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9 20: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大家还记得《桃花源记》中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吗?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去看看。
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一)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并背诵课文。
(二)赏析文章多用对偶增强气势的特点。
(三)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______论著的汇编,
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是研究中国
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
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
文章和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与_______、_______合称“三礼”。《礼记》全书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文学常识
儒家
《仪礼》
《周礼》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
背景知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guān
读准字音


fèn

xīnɡ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guān
读清节奏


fèn

xīnɡ
朗读检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读懂句意
大道之行: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施行。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是,表判断。
选贤与能:选拔推举出把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诚信。修,培养。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读懂句意
故:因此。
独:只。
亲其亲:第一个“亲”,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
子其子:第一个“子”,以……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
有所终:有终老的保障。
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有所长:顺利成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
有所养:得到供养
分:职分,职守。
归:女子出嫁。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读懂句意
货:财物。
恶:厌恶。
藏:私藏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读懂句意
是故:因此。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诚信。修,培养。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而,连词,表并列。闭,用门闩插门。
是谓大同:是,这。谓:称作、叫作。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通假字
1.选贤与能
(通“举”,选拔)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文言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
(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宽而长的路)
2.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归宿 今义:回来)
3.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作乱 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文言知识归纳
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
词类活用
文言知识归纳
判断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也”表判断)
倒装句: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己藏”)
文言句式
文言知识归纳
再读感知
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
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期待
内容理解
1.文章中提到的“大道”和“大同”分别指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3.本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4.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内容理解
文章中提到的“大道”和“大同”分别指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同:指理想社会。
大道与大同之间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施行大道,才能实现社会大同。
内容理解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贤”和“能”是标准。
社会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
内容理解
本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①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②男有分,女有归。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内容理解
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合作探究
结合背景和文章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
《礼记·礼运》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作“zhà”),事毕,出游于观(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为出生晚,没能赶上),而有志焉。
合作探究
结合背景和文章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
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天下为公
拓展阅读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拓展阅读
马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康有为的大同梦
康有为的《大同书》,力主“以新
知益旧学”的他,用一个19世纪末先知
先觉者全部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中国的
“大同梦”。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礼记·礼运》中所描叙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孙中山的理想中的未来社会里,做国家主人的是全体人民,管理国家大事的是全体人民,享受平等幸福的是全体人民。
天下为公
孙中山的治国理念
拓展阅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拓展阅读
对比阅读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何联系。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很幸福,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表现。大同社会的“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谐安定相似。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结
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语言品析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
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
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语言品析
③男有分,女有归。
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
运用对偶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的效果。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艺术特色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的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有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艺术特色
一、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2)____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4)《大道之行也》中说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养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贤与能
货恶其弃于地也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课堂检测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同“举”,推举
“矜”同“鳏”,老而无妻
课堂检测
2. 古今异义
(1)不独子其子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专指“儿子”。
(2)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用作“返回”“归还”“由”“属于”等意思。
(3)货恶其弃于地也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一般指货物或商品。
(4)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一般指偷东西的人。
子女 
女子出嫁
财物
害人
课堂检测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原意为:父母, 句中意为: 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独子其子
原意为:孩子,兼指儿子和女儿,句中意为: __________________。
以……为亲 
以……为子
课堂检测
4.一词多义
(3)修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寡、孤、独 __________________
③ 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故谋闭 而不兴 __________________
(1)闭
②故外户而不闭 __________________
(2)独
①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
② 邹忌修八尺有余 __________________
闭塞
长。这里指身高
用门闩插上
只是
老而无子
独自
培养
课堂检测
5.重点实词
(1)大道之行也          行: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为公  公:__________________
(3)选贤与能 贤:__________________
能:__________________
(4)讲信修睦 信:__________________
(5)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_________________
诚信
公共的
指才干出众
指品德高尚
指父母 
施行      
课堂检测
(6)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寡:___________________
孤:___________________
废疾:_________________
(7)男有分,女有归 分:___________________
(8)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___________________
(9)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___________________
(10)故外户而不闭 户:___________________
幼而无父
厌恶
职分,职守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老而无夫
兴起

课堂检测
6.重点虚词
(1)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
①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货恶其弃于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
①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动词,是
介词,表目的,为了
代词,指自己的 
代词,它
代词,相当于“……的人” 
连词,表顺承,不译
课堂检测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课堂检测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D.本文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形式上比较整齐,也能增强表意效果。
C
【解析】本文描绘的太平盛世是想象“大道之行”后的社会状况。
课堂检测
大道之行也
社会纲领
基本特征
理想社会
天下为公
社会关爱
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人尽其力
谋闭不兴
盗乱不作
外户不闭
太平盛世
心驰神往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