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0 21: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调研卷
一、选择题(24分)
1.王叔叔出差买的车票发车时间是15:20。他大约( )到达汽车站。
A.下午3时 B.下午4时 C.下午5时
2.一部电影从14:30开始播放到16:20结束,这部电影播放了( )。
A.2小时50分 B.1小时50分 C.2小时10分
3.小晴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6天,她的生日是( )。
A.12月25日 B.12月26日 C.12月24日
4.在1984年、1998年、2000年、2010年、1964年、2100年这些年份中闰年有( )个。
A.3 B.4 C.5
5.第三季度的倒数第三天是( )。
A.6月28日 B.9月28日 C.9月29日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100年有366天 B.11月31日是小红的生日 C.每年的下半年都有184天
7.下列连续两个月中,天数之和正好是62的是( )。
A.一月和二月 B.六月和七月 C.七月和八月
8.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年的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A.89 B.90 C.91
二、填空题(29分)
9.小敏生日是2008年二月最后一天,她的生日是( )月( )日。
10.一节课40分钟,下午2:00开始上第一课,应在(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课。
11.一年中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的是( )月和( )月;闰全年共( )天,是( )个星期零( )天。
12.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是( )年7月1日,2021年正好是建党100周年。7月所在的季度一共有( )天。
13.劳动节是( )月( )日,这一天在第( )季度。一年中,相邻的2个大月是( )月和( )月。
14.一位画家连续坚持作画62天完成了一幅作品,正好两个月,这两个月是( )月和( )月或者是( )月和( )月。
15.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建党( )周年。
16.上午第二节课从9:10开始,到9:50下课。一节课经过( )分钟。下课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从( )开始。
17.闰年的2月份最多有( )个星期四;今年上半年一共有( )天。
18.小新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学校要求必须在早上7:50之前到校,他最晚应( )时( )分从家出发。
19.2024年全年有( )天;某地历时2年零3个月建成一个体育中心,该体育中心建成用了( )个月。
20.今年疫情期间,某市中小学4月26日开始放假,5月6日复学,一共放假( )天。
三、判断题(10分)
21.每4年中必有一年是闰年。( )
22.从南京到上海乘汽车需要3小时,汽车13时出发,16时到达。( )
23.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总共有365天。( )
24.相邻两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 )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前一天是9月31日。( )
四、解答题(37分)
26.李叔叔在上午8:00到下午1:00的这段时间里共加工了270个零件,李叔叔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27.李叔叔家上半年(1~6月)一共缴水费264元,下半年(7~12月)平均每月缴水费36元。去年一年李叔叔家缴水费多少元?
28.王阿姨在某玩具厂上班,每天工作时间为上午8时至下午6时,午餐及休息时间是1小时。王阿姨一天可以加工414个玩具,她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29.填一填,框一框。如图是今年5月的月历。
(1)今年的儿童节是星期( )。
(2)今年5月1日至4日放“五一”假,5月5日上课,其余时间正常。这个月共上课( )天。
(3)用正方形框框出9个数,使这9个数的和是90。
30.明明家离学校1千米,如果他7:40从家出发,每分钟走75米,他7:55前能赶到学校吗?
31.购物中心平均每天卖出15台电视机,照这样计算,今年七月份能卖出多少台电视机?
32.订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需要15元,张叔叔想订阅一年的电视节目报,需要多少钱?有线电视收视维护每月16元,全年要多少钱?
