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9 21: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日本》是教材中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个国家,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本节教学应抓住岛国和经济大国两大特征进行展开,岛国是日本自然地理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导致日本经济特征和工业分布特点的形成。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日本的自然条件对其发展经济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学生从生活中对日本了解较多,而且之前已经学习了亚洲地理,了解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虽然学生对于基本的读图、用图等基本技能和方法有所掌握,但利用地图、资料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通过《日本》这一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国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的方法。
2.认识日本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学会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2.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特点,学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的方式。
3.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日本岛国的优势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工业分布
难点:1.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2.日本工业分布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查找一些有关日本的资料和图片
3.日本地形挂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件展示: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等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图片中的富士山是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它属于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日本
教师讲授: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各方面的交往比较密切,同学们对日本或多或少都了解,,今天我们走进日本,开始更深地了解它。
板书: 日本
板书: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日本概况
课件展示:日本的国土组成
教师提问:通过日本的国土组成图,日本主要由哪几大岛屿组成?最大的是哪个岛屿?
学生查图回答: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大岛屿组成,最大的是本州岛。
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大岛屿及附近岛屿组成——岛国
课件展示;日本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学生归纳,完成学案活动探究1
课件展示:日本港口分布图
教师提问:岛国的位置有什么优势?
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海岸线及其港口分布,完成学案活动1
课件展示:日本的地形图
指导学生判读地形图,明确日本多山的地形。
教师讲授:日本多山,最著名的是富士山。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过渡提问:同学们是否对2011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还有印象吗?这次特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课件展示:日本地震图片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板书: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课件展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读图:课本上“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图”
小组活动:完成学案活动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师总结: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多火山地震。
学生讨论: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课外延伸:地震来了,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本节所讲知识
板书设计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日本概况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