1)C
(2)不赞同,A 组作为对照验证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3)验证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均不变
(4)产生 40ml 氧气的时间 t2 大于 t3
30.(1)作为对照
(2)因为蝗虫进行了呼吸,吸收了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故装置内气体减少,在大气压的
作用下,红色液滴向橡皮塞方向移动;
(3)乙装置中的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使装置中的气体减少,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本
来就很少,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有细微移动
31.(1)烧杯中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2)反应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使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减少
(3)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32.(1)CH4+2O2 CO2+2H2O(2)N2、CH4、CO
33.(1)78
(2)AD
(3)39:127:48 ; 59.3%
(4)2 Kg ; 不能 。
14×2
34.(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00% =35%;40%>35%,所以这包氮肥包装
14×2+1×4+16×3
标签有虚假之处
(2)这包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50kg×96%×35%=16.8kg
35.(1)N2+3H2 2NH3
(2)设需要的氢气的质量为 x
N2+3H2 2NH3
6 34
x 8.5 万吨
6 34
=
x 8.5万吨
x=1.5 万吨
原料气 H2 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 1 吨 H2 会同时产生 5.5 吨 CO2,若需要合成 8.5 万吨氨
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 H2 可以减少排放 CO2 的质量为 1.5 万吨×5.5=8.25 万吨。
36.(1)二
(2)设 12.5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117
x 10g y
11
106 100 117
= =
10
解得:x=10.6g y=11.7g
12.5 10.6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15.2%;
12.5
12.5 10.6 +11.7
(3)第 2 次实验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100%≈12.2%
12.5 +100 10
37.(1)CF (2)元素 (3)熔化和凝固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