33.暑假的一天,王峰和妈妈10:00开始爬山,上山用了50分钟,下山比上山少用15分钟。上山和下山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参考答案:
1.A
【分析】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添上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添上限制词,“整时”减去12。据此将发车时间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再看哪个选项中的时间在发车时间之前。
【详解】15:20是下午3:20。
A.下午3时在下午3:20之前,符合题意;
B.下午4时在下午3:20之后,不符合题意;
C.下午5时在下午3:20之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注意“整时”减去12,而不是减去10。
2.B
【分析】放映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据此即可算出这部电影播放了多长时间。
【详解】16时20分-14时30分=1时50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3.B
【分析】12月是大月,有31天,一年的倒数第1天是12月31日,倒数第2天是12月30日,……,倒数第6天是12月26日,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晴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6天,她的生日是12月26日。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A
【分析】一般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984÷4=496
1998÷4=499……2
2000÷400=5
2010÷4=502……2
1964÷4=491
2100÷400=5……100
1984年、2000年、1964年是闰年,共有3个。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平闰年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B
【分析】每年的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每年的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每年的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
【详解】第三季度的倒数第三天也就是9月份的倒数第三天,9月份有30天,所以倒数第三天是9月28日。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年、月、日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1)2100年是整百年份,用2100除以400,若有余数,那么2100年是平年,若没有余数,那么2100年是闰年;
(2)每年的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每年的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
(3)把7、8、9、10、11、12月的天数相加,求出每年下半年的天数。
【详解】A.2100÷400=5……100,2100年是平年,有365天,原说法错误。
B.11月是小月,只有30天,没有31日,原说法错误。
C.31+31+30+31+30+31
=62+61+61
=123+61
=184(天)
所以每年的下半年都有184天,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以及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7.C
【分析】1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详解】A.一月和二月天数和可能是59天,也可能是60天;
B.六月和七月天数和是61天;
C.七月和八月天数和是62天。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年、月、日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8.B
【分析】闰年一年有366天,2月有29天。平年一年有365天,2月有28天。先判断2022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判定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是: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一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每月31天,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和11月,每月30天。
【详解】2022÷4=505……2,有余数,是平年,2月有28天。
31+28+31
=59+31
=90(天)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以及大月和小月的有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2 29
【分析】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余年份为平年。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据此判断2008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再判断二月份的天数。
【详解】2008÷4=502,则2008年是闰年,二月有29天。她的生日是2月29日。
【点睛】本题考查闰年的判定方法,用年份数除以4(整百年份数除以400),再结合余数判断。
10.14:40
【分析】先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求出第一课下课时刻,再将第一课下课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
【详解】2:00+40分钟=2:40
下午2:40是14:40。
则应在14:40下课。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和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注意去掉限制词,“整时”应加上12。
11. 7 8 366 52 2
【分析】一年有12个月,其中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每个月有31天。小月有4月、6月、9月和11月,每个月有30天。闰年全年有366天。用闰年全年的天数除以7解答。
【详解】366÷7=52(个)……2(天)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的是7月和8月;闰全年共366天,是52个星期零2天。
【点睛】本题考查年月日的认识,关键是熟记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12. 1921 92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是1921年7月1日。一年有12个月,每3个月为1季度,一年有4个季度,七月所在的季度是7月、8月、9月,把这三个月的天数相加即可。
【详解】31+31+30
=62+30
=92(天)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是(1921)年7月1日,2021年正好是建党100周年。7月所在的季度一共有(92)天。
【点睛】熟练掌握年、月、日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13. 5 1 二 7 8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劳动节是5月1日;第一季度是1、2、3月,第二季度是4、5、6月,第三季度是7、8、9月,第四季度是10、11、12月;一年中,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劳动节是5月1日,这一天在第二季度。一年中,相邻的2个大月是7月和8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4. 12 1 7 8
【分析】1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详解】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1月和12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和8月也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一位画家连续坚持作画62天完成了一幅作品,正好两个月,这两个月是(12)月和(1)月或者是(7)月和(8)月。
【点睛】熟记年、月、日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15.100
【分析】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用2021减去1921,求出1921年到2021年建党多少周年。
【详解】2021-1921=100(周年)
则1921年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
【点睛】本题考查了经过时间的计算,认真计算即可。
16. 40 10:00
