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过关练
一、单选题
1.在下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最适用于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
A. B. C. D.
2.下列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D.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骑自行车是一种时尚、环保的运动,深受人们的青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车把是一个费力杠杆
B.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C.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自行车的坐垫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
4.如下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F拉动重500N的木箱,使它在3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250N B.拉力F做的功为600J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0W D.绳端移动的速度为1m/s
5.如右下图所示是汽车将进入大门,自动升降拦杆打开瞬间。自动升降拦杆是一种杠杆,它的支点和电动力装置都在小小的立柱桩里,这种自动升降拦杆是(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拦杆越长越省力
6.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处于平衡状态
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
C.杠杆一定有支点
D.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的正中间
7.人类用智慧创造了机械,机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机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方向盘是常见的轮轴,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B.要多使用省力的机械,不使用费力的机械
C.杠杆使用不方便,滑轮使用方便 D.盘山公路是特殊的斜面,是省力机械
8.如下图所示,分别用滑轮和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重物G时,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F4,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F3>F4
C.F4二、填空题
9.如下图丁所示旗杆的顶端有一个定滑轮,升国旗时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动力的 _____ 。从物理模型角度看,盘山公路可以看作是 _____ 。
10.生活中有很多小妙招,如下图甲所示,用钢勺很轻松就可以打开饮料瓶盖,模型如图乙,它是以______为支点(选填“A”或“B”)的省力杠杆,手在_____ _(选填“C”或“D”)点向下压时会更省力。
11.小明为了把水平地面上重为200N的木箱移到1m高的平台上,搭建了长为2m斜面。如下图所示,现对木箱施加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120N的拉力,将其由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拉力做功_____ _J,拉力的功率为____ __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 __,摩擦力大小为____ __N。
12.两个滑轮按如下图所示的方式组合,用10N的拉力F拉动绳端,使物体水平向左匀速滑动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B是____ __滑轮;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 __N。
三、作图题
13.如下图所示,请画出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同时画出通过定滑轮作用在B点的动力F1所对应的动力臂L1的示意图。
14.如图甲所示,小红开暖壶盖的过程相当于使用杠杆。图乙为这个杠杆简化的示意图,图中O点为支点,F2为杠杆所受阻力。请在乙图中画出手指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四、实验题
15.小军“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甲所示装置组装实验器材,标出钩码和绳子自由端的位置,分别为A和B。
②用弹簧测力计缓慢竖直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从A位置匀速升高到A'位置,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
③匀速提升物体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绳子自由端从B位置移动到B'位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
④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小军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_ ____。
(2)实验中物体重G物=6.8N;其余测量数值如图乙所示,则小军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为 _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 ___________%。
(3)若要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请你写出一条可行的方法 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 __。
(4)小军还发现,尽管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会省力,但与用手直接匀速提升物体相比,他还要多做功,也就是说使用动滑轮 ___________(选填“省功”或“不省功”)。这个发现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是一个普遍的结论,这个结论叫做 ___________ 。
1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都相等。
(1)如上图甲所示,杠杆在此位置静止,这时杠杆_____ 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
(3)如图乙所示,若在A位置挂两个钩码,现有三个钩码,需挂在杠杆O点右侧第___ ___格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4)实验时,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_ 。
(5)如上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其示数_____ 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计算题
17.一物块重2.4N,在拉力F的作用下从底部沿斜面匀速运动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用时6s。此过程F做的功W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下图2所示,物块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求:
(1)F所做的功的功率是多少?
(2)F的大小是多少?
(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8.如下图所示,花岗岩石块甲、乙体积之比为12:3,将它们分别挂在轻质硬棒AB的两端,当把石块甲浸没在水中时,硬棒恰能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甲石块从水中取出,拭干后浸没在液体丙中,调节石块乙的位置到C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且OC=2OA。(已知花岗岩的密度ρ=2.6×103kg/m3)。求:
(1)AO:OB等于多少?
(2)液体丙的密度是多少?
。
答案:
1.B 2.A 3.D 4.B 5.B 6.C 7.D 8.C
9. 方向 斜面
10. B D
11. 240 24 83.3% 20
12. 定 18
13.14.
15. 0.68 85 给动滑轮加润滑油 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从而减少额外功 不省功 功的原理
16. 平衡 力臂 2 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变大
17.(1)0.6W;(2)2N;(3)66.7%
18.(1)13∶32;(2)1.3×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