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教学设计(一稿)
题课 小小的船
授课教师 工作 单位
版本 册次 语文一年级上册 单元 章节 第四单元第二课
本课 要研究解决的 问题 引导学生在读中思,思中悟,悟中交流,将课本内容迁移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美丽大自然”为主题,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主题课文之一,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故事引入,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本课例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学校,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忽略别的事情。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识字:12个。 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背诵课文。 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教学 重点 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资源 及 环境准备 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讲授、谈话、演示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故事引入 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课题 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环节二 指导看图 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
环节三 读文 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齐读课文 反复练习,熟读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3、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训练朗读的基本技能。
环节四 认字 示词组卡 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 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有感情朗读课文。 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引导学生认字,组词重点:里、月。多音字:只 同座互检生字掌握情况。 游戏,猜猜他是谁? 6、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 1.小组合作识记一类字:分析部件:只、尖、里 2.数笔画:在、见 3.编儿歌:只、尖 4.猜谜语:月 5.学生练写生字 1.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现中感悟。 2.充满童趣和美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3.宝宝形状字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使教师真正的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前提下合作记字。 4.游戏的魅力在于激趣
环节五 音乐欣赏,感情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2.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同学们一起说一说。3.大家也想去月亮上看夜空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在夜空上看到了什么? 配乐朗诵,练写背诵。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环节六 写字 观察书本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2.多媒体演示“里、在”的书写笔顺,学生书写。3.余下的字,指名说笔顺,多媒体演示,一生领书空。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5.指名二学生在黑板写字,其余学生观察,对比,评议。6.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观察、练习写字,注意字的笔画笔顺 基本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充分利用具体真实的交际情况,提高学生人际交流的素养
环节七 布置作业 观察月亮的形状,看看月亮变成什么形状的时候,丁丁就该结束他的旅行回来了。 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申既有趣又有意义。
板书设计 2.小小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