【分析】用9:50减去9:10,求出一节课经过的时间;用9:50加上10分钟,求出第三节课开始上课的时间。
【详解】9:50-9:10=40(分钟)
9:50+10分钟=10:00
上午第二节课从9:10开始,到9:50下课。一节课经过40分钟。下课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从10:00开始。
【点睛】本题考查了时间的计算与推算,明确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是解答的关键。
17. 5 181
【分析】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有30天,闰年2月有29天,平年2月有28天,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闰年2月有29天,如果2月1日是星期四,则2月8日、2月15日、2月22日和2月29日也是星期四,有5个星期四;2022÷4=505……2,2022年是平年。
31+28+31+30+31+30
=90+30+31+30
=181(天)
闰年的2月份最多有5个星期四;今年上半年一共有181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8. 7 35
【分析】根据题意,用小新到校的时刻减去路上用的时间就是他最晚从家出发的时刻。
【详解】早上7:50也就是7:50;
7:50-15分钟=7:35
他最晚应7时35分从家出发。
【点睛】此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明确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366 27
【分析】2024÷4=506,没有余数,那么2024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1年有12个月,据此求出2年零3个月共有多少个月。
【详解】2024÷4=506,没有余数,那么2024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
1年=12个月
12+12+3=27(个)
2024年全年有366天;某地历时2年零3个月建成一个体育中心,该体育中心建成用了 27个月。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年、月的换算以及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20.10
【分析】4月有30天,30减26再加1可以求出4月放假的时间,因为5月6日复学,由此可知5月放假5天,再用前面所得和加5即可解答。
【详解】30-26+1
=4+1
=5(天)
6-1+5
=5+5
=10(天)
一共放假10天。
【点睛】解答此题需注意4月26日这一天也算在放假内,而5月6日这一天不算在放假内。
21.×
【详解】闰年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且不是100的倍数,为普通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且必须是400的倍数,就是世纪闰年。
【解答】例如1900是整百数,
1900÷400=4……300,
所以1900年不是闰年;
1897年,1898年、1899年、1900年这连续的四年都不是闰年。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闰年的判断标准,灵活应用。
22.√
【分析】根据题意,用13时加上3小时,求出汽车到上海的时间。
【详解】13时+3小时=16时
从南京到上海乘汽车需要3小时,汽车13时出发,16时到达。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是时间的推算,掌握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是解答的关键。
23.√
【分析】先判断2022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用2022除以4没有整除就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据此解答。
【详解】2022÷4=505……2,2022年是平年,全年有365天,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判断一个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用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否则为平年;对于整百的年份除以400,能整除的是闰年,否则为平年。
24.×
【分析】根据每个月的天数,举例出不符合题意的月份,即可解答。
【详解】由每个月的天数可知,7月有31天,8月也有31天,这两个相邻的月份天数相同。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每月天数的掌握。知道7月和8月的天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5.×
【分析】国庆节是10月1日,前一天是9月的最后一天,9月是小月,有30天,即前一天是9月30日。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前一天是9月30日,而题干中是9月31日,所以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26.54个
【分析】先将上午8:00和下午1:00这两个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再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求出加工的时间。用零件总个数除以加工的时间,求出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
【详解】上午8:00是8:00,下午1:00是13:00。
13:00-8:00=5(小时)
270÷5=54(个)
答:李叔叔平均每小时加工54个零件。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根据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求出加工的时间。
27.480元
【分析】用下半年平均每月水费乘6,求出下半年的水费,再加上上半年的水费,求出全年水费。
【详解】36×6+264
=216+264
=480(元)
答:去年一年李叔叔家缴水费480元。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下半年的水费。
28.46个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把上午8时、下午6时转换成24时计时法,用下班的时间减去上班的时间再减去1小时,求出王阿姨每天工作经过的时间,然后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上午8时是8时,下午6时是18时;
18时-8时-1小时=9(小时)
414÷9=46(个)
答:她平均每小时加工46个。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经过的计算以及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1)六
(2)21
(3)见详解
【分析】(1)儿童节是6月1日,5月31日是星期五,那么6月1日是星期六。
(2)今年5月1日至4日放“五一”假,5月5日上课,其余时间正常。用31天减去4天假期,再减去3个周六和3个周日就是这个月共上课的天数。
(3)用正方形框框出9个数,这9个数的和就是中间数的9倍,用90除以9,求得中间数即可得解。
【详解】(1)今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六。
(2)这个月共上课:
31-4-3-3
=27-3-3
=21(天)
(3)中间数:90÷9=10,如下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较难的是第3小题,明确用90除以9,求得中间数是解答的关键。
30.能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用7:55减7:40求出可行走的时间,乘75等于可行走的路程,再与家离学校的路程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7:55-7:40=15(分钟)
75×15=1125(米)
1125米>1000米=1千米,他7:55前能赶到学校。
答:他7:55前能赶到学校。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1.465台
【分析】每年的七月份都有31天,用15乘31,求出今年七月份能卖出多少台电视机。
【详解】15×31=465(台)
答:今年七月份能卖出465台电视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关键是明确七月份有31天。
32.60元;192元
【分析】一年有4个季度,订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的价钱乘4等于订阅一年的价钱;有线电视收视维护每月的价钱乘12等于全年要的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5×4=60(元)
16×12=192(元)
答:张叔叔想订阅一年的电视节目报需要60元钱,有线电视收视维护全年要192元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3.85分钟
【分析】用50减去15,求出下山用了多少分钟,再加上50,求出上山和下山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详解】50-15+50
=35+50
=85(分钟)
答:上山和下山一共用了85分钟。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