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0 11: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青山处处埋忠骨
1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我国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美援朝
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学字词
彭德怀 参谋 拟定 牺牲
毛泽东 眷恋 奔赴 锻炼
搞特殊 签字 踌躇 黯然

duàn
不是“火”

liàn
不是“纟”
不是“钅”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第一部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关于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毛主席看到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
默读第一部分,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毛主席的内心情感世界。
互动课堂
动作描写
写出了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美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且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就在这时,作为我们的友邻和国际社会主义伙伴的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援助朝鲜。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
材料一: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材料二:
岸英是毛泽东最心爱的长子,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材料三:
语言描写
从“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可以看出毛主席内心的悲痛以及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你知道毛岸英的经历吗?
毛岸英,192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4岁随母亲及两个弟弟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8岁时,毛岸英和母亲被一同抓进监狱,后被保释去上海。
毛岸英兄弟三人到上海不久,小弟毛岸龙去世(还有突然失踪一说)。中间几年,兄弟俩曾一度过着流浪生活。
14岁时,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岁,主动要求进入苏联军校学习。21岁毕业时,他获中尉军衔,回国转为中共党员。
24岁时,毛岸英回到延安,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
1950年10月主动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志愿军司令部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同年十一月,牺牲,享年28岁。
毛主席内心极度痛苦,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回不来了的现实。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注意朗读时的表情和语气。
尝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一段话,表现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练笔:
1.词语表中的词语抄写2遍。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儿女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搜集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