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热带气候为主 B.是海拔最高的大洲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2.亚洲地域辽阔,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读“亚洲分区简图”,下列序号代表的亚洲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②—中亚 B.③—北亚 C.④—东南亚 D.⑥—西亚
3.读亚洲气候类型图, P大洲位于亚洲西北部,该大洲是( )
A.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位置不但影响区域的自然特征,也影响着区域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乃至区域的价值。读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位于北半球 B.完全位于东半球
C.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 D.西北隔白令海峡与欧洲相望
5.下列关于亚洲地形与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 B.中部平原地形,河流向中间汇集
C.地势中低周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D.中部高原山地,河流自中间向四周分流
6.下列叙述中,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④气候带东西延伸并且呈明显的对称性分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亚洲局部图(下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对图中a、b、c三地的气候判断正确的是( )
A.三地的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b﹥c
B.三地的气温年较差大小依次是a﹥b﹥c
C.三地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均很明显
D.三地气候均以季风气候为主
8.关于a、b、c三地所在国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国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B.b国内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和最高的山峰
C.c国是内陆国,河流稀少
D.与a、b两国相比,c国人口比较稀疏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9.观察图,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区都位于东半球 B.亚洲地区都位于北半球
C.亚洲地区东与印度洋相临 D.与亚洲西南部相邻的大洲是非洲
10.亚洲是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
①跨纬度最广 ②面积最大 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 ④东西距离最长 ⑤跨经度最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①—青藏高原 B.②—刚果盆地 C.③—安第斯山脉 D.④—亚马孙平原
12.台湾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这两个板块是(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C.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3.人们渴望了解自己的家园,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②天圆地方③拍摄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如图示意亚洲地理位置,读图回答下面14-19小题。
1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④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亚洲的纬度位置约在11°S-81°N之间,据此可以判断的是( )
①跨热带、温带、寒带 ②跨东西半球
③跨南北半球 ④东西部时差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下列有关亚洲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西南与非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C.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西部与欧洲以鄂毕河为界
17.据图可知,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8.亚洲东面濒临(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9.对图中①、②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区域都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B.②区域按照亚洲的地理分区属于东南亚
C.①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②区域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
读左图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
回答以下20-23小题。
20.亚洲地势特点是( )
A.西部高中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1.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22.下列关于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与相应国家和地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以皮衣、皮靴为主东南亚各国
B.单衣、薄裙西伯利亚地区
C.白色织物裹着全身西亚的阿拉伯国家
D.和服蒙古
23.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
A.广阔平坦 B.南高北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西低东高
读下图,回答下面24-25小题。
24.图中A地最可能位于( )
A.伊朗高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巴西高原
25.亚洲河流流向特点是( )
A.大多由西南流向东北 B.呈向心状,向中间汇流
C.大多由西北流向东南 D.呈辐射状,向四周分流
二、解答题
26.读“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所在的是印度半岛,这里分布着____(人种),三大宗教中的____教产生于此地。
(2)图中B所在的是____半岛,分布着白种人,该地居民信仰____教。
(3)图中C所在的是中南半岛,分布着____人种,人们大多信仰____。
(4)图中D所用的语言是____,他属____人种,该语言和人种主要分布的地区是非洲北部和西亚。
27.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与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②________;河流G________;平原:I________平原。
(2)D,E两条河流注入________洋。
(3)亚洲人口众多,请列举两个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名称,并写出其首都名称。国家:________(首都:________);国家:________(首都:________)。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为景观图、图3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定位置:(看海陆、找特殊纬线)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东临____洋。赤道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其北部。
(2)析气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看地势: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据图3,可以分析出亚洲地势具有____的特点。
(4)识水系: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
参考答案
1.亚洲以温带气候为主,A错误。亚洲海拔高度居世界各大洲第二位,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B错误。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C错误。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D正确。故选D。
2.依据图中各分布的相对位置可知,①是东南亚、②是东亚、③是北亚、④是南亚、⑤是西亚、⑥是中亚,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故选B。
3.读图可知,P大洲位于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以西,亚欧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故P大洲是欧洲,位于亚洲的西北部;故答案选B。
4.读图分析可知: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故A错误;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故B错误;亚洲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主要位于北温带故C正确;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5.图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所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ABC错误,故选D。
6.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故①正确;季风气候显著,故②正确;大陆性特征明显,故③正确;气候带东西延伸并且呈明显的对称性分布不是亚洲的气候特征,故④错误;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
7.从图中看,a地距海最近,受海洋水汽影响最大,降水最多,c地深居内陆,降水量最少,A正确;图中c地位于内陆,气候大陆性最强,气温年较差大,a气温年较差最小,B错;图中c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CD错。故选A。
8.图中a所在国家为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A正确;b国为中国,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不在中国,B不正确;c为蒙古,为内陆国,河流稀少,与a日本和b中国相比,c国人口比较稀疏,CD正确。故选B。
9.读图可知,关于亚洲的位置:亚洲跨越东西两个半球,故A错;亚洲南部跨越了赤道,所以地跨越南北半球;故B错;亚洲地区南与印度洋相临,故C错;与亚洲西南部相邻的大洲是非洲,故D对。故选D。
10.亚洲之所以是第一大洲,是因为它在七大洲中南北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 、东西距离最长,故①②④正确; 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无大小无关,故③错;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故 ⑤错;故选C。
11.读图分析,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②位于南美洲,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③位于北美洲,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④位于非洲,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读图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台湾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这两个板块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①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④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东西距离约18231.75千米。①②④正确。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亚洲的纬度位置约在11°S-81°N之间,据此可以判断的是:①跨热带、温带、寒带 ;③跨南北半球 ;①③正确。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亚洲的纬度位置不能体现亚洲跨越东西半球,也不能反映亚洲东西部时差较大,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地中海,A错误。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B错误。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C正确。西部与欧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为界,D错误。故选C。
17.据图可知,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位于20°W以东到160°E的东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亚洲东面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北面濒临北冰洋,没有濒临大西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①区域是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②区域是阿拉伯半岛,受副高控制,A错误。②区域按照亚洲的地理分区属于西亚,B错误。 ①区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C错误。②区域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有很多“无流国”,D正确。故选D。
20.由图中两幅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大多数河流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选C。
21.由于亚洲中部高、四周低,北部的河流大多数自北向南注入北冰洋,大多数河流都有凌汛现象,故选B。
22.关于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与相应国家和地区搭配,以皮衣、皮靴为主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单衣、薄裙则是炎热的东南亚地区;白色织物裹着全身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服是日本的特色服饰,故选C。
23.由图中两幅剖面图可以看出,不论南北方向还是东西方向都是中部高,四周低,可以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故选C。
24.图中区域主要为亚洲,A地位于印度半岛以北亚洲中部,恒河、长江、黄河、湄公河等亚洲大河的发源地,最有可以是青藏高原,B正确;伊朗高原位于亚洲西部,A项错误;华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C项错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D项错误。故选B。
25.亚洲的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读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D正确,ABC错。故选D。
26. (1)图中A所在的是印度半岛,这里分布着白种人和黑种人,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2)图中B所在的是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该地居民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3)图中C所在的是中南半岛,分布着黄色人种,人们大多信仰佛教。
(4)图中D的人物根据服饰判断为阿拉伯人,所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属白色人种,该语言和人种主要分布的地区是非洲北部和西亚。
27.(1)根据图中地理食物的位置可知,山脉②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河流G是恒河,注入印度洋;平原:I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
(2)读图可知,D是黄河,E是长江,两条河流注入太平洋。
(3)亚洲人口众多,人口过亿的国家有:中国,首都北京;日本,首都:东京;印度,首都:新德里。
28.(1)由图可知,亚洲地域辽阔,北部约达81°N,南部约达11°S,跨寒、温、热三带,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三面被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所包围,西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由图可知,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综合影响,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性显著。②→③→④由南到北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的影响。
(3)由图1可知,亚洲高原山地面积占75%,平原、丘陵、盆地面积占25%,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由图3可知,亚洲地势具有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的特点。
(4)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